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固定式金属汽车前舱盖总成,包括前舱盖外板、前舱盖内板、前舱盖卡爪、前舱盖固定加强板和车身支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整体重量较轻且具有合适的刚性和强度,有利于车辆系统系统减重;具有性能优良,成本低的优点,同时能够节约部分能耗,降低汽车的使用成本。采用固定式前盖增加了汽车客户打开前舱的难度和时间,减少了客户接触电动车高压电的机会。在新能源电动车发展的形式之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与时俱进的意义。此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去掉了铰链系统,锁系统,气弹簧系统的使用,降低了系统的复杂度,提高系统稳定性和耐久性,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固定式金属汽车前舱盖总成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前舱盖,具体是一种固定式金属汽车前舱盖总成。
技术介绍
汽车是由动力驱动,具有4个或4个以上车轮的非轨道承载的车辆,主要用于:载运人员和(或)货物;牵引载运人员和(或)货物的车辆。发动机是汽车的动力源。汽车发动机大多是热能动力装置,简称热力机。热力机是借助工质的状态变化将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转变为机械能。根据动力来源不同,汽车发动机可分为柴油发动机、汽油发动机、电动汽车电动机以及混合动力等。常见的汽油机和柴油机都属于往复活塞式内燃机,是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活塞运动的机械能并对外输出动力。汽油机转速高,质量小,噪音小,起动容易,制造成本低;柴油机压缩比大,热效率高,经济性能和排放性能都比汽油机好。除了使用汽油和柴油之外,使用其他新能源的汽车被称为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燃气汽车、生物乙醇/生物柴油汽车和氢发动汽车等。电动汽车的动力一般储存在动力电池里,供给电动机转变成动能,驱动汽车前进。动力电池电源电压一般为高压电,布置在汽车底部和前舱部位,为了避免顾客过多的接触高压电涉及的区域,本技术将电动汽车的前舱盖固定,增加打开前舱盖的难度,减少顾客打开前舱盖的频次,降低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定式金属汽车前舱盖总成,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固定式金属汽车前舱盖总成,包括前舱盖外板、前舱盖内板、前舱盖卡爪、前舱盖固定加强板和车身支架,所述前舱盖外板和前舱盖内板通过包边连接在一起,前舱盖卡爪固定于前盖内板上,所述前舱盖卡爪卡接于车身支架上,前舱盖固定加强板固定于车身支架上。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前舱盖外板为金属材质。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前舱盖外板外表面经过精抛光加工。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前舱盖内板为金属材质。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前舱盖固定加强板与前舱盖卡爪为金属材质。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前舱盖固定加强板、前舱盖卡爪与前舱盖内板采用焊接方式连接。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焊接方式为点焊。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前舱盖固定加强板通过螺钉与车身支架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由金属钣金冲压而成,整体重量较轻且具有合适的刚性和强度,有利于车辆系统系统减重;具有性能优良、质量轻,成本低的优点,降低了车身的重量,能够节约部分能耗,降低汽车的使用成本。与现有技术相比,固定式前盖增加了汽车客户打开前舱的难度和时间,减少了客户接触电动车高压电的机会。在新能源电动车发展的形式之下,本技术具有与时俱进的意义。同时,本技术去掉了铰链系统,锁系统,气弹簧系统的使用,降低了系统的复杂度,提高系统稳定性和耐久性,降低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固定式金属汽车前舱盖总成的实物图;图2为一种固定式金属汽车前舱盖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前舱盖外板、2-前舱盖内板、3-前舱盖卡爪、4-螺钉、5-前舱盖固定加强板、6-车身支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请参阅图1-2,一种固定式金属汽车前舱盖总成,包括前舱盖外板1、前舱盖内板2、前舱盖卡爪3、前舱盖固定加强板5和车身支架6,所述前舱盖外板1和前舱盖内板3通过包边技术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前舱盖卡爪3固定于前盖内板2上,前舱盖卡爪3与前舱盖内板2通过钣金点焊技术焊接在一起,所述前舱盖卡爪3卡接于车身支架6上,前舱盖固定加强板5固定于车身支架6上;固定时,前舱盖卡爪3插入具有与前舱盖卡爪3同等大小孔的车身支架6上,前舱盖固定加强板5与前舱盖内板2通过钣金点焊技术焊接在一起,前舱盖固定加强板5上面开设螺钉孔,螺钉4穿过螺钉孔与车身支架6上对应的螺母螺接,再配合前述的前舱盖卡爪3插入车身支架6的结构,这些限位锁紧机构限制了系统的6个自由度,使前舱盖总成固定在车身上,前舱盖固定加强板5不局限于采用螺钉4固定,螺钉4仅为较佳的实施例,同时亦可采用卡销等方式固定。所述前舱盖外板1为金属材质,前舱盖外板1为系统的外蒙皮,体现车辆外观形状和颜色。所述前舱盖外板1外表面经过精抛光加工。所述前舱盖内板2为金属材质,前舱盖内板2采用强度和刚度比较好的材料,是整个系统的骨架。所述前舱盖固定加强板5与前舱盖卡爪3为金属材质。所述前舱盖固定加强板5、前舱盖卡爪3与前舱盖内板3采用焊接方式连接。所述焊接方式为点焊。所述前舱盖固定加强板5通过螺钉4与车身支架固定连接。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固定式金属汽车前舱盖总成,包括前舱盖外板、前舱盖内板、前舱盖卡爪、前舱盖固定加强板和车身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舱盖外板和前舱盖内板通过包边连接在一起,前舱盖卡爪固定于前盖内板上,所述前舱盖卡爪卡接于车身支架上,前舱盖固定加强板固定于车身支架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定式金属汽车前舱盖总成,包括前舱盖外板、前舱盖内板、前舱盖卡爪、前舱盖固定加强板和车身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舱盖外板和前舱盖内板通过包边连接在一起,前舱盖卡爪固定于前盖内板上,所述前舱盖卡爪卡接于车身支架上,前舱盖固定加强板固定于车身支架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定式金属汽车前舱盖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舱盖外板为金属材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定式金属汽车前舱盖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舱盖外板外表面经过精抛光加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定式金属汽车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加福,吕少锋,王宝鹏,冶富忠,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蓥石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