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乳化液绞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24230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15: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乳化液绞车,包括乳化液马达、乳化液阀组、制动器、卷筒和支撑板,乳化液阀组位于乳化液马达顶端,乳化液马达一侧设置有制动器,制动器一侧且远离乳化液马达一侧设置有卷筒,卷筒一侧且远离乳化液马达一侧设置有支撑板,乳化液马达包括后轴承盖、前轴承盖和主轴,前轴承盖位于主轴与后轴承盖之间,前轴承盖一侧且靠近后轴承盖一侧和后轴承盖一侧且靠近前轴承盖一侧均设置有轴承,主轴贯穿前轴承盖和轴承。前轴承盖和后轴承盖顶端和底端均设置有壳体,后轴承盖一侧中部且靠近主轴一侧并位于主轴内部设置有紧定螺钉,紧定螺钉一侧且远离后轴承盖一侧设置有涨紧销,涨紧销两侧均设置有钢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乳化液绞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绞车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乳化液绞车。
技术介绍
目前传统绞车为气动绞车、液压绞车和电动绞车,气动绞车在煤矿井下使用,体积庞大,噪音高,运输不便,工人劳动强度大且气压不稳定,液压绞车和电动轿车在煤矿井下使用时,动力源需单独接电,也就是说需要单独铺设电缆,安全隐患大,液压绞车使用的工作介质为液压油,存在跑冒滴漏现象,介质成本高,环境不友好,且要有安全防爆措施,目前在煤矿井下普遍采用的架液支架和单体液压支柱其工作介质为乳化液,因此矿井下都配有乳化液泵站,作为架液支架和单体液压支柱的动力源,当架液支架和单体液压支柱支撑完毕后,乳化液泵站基本处于闲置状态,设备利用率低。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乳化液绞车,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乳化液绞车,包括乳化液马达、乳化液阀组、制动器、卷筒和支撑板,所述乳化液阀组位于所述乳化液马达顶端,所述乳化液马达一侧设置有所述制动器,所述制动器一侧且远离所述乳化液马达一侧设置有所述卷筒,所述卷筒一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乳化液绞车,其特征在于,包括乳化液马达(30)、乳化液阀组(31)、制动器(32)、卷筒(33)和支撑板(34),所述乳化液阀组(31)位于所述乳化液马达(30)顶端,所述乳化液马达(30)一侧设置有所述制动器(32),所述制动器(32)一侧且远离所述乳化液马达(30)一侧设置有所述卷筒(33),所述卷筒(33)一侧且远离所述乳化液马达(30)一侧设置有所述支撑板(34),所述乳化液马达(30)包括后轴承盖(12)、前轴承盖(2)和主轴(1),所述前轴承盖(2)位于所述主轴(1)与所述后轴承盖(12)之间,所述前轴承盖(2)一侧且靠近所述后轴承盖(12)一侧和所述后轴承盖(12)一侧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乳化液绞车,其特征在于,包括乳化液马达(30)、乳化液阀组(31)、制动器(32)、卷筒(33)和支撑板(34),所述乳化液阀组(31)位于所述乳化液马达(30)顶端,所述乳化液马达(30)一侧设置有所述制动器(32),所述制动器(32)一侧且远离所述乳化液马达(30)一侧设置有所述卷筒(33),所述卷筒(33)一侧且远离所述乳化液马达(30)一侧设置有所述支撑板(34),所述乳化液马达(30)包括后轴承盖(12)、前轴承盖(2)和主轴(1),所述前轴承盖(2)位于所述主轴(1)与所述后轴承盖(12)之间,所述前轴承盖(2)一侧且靠近所述后轴承盖(12)一侧和所述后轴承盖(12)一侧且靠近所述前轴承盖(2)一侧均设置有轴承(25),所述主轴(1)贯穿所述前轴承盖(2)和所述轴承(25)。2.所述前轴承盖(2)和所述后轴承盖(12)顶端和底端均设置有壳体(3),所述后轴承盖(12)一侧中部且靠近所述主轴(1)一侧并位于所述主轴(1)内部设置有紧定螺钉(11),所述紧定螺钉(11)一侧且远离所述后轴承盖(12)一侧设置有涨紧销(17),所述涨紧销(17)两侧均设置有钢球(24),所述钢球(24)上均设置有顶紧销(8),所述顶紧销(8)一侧且远离所述钢球(24)一侧均设置有联轴器柱销(19),所述涨紧销(17)顶端的所述联轴器柱销(19)顶端设置有太阳轮(5),所述太阳轮(5)顶端设置有行星轮一(6),所述行星轮一(6)顶端设置有行星轮二(7),所述行星轮一(6)和所述行星轮二(7)一侧且靠近所述前轴承盖(2)一侧设置有前配流盘(4),所述行星轮一(6)和所述行星轮二(7)一侧且远离所述前轴承盖(2)一侧设置有后配流盘(9),所述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文忠谢永薛强兵万刚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恒立通液压气动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