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升发酵速率的山楂酒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87461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16: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升发酵速率的山楂酒制备方法,属于酿造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在山楂果浆液中加入果浆酶50‑200mg/L,在35℃下酶解2~4h,降低发酵液粘度,提高原料利用效率;结合发酵阶段添加氨基酸的方法,改善菌体活力,有效解决了传统发酵模式下的酒精产率偏低、发酵残糖偏高等问题。本方法制备的山楂酒能够保持山楂的原有风味与色泽,具有清雅的果香和浓郁的酒香,具有非常好的市场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升发酵速率的山楂酒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提升发酵速率的山楂酒制备方法,属于酿造工程

技术介绍
山楂又名山里红,酸甜可口的风味特征,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多种有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元素(钾、锌等微量元素)等功能成分,同时具有健胃消食、滋补美容、预防心血管疾病等功效,为重要的药食同源水果。山楂果实由于其独特的酸味而直接食用受到限制。以山楂为原料开发山楂酒,不仅能够将山楂营养成分释放,同时发酵积累许多功能成分,更容易被人体吸收,具有预防疾病的功效和重要的保健价值,拓展山楂的应用途径,提高附加值,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现有技术中,山楂酒的酿造采用低温、加糖、长时间发酵的方式;同时由于山楂中有机酸含量相对偏高,酵母生长迟缓,限制了山楂酒的发酵进程,存在酒精产率低、发酵不彻底、发酵残糖偏高等问题;山楂中较高的果胶含量,导致酒体黏度偏大,口感较差。传统发酵方式制备的山楂酒口感、风味物质不协调,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传统发酵模式一直是困扰山楂酒发酵提升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山楂浆添加果浆酶(果浆酶包含果胶酶、纤维素酶、木聚糖酶等)处理,发酵阶段添加氨基酸的方法,改善酵母菌营养需求,有效解决传统发酵模式下的酒精产率偏低、发酵残糖偏高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山楂酒的发酵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挑选色泽鲜红、无病虫害、成熟度较高的山楂,清洗后去核。(2)山楂与水按照1∶1~1∶2.5(w/w)比例混合均匀,破碎,榨汁获得山楂果浆液,并加入0.5mL/L亚硫酸溶液。(3)在山楂果浆液中加入果浆酶50-200mg/L,在35℃下酶解2~4h进行酶解处理。(4)在得到的酶解液中,添加白砂糖,调节初始糖浓度180~200g/L。(5)培养基中添加氨基酸,氨基酸浓度为100~400mg/L。(6)将已活化的酵母菌以5%(v/v)接种量接种上述培养基中,在20~23℃发酵,山楂汁残糖降为5g/L以下时停止发酵。(7)分离酒脚料,得到发酵型山楂果酒。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低温添加果浆酶,降低发酵液粘度;发酵阶段添加氨基酸,改善酵母活力,加快发酵速度,对设备要求不高,同时改善发酵效果,制备的山楂酒能够保持山楂的原有风味与色泽,此方法生产的山楂果酒具有清雅的果香和浓郁的酒香,具有非常好的开发前景。具体实施方式在下面所有的实施方案中,总糖采用菲林试剂滴定法;酒精沸腾仪测定山楂酒样的酒精度。比色法测定褐变度。其它无特殊说明,均采用本领域常用的知识和方法。实施例1:挑选色泽鲜红、无病虫害、成熟度较高的山楂,清洗后去核。山楂与水按照1∶1(w/w)比例混合均匀,破碎,榨汁获得山楂果浆液,并加入0.5mL/L亚硫酸溶液。在山楂果浆液中加入果浆酶150mg/L,在35℃下酶解2h进行酶解处理。在得到的酶解液中,添加白砂糖,调节初始糖浓度180g/L。培养基中添加丝氨酸,丝氨酸浓度为100mg/L。将已活化的酵母菌以5%(v/v)接种量接种上述培养基中,在20℃发酵,山楂汁残糖降为5g/L以下时停止发酵。分离酒脚料,得到发酵型山楂果酒,以为添加氨基酸发酵过程为对照组。对照组的发酵周期20d,酒精产量为86g/L,总糖利用率97.8%;而添加丝氨酸的样品组发酵周期15d,酒精产量为94g/L,总糖利用率98.6%。实施例2:挑选色泽鲜红、无病虫害、成熟度较高的山楂,清洗后去核。山楂与水按照1∶2(w/w)比例混合均匀,破碎,榨汁获得山楂果浆液,并加入0.5mL/L亚硫酸溶液。在山楂果浆液中加入果浆酶50mg/L,在35℃下酶解3h进行酶解处理。在得到的酶解液中,添加白砂糖,调节初始糖浓度190g/L。培养基中添加组氨酸,组氨酸浓度为200mg/L。将已活化的酵母菌以5%(v/v)接种量接种上述培养基中,在20℃发酵,山楂汁残糖降为5g/L以下时停止发酵。分离酒脚料,得到发酵型山楂果酒。对照组的发酵周期24d,酒精产率为93g/L,总糖利用率97.3%;而添加组氨酸的样品组发酵周期17d,酒精产率为101g/L,总糖利用率98.7%。实施例3:挑选色泽鲜红、无病虫害、成熟度较高的山楂,清洗后去核。山楂与水按照1∶2.5(w/w)比例混合均匀,破碎,榨汁获得山楂果浆液,并加入0.5mL/L亚硫酸溶液。在山楂果浆液中加入果浆酶200mg/L,在35℃下酶解4h进行酶解处理。在得到的酶解液中,添加白砂糖,调节初始糖浓度200g/L。培养基中添加苏基酸,苏基酸浓度为400mg/L。将已活化的酵母菌以5%(v/v)接种量接种上述培养基中,在20℃发酵,山楂汁残糖降为5g/L以下时停止发酵。分离酒脚料,得到发酵型山楂果酒。对照组的发酵周期28d,酒精产率为96g/L,总糖利用率97.5%;而添加苏基酸的样品组发酵周期15d,酒精产率为109g/L,总糖利用率98.4%。实施例4:挑选色泽鲜红、无病虫害、成熟度较高的山楂,清洗后去核。山楂与水按照1∶1.5(w/w)比例混合均匀,破碎,榨汁获得山楂果浆液,并加入0.5mL/L亚硫酸溶液。在山楂果浆液中加入果浆酶100mg/L,在35℃下酶解3h进行酶解处理。在得到的酶解液中,添加白砂糖,调节初始糖浓度190g/L。培养基中添加丝氨酸,丝氨酸浓度为300mg/L。将已活化的酵母菌以5%(v/v)接种量接种上述培养基中,在20℃发酵,山楂汁残糖降为5g/L以下时停止发酵。分离酒脚料,得到发酵型山楂果酒。对照组的发酵周期28d,酒精产率为96g/L,残糖为6g/L总糖利用率96.8%;而添加苏基酸的样品组发酵周期15d,酒精产率为109g/L,残糖为3.6g/L总糖利用率97.9%。实施例5:挑选色泽鲜红、无病虫害、成熟度较高的山楂,清洗后去核。山楂与水按照1∶2.0(w/w)比例混合均匀,破碎,榨汁获得山楂果浆液,并加入0.5mL/L亚硫酸溶液。在山楂果浆液中加入果浆酶100mg/L,在35℃下酶解4h进行酶解处理。在得到的酶解液中,添加白砂糖,调节初始糖浓度190g/L。培养基中添加丝基酸,丝基酸浓度为300mg/L。将已活化的酵母菌以5%(v/v)接种量接种上述培养基中,在20℃发酵,山楂汁残糖降为5g/L以下时停止发酵。分离酒脚料,得到发酵型山楂果酒。对照组的发酵周期22d,酒精产率为91g/L,总糖利用率96.9%;而添加苏基酸的样品组发酵周期14d,酒精产率为98g/L,总糖利用率98.7%。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交加实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升发酵速率的山楂酒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挑选色泽鲜红、无病虫害、成熟度较高的山楂,清洗后去核。(2)山楂与水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均匀,破碎,榨汁获得山楂果浆液,并加入0.5mL/L亚硫酸溶液。(3)在山楂果浆液中加入果浆酶50‑200mg/L,35℃下酶解2~4h。(4)在得到的酶解液中,添加白砂糖,调节初始糖浓度180~200g/L。(5)培养基中添加氨基酸,氨基酸浓度为100~400mg/L。(6)将已活化的酵母菌以5%(v/v)接种量接种上述培养基中,在20℃发酵,山楂汁残糖降为5g/L以下时停止发酵。(7)分离酒脚料,得到发酵型山楂果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升发酵速率的山楂酒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挑选色泽鲜红、无病虫害、成熟度较高的山楂,清洗后去核。(2)山楂与水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均匀,破碎,榨汁获得山楂果浆液,并加入0.5mL/L亚硫酸溶液。(3)在山楂果浆液中加入果浆酶50-200mg/L,35℃下酶解2~4h。(4)在得到的酶解液中,添加白砂糖,调节初始糖浓度180~200g/L。(5)培养基中添加氨基酸,氨基酸浓度为100~400mg/L。(6)将已活化的酵母菌以5%(v/v)接种量接种上述培养基中,在20℃发酵,山楂汁残糖降为5g/L以下时停止发酵。(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明霞王宝石李林波王艳婕高新芹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科技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