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松散地质桥梁深桩基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805691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10: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桩基施工技术领域,提出一种松散地质的桥梁深桩基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确定桩基的平面位置,进行钻孔;S2、通过振动锤夹住首节钢护筒,将钢护筒全部插入地面以下;S3、在钢护筒内继续向下钻孔,下钻约一个标准节钢护筒的深度后,在首节钢护筒上焊接标准节钢护筒,通过振动锤将钢护筒继续振动插入地面以下;插入完毕后,在钢护筒中继续钻孔,循环直至钻至土石分界处;S4、进入石质地层后,继续下钻,直至设计桩底标高;S5、垂直下放钢筋笼;S6、进行水下浇筑,高频振动,向上提拔钢护筒,并依次循环作业;S7、将钢护筒拔出。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更好地保障混凝土浇筑质量,可以广泛应用于钻孔施工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松散地质桥梁深桩基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桩基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松散地质的桥梁深桩基钻孔灌注施工方法,是一种采用全护筒进行施工的施工工艺。
技术介绍
在松散地质进行桩基施工时,钢护筒的埋设与拔出是影响工程是现场施工的重要因素,而钢护筒的埋设与拔出是否到位主要取决于机械配合打拔护筒的时间点,是否能够保证桩基钻孔及灌注施工质量的关键。在常规的钻孔灌注桩施工中,因场地受限,现场不能满足进行泥浆护壁的施工条件,因地质情况复杂,干作业钻孔施工因塌孔现象严重无法成桩。综上所述,在松散地质的桩基钻孔灌注施工中,传统工艺不能保证钻孔灌注的顺利进行,进行桩基注浆费工费时成本较高,既不环保又不经济。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松散地质桥梁深桩基施工方法,以解决松散地质的桩基工程施工中常规桩基施工工艺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松散地质桥梁深桩基施工方法。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松散地质桥梁深桩基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确定桩基的平面位置,采用比桩基孔径小30cm的钻头进行钻孔,钻至6m处,根据提取上的渣土判断土质及土体稳定性;如果土体稳定性较好,则采用标准1.5m桩径钻头钻孔;如果土体稳定性较差,则继续采用比桩基孔径小30cm的钻头进行钻孔;S2、通过振动锤夹住首节钢护筒,开启振动向下按压,直至将钢护筒全部插入地面以下;S3、在钢护筒内继续向下钻孔,下钻约一个标准节钢护筒的深度后,在首节钢护筒上焊接标准节钢护筒,通过振动锤将钢护筒继续振动插入地面以下;插入完毕后,在钢护筒中继续钻孔,下钻一个标准节钢护筒的深度后,再在钢护筒上焊接一个标准节钢护筒,并通过振动锤将钢护筒继续振动插入地面以下;如此循环,直至钻至土石分界处,确保土质地层全部为钢护筒;S4、进入石质地层后,采用标准1.5m桩径钻头,继续下钻,直至设计桩底标高;S5、采用大吨位吊车将已提前拼装好的钢筋笼吊放至桩孔内,垂直下放钢筋笼,并避免碰撞孔壁;S6、采用C35混凝土按照水下桩灌注混凝土施工工艺施工进行水下浇筑,当混凝土浇筑进入钢护筒底部以上位置约5m时,暂停浇筑,采用振动锤夹住钢护筒进行高频振动,振动时间为3~5min,随后向上提拔钢护筒10~20cm,避免浇筑完毕后出现护筒不能完全拔除的情况;再次灌注混凝土约5m深时,振动锤继续振动并提拔护筒10~20cm,依次循环作业;S7、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暂停施工10~15min,待混凝土液面不下沉时,采用吊车配合振动锤高频振动提拔,一次性将钢护筒拔出。所述步骤S5中,垂直下放钢筋笼时,若碰撞孔壁,需提起钢筋笼,重新由钻机再次清孔后,再下放钢筋笼;钢筋吊放就位后,先进行自检,合格后约请监理验收,合格后再进入步骤S6。所述首节钢护筒的长度为6m,所述标准节钢护筒的长度为3m。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施工方法,能够保证桩基完成正常钻孔、几何尺寸精准无偏移,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时,通过机械拔出钢护筒,能够更好地保障混凝土浇筑质量,并且护筒可拔出,重复使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松散地质桥梁深桩基施工方法,其使用到的主要机械、材料详情见下表:表1材料表名称规格数量单位备注钢护筒壁厚12mm直径1.7m87m每段1.5m,3m一个标准节履带式吊车QUY701台吊装钢筋笼、钢护筒振动锤SK4601台钢护筒的埋设与拔出旋挖钻2801台钻孔施工挖机3201台挖装渣土吊车25t1台配合吊装钢筋笼、钢护筒本实施例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确定桩基的平面位置,采用比桩基孔径小30cm的钻头进行钻孔,钻至6m处,根据提取上的渣土判断土质及土体稳定性;如果土体稳定性较好,则采用标准1.5m桩径钻头钻孔;如果土体稳定性较差,则继续采用比桩基孔径小30cm的钻头进行钻孔。S2、通过振动锤夹住首节钢护筒,开启振动向下按压,直至将钢护筒全部插入地面以下。S3、在钢护筒内继续向下钻孔,下钻约一个标准节钢护筒的深度后,在首节钢护筒上焊接标准节钢护筒,通过振动锤将钢护筒继续振动插入地面以下;插入完毕后,在钢护筒中继续钻孔,下钻一个标准节钢护筒的深度后,再在钢护筒上焊接一个标准节钢护筒,并通过振动锤将钢护筒继续振动插入地面以下;如此循环,直至钻至土石分界处,确保土质地层全部为钢护筒。S4、进入石质地层后,采用标准1.5m桩径钻头,继续下钻,直至设计桩底标高。S5、采用大吨位吊车将已提前拼装好的钢筋笼吊放至桩孔内,垂直下放钢筋笼,并避免碰撞孔壁;其中,垂直下放钢筋笼时,若碰撞孔壁,需提起钢筋笼,重新由钻机再次清孔后,再下放钢筋笼;钢筋吊放就位后,先进行自检,合格后约请监理验收,合格后再进入步骤S6。S6、采用C35混凝土按照水下桩灌注混凝土施工工艺施工进行水下浇筑。其中,桩基底部至土石分界处(即护筒底部)按照水下桩灌注混凝土施工工艺施工。当混凝土浇筑进入钢护筒底部以上位置约5m时,暂停浇筑,采用振动锤夹住钢护筒进行高频振动,振动时间为3~5min,随后向上提拔钢护筒10~20cm,避免浇筑完毕后出现护筒不能完全拔除的情况;再次灌注混凝土约5m深时,振动锤继续振动并提拔护筒10~20cm,依次循环作业。其中,对于钢护筒长度在9m以内的桩,根据护筒直径及导管体积,以及参考附近桩基砼施工的补方量,确定拔除导管及护筒后所需的混凝土补方量,浇筑至超桩顶标高50cm处。对于钢护筒长度在9m以上的桩,将混凝土液面灌注至护筒顶位置,将桩基底部的地下水或沉渣杂物涌出护筒外,直至露出纯净的混凝土后,拔除导管后,参考附近桩基砼施工的补方量,确定拔除导管及护筒后所需的混凝土补方量,浇筑至超桩顶标高50cm处。S7、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暂停施工10~15min,待混凝土液面不下沉时,采用吊车配合振动锤高频振动提拔,一次性将钢护筒拔出。本实施例中,选用的首节钢护筒的长度为6m,所述标准节钢护筒的长度为3m。此外,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施工方法中,标准节钢护筒的长度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一般以2~4米为宜。由于是松散地质,首节钢护筒长度可以为2个标准节的长度。本专利技术根据现场钻孔所出的渣土判断土质及土体稳定性,振动锤及吊车配合埋设钢护筒直至土石分界处,确保钢护筒整体保护土体稳定,为钻孔施工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此外,本专利技术中,砼施工过程中拔除钢护筒:当混凝土液面至护筒底5m深后,采用振动锤高频振动,并向上拔出10~20cm避免不能拔除的情况;而且,本专利技术中,钢护筒可通过埋设与拔出,钻孔与灌注流水作业,机械、材料周转利用率高,保证工期,保证质量。若桩基底部有水或略有沉渣,可将混凝土灌注至护筒顶面,待将护筒顶内的水或沉渣完全排出后,拔除导管,护筒也可继续浇筑混凝土。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松散地质桥梁深桩基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确定桩基的平面位置,采用比桩基孔径小30cm的钻头进行钻孔,钻至6m处,根据提取上的渣土判断土质及土体稳定性;如果土体稳定性较好,则采用标准1.5m桩径钻头钻孔;如果土体稳定性较差,则继续采用比桩基孔径小30cm的钻头进行钻孔;S2、通过振动锤夹住首节钢护筒,开启振动向下按压,直至将钢护筒全部插入地面以下;S3、在钢护筒内继续向下钻孔,下钻约一个标准节钢护筒的深度后,在首节钢护筒上焊接标准节钢护筒,通过振动锤将钢护筒继续振动插入地面以下;插入完毕后,在钢护筒中继续钻孔,下钻一个标准节钢护筒的深度后,再在钢护筒上焊接一个标准节钢护筒,并通过振动锤将钢护筒继续振动插入地面以下;如此循环,直至钻至土石分界处,确保土质地层全部为钢护筒;S4、进入石质地层后,采用标准1.5m桩径钻头,继续下钻,直至设计桩底标高;S5、采用大吨位吊车将已提前拼装好的钢筋笼吊放至桩孔内,垂直下放钢筋笼,并避免碰撞孔壁;S6、采用C35混凝土按照水下桩灌注混凝土施工工艺施工进行水下浇筑,当混凝土浇筑进入钢护筒底部以上位置约5m时,暂停浇筑,采用振动锤夹住钢护筒进行高频振动,振动时间为3~5min,随后向上提拔钢护筒10~20cm,避免浇筑完毕后出现护筒不能完全拔除的情况;再次灌注混凝土约5m深时,振动锤继续振动并提拔护筒10~20cm,依次循环作业;S7、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暂停施工10~15min,待混凝土液面不下沉时,采用吊车配合振动锤高频振动提拔,一次性将钢护筒拔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松散地质桥梁深桩基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确定桩基的平面位置,采用比桩基孔径小30cm的钻头进行钻孔,钻至6m处,根据提取上的渣土判断土质及土体稳定性;如果土体稳定性较好,则采用标准1.5m桩径钻头钻孔;如果土体稳定性较差,则继续采用比桩基孔径小30cm的钻头进行钻孔;S2、通过振动锤夹住首节钢护筒,开启振动向下按压,直至将钢护筒全部插入地面以下;S3、在钢护筒内继续向下钻孔,下钻约一个标准节钢护筒的深度后,在首节钢护筒上焊接标准节钢护筒,通过振动锤将钢护筒继续振动插入地面以下;插入完毕后,在钢护筒中继续钻孔,下钻一个标准节钢护筒的深度后,再在钢护筒上焊接一个标准节钢护筒,并通过振动锤将钢护筒继续振动插入地面以下;如此循环,直至钻至土石分界处,确保土质地层全部为钢护筒;S4、进入石质地层后,采用标准1.5m桩径钻头,继续下钻,直至设计桩底标高;S5、采用大吨位吊车将已提前拼装好的钢筋笼吊放至桩孔内,垂直下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志根赵省建赵永锋金志强李舒云王成孙卫锋谷丰韩亚军梁琛刘增利韦大庆李宁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三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