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锡焊机送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83871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1 21: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锡焊机送锡装置,出锡嘴被配置为固定锡丝,所述出锡嘴处设置吸气组件,吸气组件被配置为将焊接时产生的烟雾吸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紧凑,能在焊锡烟雾产生的瞬间将其吸走,有效的降低了在焊接过程中所产生的烟雾对人体以及环境所造成的危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锡焊机送锡装置
本技术涉及焊接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锡焊机送锡装置。
技术介绍
在电子加工领域,锡焊技术广泛运用,锡焊是利用低熔点的金属焊料加热熔化后,渗入并充填金属件连接处间隙的焊接方法,锡焊过程中焊料加热熔化过程中会有部分烟雾产生,造成工作环境的污染和工作环境的温度升高。传统焊锡机除烟装置在焊接过程中无法及时有效得将烟雾去除,采用的除烟装置大多为体积较大的喇叭状吸气口,其吸气口因角度的调整或安装位置不够理想,不能对烟雾进行有效的吸除,材质大多为塑料制品,使用寿命较短。公开号为CN205614153U、专利名称为自动锡焊机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自动锡焊机,通过设置防护罩及焊接室顶部设置的通风口将焊接时产生的有害气体排出焊接室。但是该专利在使用时具有除烟装置体积较大、噪音大、角度调整不够灵活等问题,利用这种方式除烟由于吸气口体积较大安装位置不在烟雾流动方向,吸气口与烟雾产生位置距离较远等原因无法保证烟雾的有效吸除,体积较大,容易遮挡视线,影响光学检测监测设备的安装和使用。因此一种简单便捷、快速除烟的锡焊机装置是亟待需求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公开一种锡焊机送锡装置,解决了锡焊机吸气口与烟雾产生位置距离较远等原因无法保证烟雾的有效吸除,体积较大,容易遮挡视线,影响光学检测监测设备的安装和使用等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锡焊机送锡装置,包括固定架,固定架一端固定连接杆,连接杆一端连接出锡嘴及吸气组件固定杆,出锡嘴及吸气组件固定杆被配置为将出锡嘴和吸气组件固定在一起,吸气组件设置在出锡嘴上。优选的,出锡嘴配置为固定锡丝,所述吸气组件包围在出锡嘴外,在吸气组件上设置吸气口。优选的,在吸气组件上设置吸气口通过真空软管连通到烟雾净化器。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与固定架铰接连接,连接杆能够相对固定架转动运动。进一步的,连接杆与固定架之间设置有滑动组件,连接杆能够相对固定架滑动运动。优选的,所述的吸气组件与出锡嘴之间通过插接的方式实现可拆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的吸气组件与出锡嘴之间的固定位置能够通过螺纹进行调节,吸气组件能够相对出锡嘴进行转动运动和轴向运动。优选的,吸气组件吸气开闭的控制开关设置在锡焊机上;亦或者是,吸气组件吸气开闭的控制开关设置在烟雾净化器上。进一步的,所述的吸气组件内部设置有烟雾净化装置。本技术结构简单紧凑,能在焊锡烟雾产生的瞬间将其吸走,有效的降低了在焊接过程中所产生的烟雾对人体以及环境所造成的危害。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实施。图1为本技术一种锡焊机送锡装置的主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锡焊机送锡装置吸气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所述吸气组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的出锡嘴及吸气组件固定杆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第二种实施例中所述的吸气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的吸气组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的吸气组件的第二种侧视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5中的H-H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5中的I-I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的出气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的出气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12为图11中的B-B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技术第三种实施例中所述的吸气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图13中的C-C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5为图13中的D-D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6为图13中的G-G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7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的吸气组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18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的吸气组件出气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9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锡焊机送锡装置的吸气控制方法;锡丝1;连接杆2;固定架3;吸气组件4;容纳壁401;上部连接壁402;出锡嘴5;吸气口6;第一沉降槽601;出锡嘴及吸气组件固定杆7;进锡口701;限位卡接部702;第一卡接部702a;第二限位部702b;出气装置8;第一连接管801;第一连接管侧壁801a;第一连接螺纹801b;第二连接管802;第二定位板803;第二过滤孔803a;第一连接部804;第二连接螺纹804a;出气口805;锡丝进位器806;锡丝定位架807;排气管808;第三连接管809;下连接件9;下端壁901;中芯体10;中芯体连接部1001;中芯体主体1002;贯穿孔1003;第一定位板11;第一过滤孔1101;吸气管道12;吸气管道出口1201;限位槽13;控制盒14;电离容纳装置15;第一底壁1501;第一侧壁1502;放电尖端16;负压发生装置17;第一气腔18;静电放电柱19;电离气腔20;封盖板2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本专利技术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专利技术。在本专利技术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的随之改变。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或者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专利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实施例1,如图1~2所示,本技术公开一种锡焊机送锡装置,包括连接杆2和固定架3,在固定架3的一端设置连接杆2,连接杆2的一端设置出锡嘴及吸气组件固定杆7,出锡嘴及吸气组件固定杆7将出锡嘴5和吸气组件4固定在一起,所述出锡嘴5被配置为固定锡丝1,所述出锡嘴5处设置吸气组件4,吸气组件4被配置为将锡丝1融化时产生的烟雾吸走。作为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连接杆2设置在固定架3的一端,固定架3的另一端固定锡焊机的烙铁,连接杆2与固定架3之间能够相对运动。作为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连接杆2与固定架3铰接连接,连接杆2能够相对固定架3转动运动;亦或者是,连接杆2与固定架3之间还设置有滑动组件,所述的滑动组件包括但不限于滑槽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锡焊机送锡装置,包括固定架(3),其特征在于:固定架(3)一端固定连接杆(2),连接杆(2)一端连接出锡嘴及吸气组件固定杆(7),出锡嘴及吸气组件固定杆(7)被配置为将出锡嘴(5)和吸气组件(4)固定在一起,吸气组件(4)设置在出锡嘴(5)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锡焊机送锡装置,包括固定架(3),其特征在于:固定架(3)一端固定连接杆(2),连接杆(2)一端连接出锡嘴及吸气组件固定杆(7),出锡嘴及吸气组件固定杆(7)被配置为将出锡嘴(5)和吸气组件(4)固定在一起,吸气组件(4)设置在出锡嘴(5)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锡焊机送锡装置,其特征在于:出锡嘴(5)配置为固定锡丝(1),所述吸气组件(4)包围在出锡嘴(5)外,在吸气组件(4)上设置吸气口(6)。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锡焊机送锡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吸气组件(4)上设置吸气口(6)通过真空软管连通到烟雾净化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锡焊机送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2)与固定架(3)铰接连接,连接杆(2)能够相对固定架(3)转动运动。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明梅力刘秀香刘小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盟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