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梁的扣挂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695323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23 19: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器材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桥梁的扣挂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固定预埋基础位置;第二步:将扣塔固定设置在预埋基础上;第三步:将扣索的一端固定在扣塔的扣锚梁上,另一端固定在桥梁上;第四步:将锚索的一端固定在扣塔的扣锚梁上,另一端固定在锚索地垄上。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桥梁的扣挂方法,先设置了预埋基础后,将扣塔固定设置在预埋基础上,并在扣塔的两侧分别设置锚索和扣索来加强扣塔的稳定性,并将扣塔设置为六根立柱,再辅以多层设置在横杆将六根立柱两两连接,之间又通过斜撑将立柱两两连接,又将横杆也两两连接,这样使各个位置均形成了一定的加强拉力,进而来保证扣塔的整体牢固性,进一步保证扣塔的承重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器材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桥梁的扣挂方法
技术介绍
桥梁,指架设在江河湖海上,使车辆行人等能顺利通行的建筑物,称为桥。桥梁一般由上部构造、下部结构、支座和附属构造物组成,上部结构又称桥跨结构,是跨越障碍的主要结构;下部结构包括桥台、桥墩和基础;支座为桥跨结构与桥墩或桥台的支承处所设置的传力装置;附属构造物则指桥头搭板、锥形护坡、护岸、导流工程等。桥梁使道路、铁路或人行道跨越河流、湖泊、河谷、峡谷或其他道路。桥梁大多是固定的,但跨度较大的桥梁是怎么固定的呢?这就需要用到扣塔来进行固定了。但是,如何来保证扣塔的承重,这一直是现在的人们在致力于研究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桥梁的扣挂方法,以解决上述的问题。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桥梁的扣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固定预埋基础位置;第二步:将扣塔固定设置在预埋基础上;第三步:将扣索的一端固定在扣塔的扣锚梁上,另一端固定在桥梁上;第四步:将锚索的一端固定在扣塔的扣锚梁上,另一端固定在锚索地垄上。进一步的,所述扣塔包括底座、立柱、横杆、斜撑和扣锚梁;所述立柱为六根,均竖直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座上;三根所述立柱为一排,成两排设置;所述横杆呈多层设置;每层所述横杆为六根;每层所述横杆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立柱;六根所述横杆首尾依次相接,形成矩形;相邻的所述立柱之间设置有所述斜撑;所述斜撑所连接的两根所述立柱之间的横杆,且与该斜撑在同一平面上;所述斜撑为双槽钢;所述扣锚梁固定设置在所述横杆上。进一步的,每层所述横杆所形成的矩形内均设置多根加强杆;所述加强杆有呈“米”字状设置;多根所述加强杆通过第五连接板连接。进一步的,桥梁的扣挂方法还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第三连接板和第四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连接所述立柱、所述横杆的一端和两根所述斜撑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接板连接所述立柱和所述横杆的另一端;所述第三连接板连接所述立柱、所述横杆的一端和所述斜撑的一端;所述第四连接板连接所述立柱、所述横杆的另一端和两根所述斜撑的另一端。进一步的,桥梁的扣挂方法还包括大样连接板;所述大样连接板设置在所述立柱的端部,用连接两根所述立柱,进而增加所述立柱的高度。进一步的,所述预埋基础包括预埋锚栓、预埋锚杆、预埋底板、立柱连接板和钢筋网片;所述立柱连接板固定设置在所述预埋锚杆的一端;所述预埋底板设置在所述预埋锚杆的另一端;所述预埋锚栓设置在所述预埋底板远离所述立柱连接板的一侧,用于将所述预埋底板固定设置在所述预埋锚杆上;所述钢筋网片设置在所述预埋底板和所述立柱连接板之间,且所述预埋锚杆穿过所述钢筋网片。进一步的,所述钢筋网片靠近所述立柱连接板的一侧铺设有波纹管。进一步的,所述预埋底板上设置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设置在所述预埋底板远离所述预埋锚栓的一侧;所述加强板连接所述预埋底板和所述预埋锚杆。进一步的,所述预埋锚杆为多根;每根所述预埋锚杆上均设置有预埋底板和所述预埋螺栓;所有的所述预埋锚杆均与同一块所述立柱连接板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预埋锚栓露于空气中的部分须以红丹打底,外涂灰色油漆两度进行防锈处理。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桥梁的扣挂方法,先设置了预埋基础后,将扣塔固定设置在预埋基础上,并在扣塔的两侧分别设置锚索和扣索来加强扣塔的稳定性,并将扣塔设置为六根立柱,再辅以多层设置在横杆将六根立柱两两连接,之间又通过斜撑将立柱两两连接,又将横杆也两两连接,这样使各个位置均形成了一定的加强拉力,进而来保证扣塔的整体牢固性,进一步保证扣塔的承重能力。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桥梁的扣挂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桥梁的扣塔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A-A方向示意图;图4为图3的D-D剖视图;图5为图4的E-E剖视图;图6为图4的F-F剖视图;图7为图3的B-B剖视图;图8为图2的C-C剖视图;图9为图2中的K处局部放大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扣塔预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图10的侧视图;图12为图10的俯视图;图13为图10的仰视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扣塔预埋系统的预埋底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5为本专利技术扣塔预埋系统的加强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6为本专利技术扣塔预埋系统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7为图16的A-A剖视图;图18为图16的B-B剖视图。附图标记:1:锚索地垄2:锚索3:扣塔4:扣索5:桥梁6:预埋基础7:立柱8:横杆9:斜撑10:第二连接板11:第一连接板12:底座13:扣锚梁14:第三连接板15:第四连接板16:加强杆17:第五连接板18:大样连接板19:立柱连接板20:预埋锚杆21:波纹管22:钢筋网片23:加强板24:预埋底板25:预埋锚栓26:翼缘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附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桥梁5的扣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固定预埋基础6位置;第二步:将扣塔3固定设置在预埋基础6上;第三步:将扣索4的一端固定在扣塔3的扣锚梁13上,另一端固定在桥梁5上;第四步:将锚索2的一端固定在扣塔3的扣锚梁13上,另一端固定在锚索地垄1上。从上述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的使用该扣挂方法的扣挂系统包括预埋基础6、扣塔3、扣索4、锚索2和锚索地垄1。先在桥梁5的两端设置预埋基础6,将预埋基础6固定好后,将扣塔3系统固定在预埋基础6上,之后将扣索4的一端固定在扣塔3的扣锚梁13上,另一端固定在桥梁5的两侧护栏上,最后再将锚索2的一端固定在扣塔3的扣锚梁13上,另一端固定在锚索地垄1上,以保证扣塔3的稳定性。锚索地垄1设置在扣塔3远离桥梁5的一侧,也就是说,扣索4与锚索2在扣塔3上相对设置。在预埋基础6上设置有1:20的斜坡,在坡面上进行植草,且设置有大于或等于50cm厚度的粘土层和5cm厚的C30保护层和沥青防水层,以对预埋基础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桥梁的扣挂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桥梁的扣挂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固定预埋基础位置;第二步:将扣塔固定设置在预埋基础上;第三步:将扣索的一端固定在扣塔的扣锚梁上,另一端固定在桥梁上;第四步:将锚索的一端固定在扣塔的扣锚梁上,另一端固定在锚索地垄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桥梁的扣挂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固定预埋基础位置;第二步:将扣塔固定设置在预埋基础上;第三步:将扣索的一端固定在扣塔的扣锚梁上,另一端固定在桥梁上;第四步:将锚索的一端固定在扣塔的扣锚梁上,另一端固定在锚索地垄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的扣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扣塔包括底座、立柱、横杆、斜撑和扣锚梁;所述立柱为六根,均竖直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座上;三根所述立柱为一排,成两排设置;所述横杆呈多层设置;每层所述横杆为六根;每层所述横杆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立柱;六根所述横杆首尾依次相接,形成矩形;相邻的所述立柱之间设置有所述斜撑;所述斜撑所连接的两根所述立柱之间的横杆,且与该斜撑在同一平面上;所述斜撑为双槽钢;所述扣锚梁固定设置在所述横杆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桥梁的扣挂方法,其特征在于,每层所述横杆所形成的矩形内均设置多根加强杆;所述加强杆有呈“米”字状设置;多根所述加强杆通过第五连接板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桥梁的扣挂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第三连接板和第四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连接所述立柱、所述横杆的一端和两根所述斜撑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接板连接所述立柱和所述横杆的另一端;所述第三连接板连接所述立柱、所述横杆的一端和所述斜撑的一端;所述第四连接板连接所述立柱、所述横杆的另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颜伟王晓棠司唐春李传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二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