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的机身的保护盖、机身组件及无人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7234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15:48
一种无人机(100)、机身组件(10)及无人机机身(12)的保护盖(16),所述机身(12)开设有数据孔(1245),所述保护盖(16)能够遮挡数据孔(1245),所述保护盖(16)包括本体(161)和凸块(162),所述凸块(162)自所述本体(161)突出,所述凸块(162)用于伸入所述数据孔(1245),所述保护盖(16)可以遮挡所述数据孔(1245),使得无人机内部不易受到灰尘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无人机的机身的保护盖、机身组件及无人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消费性电子
,特别涉及一种无人机的机身的保护盖、机身组件及无人机。
技术介绍
通常在无人机的机身上开设有数据孔,机身内布置有与数据孔对准的数据接口,以便于用户通过数据接头等穿过数据孔,并与数据接口连接以实现无人机与外部的数据传输,然而,外部的灰尘容易从数据孔中进入机身内部,长期如此会导致无人机内部沉积太多灰尘而无法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无人机的机身的保护盖、机身组件及无人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无人机的机身开设有数据孔,保护盖能够遮挡所述数据孔,所述保护盖包括:本体;自所述本体突出的凸块,所述凸块用于伸入所述数据孔。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机身组件,包括:机身,所述机身包括相背的内表面及外表面,所述机身形成有贯穿所述内表面及所述外表面的数据孔;及保护盖,所述保护盖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外表面上,所述保护盖遮挡所述数据孔。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保护盖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形成有第一面及与所述第一面相背的第二面,所述第一面与所述外表面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无人机包括机身组件及数据接口,所述机身组件包括:机身,所述机身包括相背的内表面及外表面,所述机身形成有贯穿所述内表面及所述外表面的数据孔;及保护盖,所述保护盖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外表面上,所述保护盖遮挡所述数据孔;所述数据接口安装在所述机身内,所述数据接口与所述数据孔对应设置。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机身组件及无人机中,由于保护盖可以遮挡数据孔,使得灰尘不易从数据孔进入机身内,无人机具有较好的防尘效果,无人机内部不易受到灰尘的影响。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无人机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无人机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图2所示的无人机的III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4和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无人机的机身组件、云台及摄像头的立体示意图;图6是图5所示的无人机的机身组件的VI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无人机的底壳的立体示意图;图8是图7所示的无人机的底壳的VIII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9和图1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保护盖的立体示意图;图11是图2所示的无人机的XI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电机的立体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附图说明:无人机100、机身组件10、机身12、主壳122、上壳1222、下壳1224、底壳124、内表面1241、外表面1242、散热孔1243、云台安装孔1244、数据孔1245、USB数据孔1246、数据卡孔1247、对频按钮孔1248、定位孔1249、机身避让槽124a、机身凸台124b、保护网14、过滤孔142、保护盖16、本体161、第一面1612、第二面1614、凸块162、中空部1621、侧壁1622、USB凸块1623、数据卡凸块1624、对频凸块1625、定位柱163、安装孔1632、凹陷部164、保护盖避让槽165、保护盖凸台166、第一壁1661、第二壁1662、凹槽1663、机臂组件20、机臂22、机臂顶壳222、机臂底壳224、通气孔2242、第一孔2244、第二孔2246、通气腔226、防护网24、防护孔242、电机30、转子32、壳体34、顶盖342、侧盖344、缝隙3442、连接件346、脚架40、云台50、摄像头60、螺旋桨70。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自始至终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另外,下面结合附图描述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无人机100包括机身组件10、机臂组件20及电机30。无人机100可以是无人飞行器、无人船、无人车等,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以无人机100为无人飞行器为例进行说明,无人飞行器可以是四旋翼飞行器、六旋翼飞行器、八旋翼飞行器、十六旋翼飞行器等,可以理解,无人机100的具体形式可以是其他,在此不作限制。请参阅图1至图4,机身组件10包括机身12、保护网14及保护盖16。机身12可以作为无人机100的外壳中的一部分,机身12内可以用于收容无人机100的控制模块(如处理器、飞行控制系统等)及电源模块(如电池、电池仓等)等的功能模块,机身12可以为作为各功能模块的安装载体,并为各功能模块提供防水、防尘、防撞等的保护。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机身12上还可以搭载云台50,以便于在云台50上搭载摄像头60,摄像头60可以用于在无人机100飞行时摄像照片或视频,通过调整无人机100及/或云台50的姿态可以调整摄像头60的拍摄角度。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机身12上还安装有脚架40,脚架40安装在机身12的与云台50相同的一侧,当无人机100降落在降落平台时,脚架40可以用于支撑机身12、云台50及摄像头60,避免机身12、云台50及摄像头60着地而受到损坏,具体地,脚架40分别设置在云台50的两侧。机身12包括主壳122及底壳124。当无人机100正常降落后,底壳124位于主壳122的下方,底壳124与主壳122可以是可拆卸地连接,具体地,底壳124与主壳122可以通过卡合、螺合等方式连接以便于拆卸,主壳122与底壳124共同形成有收纳腔,上述的功能模块等可以收纳在收纳腔内。请参阅图1及图2,主壳122包括上壳1222及下壳1224,上壳1222及下壳1224可以通过卡合、螺合、胶合等方式连接。下壳1224的与上壳1222相背的一侧可以开设有底壳安装孔,底壳124与下壳1224连接后,底壳124遮挡住底壳安装孔以防止灰尘等进入收纳腔内,且在需要维修时,可以将底壳124从下壳1224的底壳安装孔上拆卸下来。在一些实施例中,上壳1222及/或下壳1224可以开设有通风孔,以便于收纳腔与外界之间的空气流通,进而利于将功能模块工作产生的热量散发出去。请参阅图3至图5,底壳124包括内表面1241和外表面1242。内表面1241位于收纳腔所在一侧,外表面1242与内表面1241相背,底壳124上开设有散热孔1243,散热孔1243贯穿内表面1241及外表面1242,也就是说,散热孔1243连通收纳腔与外界,外界的空气可以通过散热孔1243进入收纳腔,收纳腔内的空气也可以通过散热孔1243进入外界。散热孔1243的形状可以是相等的也可以是不等的,散热孔1243的形状可以是圆形、矩形、椭圆形等形状,散热孔1243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多个散热孔1243的大小可以是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人机的机身的保护盖,所述机身开设有数据孔,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盖能够遮挡所述数据孔,所述保护盖包括:本体;自所述本体突出的凸块,所述凸块用于伸入所述数据孔。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无人机的机身的保护盖,所述机身开设有数据孔,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盖能够遮挡所述数据孔,所述保护盖包括:本体;自所述本体突出的凸块,所述凸块用于伸入所述数据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相背的第一面及第二面,所述保护盖还包括凹陷部,所述凹陷部自所述第一面向所述第二面凹陷,所述凸块自所述凹陷部突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护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面上形成有向所述第一面凹陷的保护盖避让槽,所述保护盖还包括保护盖凸台,所述保护盖凸台自所述保护盖避让槽的底部向外突出,所述保护盖凸台与所述凸块的位置对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保护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盖凸台包括相对的第一壁及第二壁,所述第一壁及第二壁上均形成有凹槽。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护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盖还包括自所述第一面延伸的定位柱,所述定位柱开设有安装孔。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形成有中空部及环绕所述中空部的侧壁。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包括USB凸块,数据卡凸块及对频凸块,所述USB凸块、所述数据卡凸块及所述对频凸块呈三角形排布,所述USB凸块及所述数据卡凸块分别位于所述对频凸块的相背的两侧。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保护盖,其特征在于,所述USB凸块呈“C”字形;及/或所述数据卡凸块呈“L”字形;及/或所述对频凸块呈柱状。9.一种无人机的机身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所述机身包括相背的内表面及外表面,所述机身形成有贯穿所述内表面及所述外表面的数据孔;及保护盖,所述保护盖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外表面上,所述保护盖遮挡所述数据孔。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机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盖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形成有第一面及与所述第一面相背的第二面,所述第一面与所述外表面结合。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机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面与所述外表面贴合。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机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盖还包括自所述第一面突出的凸块,所述凸块伸入所述数据孔且与所述数据孔配合。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机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孔包括USB数据孔,所述凸块包括USB凸块,所述USB凸块伸入所述USB数据孔内。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机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USB凸块呈“C”字形。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机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孔包括数据卡孔,所述凸块包括数据卡凸块,所述数据卡凸块伸入所述数据卡孔内。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机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卡凸块呈“L”字形。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机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孔包括对频按钮孔,所述凸块包括对频凸块,所述对频凸块伸入所述对频按钮孔内。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机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频凸块呈柱状。19.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机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孔包括USB数据孔、数据卡孔和对频按钮孔,所述凸块包括:USB凸块,所述USB凸块伸入所述USB数据孔内;数据卡凸块,所述数据卡凸块伸入所述数据卡孔内;及对频凸块,所述对频凸块伸入所述对频按钮孔内。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机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USB凸块、所述数据卡凸块及所述对频凸块呈三角形排布,所述USB凸块及所述数据卡凸块分别位于所述对频凸块的相背的两侧。21.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机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的截面尺寸大于所述数据孔的中空尺寸,所述凸块的外壁与所述数据孔的内壁相抵,以使所述外壁与所述内壁之间形成压力。22.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机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形成有中空部及环绕所述中空部的侧壁,所述侧壁与所述数据孔的内壁相抵。2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机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自所述第一面突出的高度等于所述数据孔的深度。2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机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还开设有定位孔,所述保护盖还包括自所述第一面突出的定位柱,所述定位柱与所述定位孔配合。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机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开设有安装孔,以允许紧固件穿过所述安装孔及所述定位孔,并固定连接所述机身与所述保护盖。26.根据权利要求12-23任意一项所述的机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表面形成有机身避让槽,所述机身还包括自所述机身避让槽的底部向外突出的机身凸台,所述数据孔开设在所述机身凸台上。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机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盖形成有凹陷部,所述凹陷部自所述第一面向所述第二面凹陷,所述凹陷部与所述机身凸台的位置对应,所述凸块自所述凹陷部突出。28.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机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面上形成有向所述第一面凹陷的保护盖避让槽,所述保护盖还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煜程丘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