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黄芪茶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51187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09: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黄芪茶生产工艺,属于茶类饮品制作技术领域。其包括如下步骤:鲜叶采摘、晒青、手工破壁、杀青、揉捻、烘焙、色选、包装。本发明专利技术制作而成的茶叶从原料筛选开始,优选当地恒山黄芪鲜叶,经过特殊的制作工艺,制成的茶叶汤色透亮、气味醇正、香气持久、润口好、营养价值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黄芪茶生产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茶类饮品制作
,具体为一种黄芪茶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恒山黄芪是一种药用价值很高的中药材,又是人们烹肉、泡酒、作菜、煮汤的佳肴。它的特点是条长顺直,皮光纤细,色泽黄亮,粉性大,空心小,是国际市场上很受欢迎的“正北芪”。黄芪是在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下,天然生长的一种绿色药材,具有药性强、品质纯、粉性足、无污染等特点。据《中国药典》记载黄芪具有补气固表、利尿排脓、敛疮生肌之功效。现代医学表明,黄芪化学成份众多,主要含有皂苷类、黄酮类、多糖类及多种游离氨基酸等有效成份,是现代人生活中极其重要的绿色保健品。黄芪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托毒生肌、利水消肿、增强肌体免疫力、调节代谢等功能。既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又有丰富的营养价值《本草刚木》把黄芪列为“本经上品,补药之长”恒山正北芪具有条匀顺直、皮嫩无叉、色泽黄亮,纤维细、含粉量高、油性大等特点。其北芪制剂可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和代谢功能,对造血功能的恢复、心血管系统疾病以及肾脏疾病的治疗均有显著的疗效,同时,对抗衰老抗病毒、抗癌均有抑制恶化的作用。通常情况下,人们食用黄芪是熬成粥、做菜时或熬汤、煎药,制作方法复杂,食用不方便,因此,需要一种食用方便的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黄芪茶生产工艺,制成的茶叶汤色透亮、气味醇正、香气持久、润口好、营养价值高。为实现所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具体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黄芪茶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鲜叶采摘:选取当地7月中旬至8月上旬的恒山黄芪嫩叶为原料;(2)晒青:将采摘下的鲜叶均匀的摊放在竹笳篱或晒青埕上,摊叶厚度不超过5cm,通过自然风干和晾晒鲜叶中的水分,晾晒4-8小时,控制含水量在65%-75%;(3)手工破壁:在自然晒青的同时人工搓揉抛扬,进一步散发青味;(4)杀青:采用滚筒式连续杀青机进行杀青,当机内进叶温度上升到280℃时,立即开始投叶,投叶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当温度达到280℃时,投叶量保持恒定,杀青结束前10分钟开始降温并逐渐减少投叶量;(5)揉捻:将杀青完毕后的茶叶投入揉捻机进行揉捻25-35分钟,使其形成紧结弯曲的外形;(6)烘焙:用滚筒烘干机将茶叶中多余的水分进行蒸发,筒温从80℃降到70℃,先高后低,烘干75分钟,烘焙与揉捻反复相间多次进行,蒸发茶叶内多余水分,控制茶叶最终含水量为15%-20%;(7)色选:通过色选机进行色选,将茶叶中的黄叶、茶梗不良品及异色颗粒筛选出去,达到优选茶叶的效果;(8)包装:将色选好的茶叶称重、分装,即得成品。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将黄芪制成茶叶,使人们食用黄芪更加方便,制作而成的茶叶汤色透亮、气味醇正、香气持久、润口好,具有补气正阳、固表止汗、托毒生肌、利水消肿、增强肌体免疫力、调节代谢的功能,可作为现代人生活中极其重要的绿色保健品。具体实施方式本说明书实施例所述的内容仅仅是对专利技术构思的实现形式的举例,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应当被视为仅限于实施例所陈述的具体形式,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也及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专利技术构思所能够想到的等同技术手段。实施例一种黄芪茶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鲜叶采摘:选取当地7月中旬至8月上旬的恒山黄芪嫩叶为原料;(2)晒青:将采摘下的鲜叶均匀的摊放在竹笳篱或晒青埕上,摊叶厚度不超过5cm,通过自然风干和晾晒鲜叶中的水分,晾晒6小时,控制含水量在70%;(3)手工破壁:在自然晒青的同时人工搓揉抛扬,进一步散发青味;(4)杀青:采用滚筒式连续杀青机进行杀青,当机内进叶温度上升到280℃时,立即开始投叶,投叶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当温度达到280℃时,投叶量保持恒定,杀青结束前10分钟开始降温并逐渐减少投叶量;(5)揉捻:将杀青完毕后的茶叶投入揉捻机进行揉捻30分钟,使其形成紧结弯曲的外形;(6)烘焙:用滚筒烘干机将茶叶中多余的水分进行蒸发,筒温从80℃降到70℃,先高后低,烘干75分钟,烘焙与揉捻反复相间多次进行,蒸发茶叶内多余水分,控制茶叶最终含水量为15%;(7)色选:通过色选机进行色选,将茶叶中的黄叶、茶梗不良品及异色颗粒筛选出去,达到优选茶叶的效果;(8)包装:将色选好的茶叶称重、分装,即得成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黄芪茶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鲜叶采摘:选取当地7月中旬至8月上旬的恒山黄芪嫩叶为原料;(2)晒青:将采摘下的鲜叶均匀的摊放在竹笳篱或晒青埕上,摊叶厚度不超过5cm,通过自然风干和晾晒鲜叶中的水分,晾晒4‑8小时,控制含水量在65%‑75%;(3)手工破壁:在自然晒青的同时人工搓揉抛扬,进一步散发青味;(4)杀青:采用滚筒式连续杀青机进行杀青,当机内进叶温度上升到280℃时,立即开始投叶,投叶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当温度达到280℃时,投叶量保持恒定,杀青结束前10分钟开始降温并逐渐减少投叶量;(5)揉捻:将杀青完毕后的茶叶投入揉捻机进行揉捻25‑35分钟,使其形成紧结弯曲的外形;(6)烘焙:用滚筒烘干机将茶叶中多余的水分进行蒸发,筒温从80℃降到70℃,先高后低,烘干75分钟,烘焙与揉捻反复相间多次进行,蒸发茶叶内多余水分,控制茶叶最终含水量为15%‑20%;(7)色选:通过色选机进行色选,将茶叶中的黄叶、茶梗不良品及异色颗粒筛选出去,达到优选茶叶的效果;(8)包装:将色选好的茶叶称重、分装,即得成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黄芪茶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鲜叶采摘:选取当地7月中旬至8月上旬的恒山黄芪嫩叶为原料;(2)晒青:将采摘下的鲜叶均匀的摊放在竹笳篱或晒青埕上,摊叶厚度不超过5cm,通过自然风干和晾晒鲜叶中的水分,晾晒4-8小时,控制含水量在65%-75%;(3)手工破壁:在自然晒青的同时人工搓揉抛扬,进一步散发青味;(4)杀青:采用滚筒式连续杀青机进行杀青,当机内进叶温度上升到280℃时,立即开始投叶,投叶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当温度达到280℃时,投叶量保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文华
申请(专利权)人:浑源县恒山绿野农副产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