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行李箱安装组件及汽车
本技术涉及汽车
,尤其涉及一种汽车行李箱安装组件及汽车。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对车辆功能要求的不断提高,为了更好地满足使用者的需求,要求三厢轿车的行李箱盖可以有效地开启并停留在开启位置。而行李箱盖开启速度的快慢将会直接影响使用者的使用感受。现有技术中,行李箱盖通过使用扭簧装置可转动地连接在车身上,扭簧装置包括固定在车身上的固定座、固定在行李箱盖下方的弧形臂、扭簧以及连杆。弧形臂的一端与行李箱盖螺接,弧形臂的另一端与固定座的一端铰接,固定座的另一端形成有卡钩,连杆的一端铰接在弧形臂上,连杆的另一端形成有卡槽,扭簧包括扭簧杆以及分别设置在扭簧杆两端的固定部和旋转部,固定部固定在车身上,旋转部包括与扭簧杆平行设置的折弯段,扭簧杆靠近旋转部的一端与卡钩卡合,折弯段能够与卡槽卡接,当行李箱盖开启时,扭簧的弹力可以使得折弯段相对扭簧杆转动,从而推动连杆以及弧形臂转动,进而实现行李箱盖的打开。但是,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扭簧的弹力逐渐衰减,导致行李箱盖打开速度过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车行李箱安装组件及汽车,以克服现有技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行李箱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与车身连接的第一固定支架、用于与行李箱盖连接的第一弧形臂、第一连接件、以及第一扭簧;所述第一扭簧包括沿第一预设方向延伸的第一扭簧杆,所述第一扭簧杆的一端用于与车身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扭簧杆的另一端连接有平行于所述第一扭簧杆的第二折弯段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扭簧杆与所述第二折弯段之间的第一折弯段;所述第一固定支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弧形臂铰接,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扭簧杆铰接,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弧形臂铰接,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第二端倾斜设置,且该端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卡合部,所述第二折弯段能够可转动地卡合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一卡合部中的任意一个。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行李箱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与车身连接的第一固定支架、用于与行李箱盖连接的第一弧形臂、第一连接件、以及第一扭簧;所述第一扭簧包括沿第一预设方向延伸的第一扭簧杆,所述第一扭簧杆的一端用于与车身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扭簧杆的另一端连接有平行于所述第一扭簧杆的第二折弯段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扭簧杆与所述第二折弯段之间的第一折弯段;所述第一固定支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弧形臂铰接,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扭簧杆铰接,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弧形臂铰接,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第二端倾斜设置,且该端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卡合部,所述第二折弯段能够可转动地卡合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一卡合部中的任意一个。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行李箱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合部为沿第一预设方向贯穿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凹槽,所述凹槽包括底壁、以及两个分别连接在所述底壁上且相对设置的侧壁,且所述底壁的形状为与所述第二折弯段的形状相配合的弧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行李箱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深度尺寸大于所述第二折弯段的直径尺寸。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行李箱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一个所述侧壁背离所述底壁的位置处设置有朝向另一个所述侧壁的弹性凸起。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行李箱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包括与所述底壁连接的第一段以及与所述第一段成预设夹角的第二段。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行李箱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扭簧还包括与所述第二折弯段连接的第三折弯段、以及与所述第三折弯段连接的第四折弯段,所述第三折弯段与所述第一折弯段平行,所述第四折弯段与所述第一扭簧杆同轴设置,所述第一固定支架的第二端设置有沿第一预设方向间隔设置的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文举,张旭晨,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