【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铝液加工用除气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具体涉及一种铝液加工用除气的方法,属于铝液加工
技术介绍
铝合金铸件中形成气孔的主要原因是铝合金熔体吸附、扩散、溶解气体。熔炉中铝熔体与水蒸气反应生成氢和对应的氧化物,氢被表面上的铝液吸附进入铝合金熔体中。铝合金熔体除了吸收氢以外,还吸收二氧化碳、氮气及其他气体,但氢是唯一能大量溶于铝熔体中的气体。根据萃取气体的光谱分析数据以及把片过滤氢气实验,溶解于铝熔体中的气体,氢气占了以上,因此可以认为对铝熔体的除气就是指除氢。铝熔体通常是在大气环境中熔炼,这样的环境不可避免存在水蒸气。水蒸气的来源主要有空气中的水蒸气铝料表面附着的水气炉膛吸收的水蒸气。在加热过程中这些水蒸气跟铝发生化学反应,反应生成的原子态氢大部分被铝液吸收,其余的重新组合成分子进入大气。生成氢的同时会生成致密氧化膜,氧化膜阻碍反应的进一步进行,但同时也阻止了氢离开反应液面,实践和研究表明,铝液中的氢主要来自铝液和水蒸气的反应以及氧化夹杂物的吸附。氢在固态铝合金中主要以固溶体、化合物和分子态三种形式存在。在除气过程中,若铝液中含有氢气或其他杂质气体,会严重影响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铝液加工用除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熔配好的合金母锭用石墨柑祸在电阻加热炉进行熔炼,持续加热至其完全熔化后,使转子在铝液搅拌,搅拌后再静置80~100min,冷却到室温,去除表面氧化层;步骤二、加入石墨粉,保持通入氮气,取出转子停止通气,除去转子和浇包铝液表面的灰渣;步骤三、向铝熔体中通入超声波, 利用超声波的空化效应,在铝熔 体中产生“空穴”现象, 在微观尺度上破坏铝液的连续性, 产生大量的显微空穴,铝熔体中的氢通过扩撒传质进入空穴中,成为微小气泡核,气泡和在超声波“缩胀”作用下长大成为气泡,上浮逸出铝液,从而将气除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铝液加工用除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熔配好的合金母锭用石墨柑祸在电阻加热炉进行熔炼,持续加热至其完全熔化后,使转子在铝液搅拌,搅拌后再静置80~100min,冷却到室温,去除表面氧化层;步骤二、加入石墨粉,保持通入氮气,取出转子停止通气,除去转子和浇包铝液表面的灰渣;步骤三、向铝熔体中通入超声波,利用超声波的空化效应,在铝熔体中产生“空穴”现象,在微观尺度上破坏铝液的连续性,产生大量的显微空穴,铝熔体中的氢通过扩撒传质进入空穴中,成为微小气泡核,气泡和在超声波“缩胀”作用下长大成为气泡,上浮逸出铝液,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建炎,凌大伟,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华劲金属型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