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茶的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00999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06: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绿茶的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摊青:采摘新鲜的一芽一叶茶叶,去除杂质,洗净后在通风透光下进行萎凋,然后移至室内,然后将茶叶摊放,直至茶叶透出清香味为宜;S2、杀青:将茶叶放入锅内,进行翻炒至叶面失去光泽、叶质变软;S3、揉捻:将杀青后的茶叶摊晾,然后进行揉捻,降温,直至茶叶完全冻结;S4、干燥:将上述冻结后的茶叶进行真空干燥,即可得到成品茶。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得的茶叶,具有较好“色”、“香”、“味”,很好地保留了茶叶中的叶绿素、氨基酸、茶多酚的含量,提高了茶叶的保健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绿茶的加工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
,具体涉及一种绿茶的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茶叶是中国传统的几千年以来的传统饮品,佑护人们的健康,成为众多中国人生活的一部分。茶叶品种很多,制作方法主要包括凋萎、杀青、揉捻、烘干等步骤。为了满天人们对茶叶的色香味、口感及有效成分的需要,有很多的改进出现,但是仍不能满足消费者丰富多彩的需要,必须进行进一步的创新与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
技术介绍
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绿茶的加工工艺,制得的茶叶的色泽绿润,香气浓郁,保健功能得到提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绿茶的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摊青:采摘新鲜的一芽一叶茶叶,去除杂质,洗净后在通风透光下进行萎凋,然后移至室内,然后将茶叶摊放,直至茶叶透出清香味为宜;S2、杀青:将茶叶放入锅内,进行翻炒至叶面失去光泽、叶质变软;S3、揉捻:将杀青后的茶叶摊晾,然后进行揉捻,降温,直至茶叶完全冻结;S4、干燥:将上述冻结后的茶叶进行真空干燥,即可得到成品茶。优选地,S1中,所述萎凋的时间为30-60min。优选地,S1中,所述摊放的厚度为5-8cm,摊放时间为7-10h。优选地,S2中,所述翻炒的具体操作如下:先在温度为120-140℃下翻炒10-25min,接着升温至170-185℃翻炒5-15min,然后降温至70-90℃继续翻炒至叶面失去光泽、叶质变软。优选地,S3中,所述揉捻为先在100-110℃下揉捻15-30min。优选地,S3中,所述降温为以4-6℃/min的速度降温至-25到-18℃,并保持4-8h。优选地,S4中,所述真空干燥的温度为70-80℃,真空度为8-12Pa,真空干燥时间为5-9h。优选地,所述成品茶的含水量为3-5%。本专利技术的加工工艺制得的成品茶,具有绿润的色泽,能够较大程度地保留茶叶中的叶绿素、氨基酸,提高茶叶中茶多酚的含量,进而提高了茶叶的保健功能,并由于真空干燥能减少物料与空气的接触机会,避免样品污染或氧化变质,从而保持较好“色”、“香”、“味”,能进一步提升茶叶的香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1一种绿茶的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摊青:采摘新鲜的一芽一叶茶叶,去除杂质,洗净后在通风透光下进行60min的萎凋,然后移至室内,然后将茶叶摊放,摊放厚度为5cm,摊放时间10h,直至茶叶透出清香味为宜;S2、杀青:将茶叶放入锅内进行杀青,在锅底温度为120℃下翻叶25min,升温至170℃翻叶15min,然后降温至70℃翻叶至叶面失去光泽、叶质变软;S3、揉捻:将杀青后的茶叶摊晾,然后进行揉捻,在110℃下揉捻15min,揉捻至卷曲成条后以6℃/min的速度降温至-25℃,保持8h,直至茶叶完全冻结;S4、干燥:将上述冻结后的茶叶置于温度为70℃、真空度为12Pa条件下真空干燥5h,即可得到成品茶。实施例2一种绿茶的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摊青:采摘新鲜的一芽一叶茶叶,去除杂质,洗净后在通风透光下进行30min的萎凋,然后移至室内,然后将茶叶摊放,摊放厚度为8cm,摊放时间7h,直至茶叶透出清香味为宜;S2、杀青:将茶叶放入锅内进行杀青,在锅底温度为140℃下翻叶10min,升温至185℃翻叶5min,然后降温至90℃翻叶至叶面失去光泽、叶质变软;S3、揉捻:将杀青后的茶叶摊晾,然后进行揉捻,在100℃下揉捻30min,揉捻至卷曲成条后以4℃/min的速度降温至-18℃,保持4h,直至茶叶完全冻结;S4、干燥:将上述冻结后的茶叶置于温度为80℃、真空度为8Pa条件下真空干燥9h,即可得到成品茶。实施例3一种绿茶的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摊青:采摘新鲜的一芽一叶茶叶,去除杂质,洗净后在通风透光下进行50min的萎凋,然后移至室内,然后将茶叶摊放,摊放厚度为6cm,摊放时间9h,直至茶叶透出清香味为宜;S2、杀青:将茶叶放入锅内进行杀青,在锅底温度为125℃下翻叶22min,升温至175℃翻叶13min,然后降温至75℃翻叶至叶面失去光泽、叶质变软;S3、揉捻:将杀青后的茶叶摊晾,然后进行揉捻,在108℃下揉捻20min,揉捻至卷曲成条后以5℃/min的速度降温至-22℃,保持7h,直至茶叶完全冻结;S4、干燥:将上述冻结后的茶叶置于温度为72℃、真空度为11Pa条件下真空干燥6h,即可得到成品茶。实施例4一种绿茶的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摊青:采摘新鲜的一芽一叶茶叶,去除杂质,洗净后在通风透光下进行40min的萎凋,然后移至室内,然后将茶叶摊放,摊放厚度为7cm,摊放时间8h,直至茶叶透出清香味为宜;S2、杀青:将茶叶放入锅内进行杀青,在锅底温度为135℃下翻叶14min,升温至181℃翻叶7min,然后降温至85℃翻叶至叶面失去光泽、叶质变软;S3、揉捻:将杀青后的茶叶摊晾,然后进行揉捻,在102℃下揉捻26min,揉捻至卷曲成条后以5℃/min的速度降温至-19℃,保持5h,直至茶叶完全冻结;S4、干燥:将上述冻结后的茶叶置于温度为78℃、真空度为9Pa条件下真空干燥8h,即可得到成品茶。实施例5一种绿茶的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摊青:采摘新鲜的一芽一叶茶叶,去除杂质,洗净后在通风透光下进行45min的萎凋,然后移至室内,然后将茶叶摊放,摊放厚度为6cm,摊放时间8h,直至茶叶透出清香味为宜;S2、杀青:将茶叶放入锅内进行杀青,在锅底温度为130℃下翻叶18min,升温至178℃翻叶10min,然后降温至80℃翻叶至叶面失去光泽、叶质变软;S3、揉捻:将杀青后的茶叶摊晾,然后进行揉捻,在105℃下揉捻22min,揉捻至卷曲成条后以5℃/min的速度降温至-20℃,保持6h,直至茶叶完全冻结;S4、干燥:将上述冻结后的茶叶置于温度为75℃、真空度为10Pa条件下真空干燥7,即可得到成品茶。试验例1分别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5制得的成品茶进行感官审评:采用国家审评法GB/T23776-2009《感官审评方法》中名优绿茶审评法:3g茶样,150mL沸水,冲泡5min,外形审评以色泽为主,内质审评汤色、香气、滋味、叶底,结果如下所示。本专利技术制得的绿茶外形深绿,汤色润绿,香气带有栗香且持久,滋味浓,叶底稍绿,总体感官较佳。试验例2分别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5制得的成品茶进行化学成分检测:①茶多酚含量的测定:采用福林酚试剂法,按照GB/T8313-2008。②游离氨基酸总量的测定:采用茚三酮显色法,按照GB/T8314-2013。③叶绿素的测定:采用混合液萃取法。本专利技术制得的茶叶具有较高的茶多酚、氨基酸、叶绿素含量,滋味、香气和保色效果较好,加强了其保健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绿茶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摊青:采摘新鲜的一芽一叶茶叶,去除杂质,洗净后在通风透光下进行萎凋,然后移至室内,然后将茶叶摊放,直至茶叶透出清香味为宜;S2、杀青:将茶叶放入锅内,进行翻炒至叶面失去光泽、叶质变软;S3、揉捻:将杀青后的茶叶摊晾,然后进行揉捻,降温,直至茶叶完全冻结;S4、干燥:将上述冻结后的茶叶进行真空干燥,即可得到成品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绿茶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摊青:采摘新鲜的一芽一叶茶叶,去除杂质,洗净后在通风透光下进行萎凋,然后移至室内,然后将茶叶摊放,直至茶叶透出清香味为宜;S2、杀青:将茶叶放入锅内,进行翻炒至叶面失去光泽、叶质变软;S3、揉捻:将杀青后的茶叶摊晾,然后进行揉捻,降温,直至茶叶完全冻结;S4、干燥:将上述冻结后的茶叶进行真空干燥,即可得到成品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绿茶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萎凋的时间为30-60min。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绿茶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摊放的厚度为5-8cm,摊放时间为7-10h。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绿茶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S2中,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移稳汪卫生
申请(专利权)人:岳西县稳生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