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型钢端部组立升降调整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59824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12: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H型钢端部组立升降调整机构,包括底座和升降座,底座下部设置横向导轨,横向导轨上移动设置移动座,安装底座下部右侧安装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左端连接移动座右侧,移动座上设置斜面移动导轨,底座中设置竖直导轨,升降座通过设置在其下方的竖向导向轮滚动连接竖直导轨,升降座通过设置在其下方的升降轮滚动连接斜面移动导轨,升降座左部设置腹板支撑杆,升降座右部滚动设置腹板支撑座,腹板支撑座中设置压紧螺栓,压紧螺栓穿过腹板支撑座连接锁紧螺母。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调整腹板支撑杆和腹板支撑座的高度来实现H型钢的组立、焊接。能一次作业可以同时完成H型钢的拼装焊接,作业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H型钢端部组立升降调整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制作焊接H型钢时,端部组立H型钢腹板支撑轮的液压升降机构,属于焊接设备的

技术介绍
焊接H型钢是目前钢结构建筑承重梁的主要构件之一,目前市场上制作H型钢的成套设备(流水线作业)多为立式。立式生产线是先将H型钢腹板与翼板组焊成T型钢,然后行车吊装翻转180°再组焊成H型钢,这样制作一件H型钢相当于在生产线上作业两个流程才能完成,作业效率已不能满足钢构建筑企业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H型钢端部组立升降调整机构,通过调整腹板支撑杆和腹板支撑座的高度来实现H型钢的组立、焊接。能一次作业可以同时完成H型钢的拼装焊接,作业效率高,按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H型钢端部组立升降调整机构,包括底座和升降座,所述底座下部设置横向导轨,所述横向导轨上移动设置移动座,所述安装底座下部右侧安装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左端连接所述移动座右侧,所述移动座上设置斜面移动导轨,所述底座中设置竖直导轨,所述升降座通过设置在其下方的竖向导向轮滚动连接所述竖直导轨,所述升降座通过设置在其下方的升降轮滚动连接所述斜面移动导轨,所述升降座左部设置腹板支撑杆,所述升降座右部滚动设置腹板支撑座,所述腹板支撑座中设置压紧螺栓,所述压紧螺栓穿过所述腹板支撑座连接锁紧螺母。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腹板支撑座中设置导向装置,所述导向装置包括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位于所述压紧螺栓侧面,所述导向杆下部连接支座,所述支座中横向设置导向轮轴,所述导向轮轴两端设置导向轮。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腹板支撑杆和所述腹板支撑座上部均通过轴承安装支撑轮。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座由钢管焊接组成,呈长方体。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移动座上两侧安装移动轮,所述移动座通过所述移动轮在所述横向导轨上左右滑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装置为驱动油缸,所述驱动油缸活塞端连接所述移动座右侧。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斜面移动导轨水平夹角可在40-50°之间。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斜面移动导轨水平夹角为4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腹板支撑座通过设置在其两侧的行走轮滚动连接在所述升降座右部中间。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一次作业可以同时完成H型钢的拼装焊接,作业效率高。2、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调整腹板支撑杆和腹板支撑座的高度来实现H型钢的组立、焊接。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A-A剖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B-B剖视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C-C剖视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D-D剖视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E-E剖视的结构示意图。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中,包括安装底座1、横向导轨2、竖直导轨3、移动座4、移动轮5、驱动油缸6、斜面移动导轨7、升降座8、竖向导向轮9、腹板支撑杆10、升降轮11、腹板支撑座12、行走轮13、压紧螺栓14、导向轮轴15、导向轮16、支撑轮17、压紧弹簧18、支座19、导向杆20、锁紧螺母21等。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是一种H型钢端部组立升降调整机构,包括安装底座1,安装底座1由钢管焊接组成,呈长方体。安装底座1中下部两侧对称横向设置横向导轨2,横向导轨2上移动设置移动座4。如图2所示,移动座4上两侧安装移动轮5,移动座4通过移动轮5在横向导轨2上左右滑动。安装底座1中下部右侧横向安装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左端连接移动座4右侧,驱动装置伸缩可推动移动座4在横向导轨2上左右滑动,在本实施例中驱动装置为驱动油缸6,驱动油缸6活塞端连接移动座4右侧。移动座4上左右各设置斜面移动导轨7,斜面移动导轨7水平夹角可在40-50°之间,本实施例中斜面移动导轨7水平夹角为45°。如图1和3所示,升降座8通过设置在其下方的竖向导向轮9滚动连接竖直导轨3,升降座8左部通过压板、螺栓、螺母与腹板支撑杆10连为一体,腹板支撑杆10上部露出安装底座1,如图1和6所示,升降座8通过设置在其下方的升降轮11滑动连接斜面移动导轨7。如图4和5所示,腹板支撑座12呈L型,腹板支撑座12通过设置在两侧的行走轮13滚动连接在升降座8右部中间,腹板支撑座12中设置压紧螺栓14,压紧螺栓14穿过腹板支撑座12中部连接锁紧螺母21,可将腹板支撑座12固定于升降座8,压紧螺栓14上部设置压紧弹簧18来增加预紧力。腹板支撑座12上部露出安装底座1,腹板支撑座12下部设置导向装置。如图5所示,导向装置包括导向杆20,导向杆20设置于压紧螺栓14两侧,导向杆20下部连接支座19,支座19呈π型,支座19上部位于腹板支撑座12底部与锁紧螺母21之间,支座19中横向设置导向轮轴15,导向轮轴15两端设置导向轮16,导向轮16紧贴腹板支撑座12底部。腹板支撑杆10和腹板支撑座12上端水平高度一致。腹板支撑杆10和腹板支撑座12上部均通过轴承安装支撑轮17。本专利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首先根据需要焊接的H型钢的宽度,调整腹板支撑座12在升降座8中的左右位置,接着将压紧螺栓14锁紧以固定腹板支撑座12,然后将待焊接H型钢吊装至支撑轮17上,最后启动驱动油缸6,驱动油缸6活塞端推动移动座4向左移动,移动座4上的斜面移动导轨7通过升降轮11带动升降座8向上移动,腹板支撑杆10和腹板支撑座12上部安装的支撑轮17带动H型钢随着升降座8升至工作高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H型钢端部组立升降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构包括底座(1)和升降座(8),所述底座(1)下部设置横向导轨(2),所述横向导轨(2)上移动设置移动座(4),所述安装底座(1)下部右侧安装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左端连接所述移动座(4)右侧,所述移动座(4)上设置斜面移动导轨(7),所述底座(1)中设置竖直导轨(3),所述升降座(8)通过设置在其下方的竖向导向轮(9)滚动连接所述竖直导轨(3),所述升降座(8)通过设置在其下方的升降轮(11)滚动连接所述斜面移动导轨(7),所述升降座(8)左部设置腹板支撑杆(10),所述升降座(8)右部滚动设置腹板支撑座(12),所述腹板支撑座(12)中设置压紧螺栓(14),所述压紧螺栓(14)穿过所述腹板支撑座(12)连接锁紧螺母(2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H型钢端部组立升降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构包括底座(1)和升降座(8),所述底座(1)下部设置横向导轨(2),所述横向导轨(2)上移动设置移动座(4),所述安装底座(1)下部右侧安装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左端连接所述移动座(4)右侧,所述移动座(4)上设置斜面移动导轨(7),所述底座(1)中设置竖直导轨(3),所述升降座(8)通过设置在其下方的竖向导向轮(9)滚动连接所述竖直导轨(3),所述升降座(8)通过设置在其下方的升降轮(11)滚动连接所述斜面移动导轨(7),所述升降座(8)左部设置腹板支撑杆(10),所述升降座(8)右部滚动设置腹板支撑座(12),所述腹板支撑座(12)中设置压紧螺栓(14),所述压紧螺栓(14)穿过所述腹板支撑座(12)连接锁紧螺母(2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H型钢端部组立升降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腹板支撑座(12)中设置导向装置,所述导向装置包括导向杆(20),所述导向杆(20)位于所述压紧螺栓(14)侧面,所述导向杆(20)下部连接支座(19),所述支座(19)中横向设置导向轮轴(15),所述导向轮轴(15)两端设置导向轮(16)。3.如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旦杨艾琴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洲翔成套焊接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