阀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73542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5 09: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阀芯包括一壳体,该壳体为一中空的柱状结构体,且其两端分别定义为一开口端以及一穿置端;一装设于该壳体上,并封闭壳体开口端的底座;一装设于底座上的固定阀片,该固定阀片无法相对于底座旋转;一旋设于固定阀片上之活动阀片;一操控组件,该操控组件的第一端组设于活动阀片上,并操控活动阀片相对于固定阀片旋转,而操控组件的第二端延伸贯穿壳体的穿置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阀芯
本技术涉及一种阀芯,特别是指一种底部进水与出水,且供连接至一净水装置之创新结构。
技术介绍
传统阀芯中的流道在未经重新设计的情况下,而贸然于其前端装设净水装置后,当阀芯关闭其流道而相对于净水装置所产生的反压,以及原水持续作用于净水装置的水压,使得该净水装置长时间承受双重压力产生漏水现象。净水装置通常安装在水槽内部隐密处,导致发现漏水时情况已经变得相当严重,而若是再装设漏水侦测器恐又会造成消费者不必要的开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阀芯。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阀芯,包括:一壳体,该壳体为一中空的柱状结构体,且其两端分别定义为一开口端以及一穿置端;一底座,该底座装设于壳体上并封闭壳体的开口端,该底座包括:一轴向形成于底座中央部位的第一进水流道;一轴向形成于底座上第一进水流道外缘的第一出水流道;该底座的第一出水流道包括一对应于固定阀片的轮廓设置的弧形槽,以及一形成与弧形槽底面的出水孔;一轴向形成于底座上并位于第一进水流道外缘的第二出水流道;以及至少一轴向形成于底座上的第二进水流道;一固定阀片,该固定阀片装设于底座上,且无法相对于底座旋转;该固定阀片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阀芯,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壳体,该壳体为一中空的柱状结构体,且其两端分别定义为一开口端以及一穿置端;一底座,该底座装设于壳体上并封闭壳体的开口端,该底座包括:一轴向形成于底座中央部位的第一进水流道;一轴向形成于底座上第一进水流道外缘的第一出水流道;该底座的第一出水流道包括一对应于固定阀片的轮廓设置的弧形槽,以及一形成于弧形槽底面的出水孔;一轴向形成于底座上并位于第一进水流道外缘的第二出水流道;以及至少一轴向形成于底座上的第二进水流道;一固定阀片,该固定阀片装设于底座上,且无法相对于底座旋转;该固定阀片包括:一轴向形成于固定阀片中央部位的第一进水流道,该固定阀片的第一进水流道与底座的第一进...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阀芯,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壳体,该壳体为一中空的柱状结构体,且其两端分别定义为一开口端以及一穿置端;一底座,该底座装设于壳体上并封闭壳体的开口端,该底座包括:一轴向形成于底座中央部位的第一进水流道;一轴向形成于底座上第一进水流道外缘的第一出水流道;该底座的第一出水流道包括一对应于固定阀片的轮廓设置的弧形槽,以及一形成于弧形槽底面的出水孔;一轴向形成于底座上并位于第一进水流道外缘的第二出水流道;以及至少一轴向形成于底座上的第二进水流道;一固定阀片,该固定阀片装设于底座上,且无法相对于底座旋转;该固定阀片包括:一轴向形成于固定阀片中央部位的第一进水流道,该固定阀片的第一进水流道与底座的第一进水流道互相连通;至少一轴向形成于固定阀片上的第一出水流道,该固定阀片之至少一第一出水流道与底座的第一出水流道互相连通;一轴向形成于固定阀片上的第二出水流道,该固定阀片上的第二出水流道与底座的第二出水流道互相连通;以及至少一轴向形成于固定阀片上的第二进水流道,固定阀片的至少一第二进水流道与底座的至少一第二进水流道互相连通;一活动阀片,该活动阀片旋设于固定阀片上,该活动阀片包括:一形成于活动阀片与固定阀片贴合面上的第一连通槽,第一连通槽的第一端与固定阀片的第一进水流道互相连通,而第一连通槽的第二端选择性地与固定阀片的至少一第一出水流道互相连通;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美莉
申请(专利权)人:康勤国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