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跨支承梁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2060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由混凝土,尤其是钢筋混凝土或预应力混凝土制成的多跨支承梁(1),带有设置在支承梁(1)跨区的每一端部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支承梁(1)尤其由至少一个混凝土预制件制成,支承梁(1)上至少设有一预应力元件,该预应力元件的位置、分布及/或预应力度使支承梁(1)获得一定形的预应力。多跨支承梁(1)用于高速交通中轨道车辆,尤其是磁悬浮列车的车道之配置中。(*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由混凝土,特别是钢筋混凝土或预应力混凝土制成的、符合独立权利要求之上位概念的多跨支承梁体。另外,多跨度支承梁也已有披露。迄今公知的多跨度梁的缺点是,这种支承梁,尤其是大跨度支承梁在其负重很大时会发生弯曲变形。这种弯曲变形对使用在高速公路桥或铁路桥的常规支承梁没有影响,但若使用在高速轨道车辆,尤其是磁悬浮列车则会影响其正常运行。磁悬浮列车必须与各种功能部件连接,这些部件设在支承梁上且必须满足其精确的定位要求。因此,如本专利技术人所知,带有钢轨等附件的运行磁悬浮列车的高速轨道的钢筋混凝土支承梁基于以上这些原因,迄今还未作为多跨支承梁而正式投入使用。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克服以上存在的缺点,提供高质量的多跨支承梁,它既满足高速轨道,尤其是磁悬浮列车的要求,跨度又可做得极大,从而可经济合理地建造车道。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通过带有权利要求1或2的特征的车道加以解决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多跨支承梁是由混凝土、尤其是钢筋或预应力混凝土制成的,并带有支座,该支座设置在支承梁跨区的两端。尤其是当支承梁由至少一个混凝土预制件,例如钢筋或预应力混凝土预制件构成时,可制得造型精确和稳定的多跨支承梁。这时,混凝土预制件可在一有良好气候条件的生产车间里制备,同样,混凝土预制件也可进行后续加工处理,从而多跨支承梁就可以精确预制好的建筑构件供应到建筑工地上。如果多跨支承梁设有至少一预应力元件,其位置走向以及施加的预应力使多跨支承梁有一确定的预应力,则获得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多跨支承梁,其形状不因承受巨大的荷载而变化。通过多跨支承梁的确定的预应力,支承梁横截面形状可不因梁体的收缩或蠕动(Schwinden oderKriechen)而变化,如此相应施以预应力的支承梁仅有长度变化而没有横截面改变。为此,本专利技术的多跨支承梁在对支承梁定位要求极其精确,尤其在使用运行状态时也须如此的情况下投入使用则更显出其优越性。本专利技术的由混凝土,尤其是由钢筋混凝土制成的多跨支承梁,特别适用于高速交通中轨道车辆的车道配置,尤其是磁悬浮列车车道的配置。多跨支承梁可因此建造形式而横越若干跨区,使得单一支承梁之间的接口或接缝的长度改变对高速交通无关紧要。由于接缝数量少,多跨支承梁特别适用于运行高灵敏度的车辆。本专利技术的多跨支承梁因而特别适用于需极精确运行的磁悬浮列车构成上。同样,当梁的至少一个跨区,最好是多跨区由一个混凝土构件制成,多跨支承梁适用于轨道车辆的车道时也备有优点。如果多跨梁由多个混凝土预制件组合而得,则其组合应使支承梁的热膨胀如同一单一的支承梁一样。这就意味着,相邻多跨支承梁的热膨胀接缝不存在于多跨支承梁的单一跨区之间。为便于多跨支承梁特别是混凝土预制件支承梁的运输,多跨支承梁最好由多个各跨连一个跨区的单一混凝土预制件制成。当然,如果多跨支承梁由其唯一的混凝土预制件制成则是再好不过了,因为这样的话,多跨支承梁的尺寸精密度得以最佳保持。如果一个或所有设在支承梁中的预应力件在水平方向以曲线状延伸,则可获得多跨支承梁的定形预应力。曲线状延伸局部看来似抛物线或波纹状,其中曲线的顶点位于底座区而其谷底大致位于各跨区的中部。尤其是当至少一个预应力件的形状延伸大致与承梁的力矩分布相对应时,则支承梁的定形的预应力得以保持。如果设计将用以生产和/或矫正支承梁所需的定形预应力的力度加以变化,则可在装好支承梁或在支承梁中装好预应力元件后将力度如此调节,使之对支承梁单独形成一确定的预应力,就算在支承梁使用过程中定形预应力的关键参数有所改变时,也可对之进行修正。有利的是,预应力元件与混凝土预制件固定连接,即在生产混凝土预制件时将之一并浇捣其中。由此预应力件可在混凝土预制件中精确地延伸定位,同时混凝土预制件中的预应力件由此也可锚固。但这里要注意的是预应力件应在混凝土预制件中可纵向移动地设置,以便能给混凝土预制件施加一相应的张力。如果预应力元件是与混凝土预制件作可替换式的连接,则它就可以在混凝土预制件制成之后安放其中或其有损坏之后加以更换。这种可替换性保证混凝土预制件的长久使用,因为它的构造也是便于维护的。支承梁至少有一个搭接壁,则从其弯曲方面的考虑这是支承梁较有利的横截面形状。通过该搭接壁,支承梁具有大致T-形的截面,特别是出于对支承梁弯曲度和其定形的预应力的考虑,这种截面很适合于建造高速交通工具的车道路基。支承梁可以是实心或空心构成,对空心盒式或称空腔式支承梁而言,它具有很高的稳定性且特别有利的定形长度变形性。将预应力件设置在搭接壁中,可以获得目前认为是最佳的支承梁横截面形状和支承梁预应力之组合,支承梁长度变化时横截面保持不变。预应力件在水平方向上曲线形延伸,局部呈抛物线或正弦曲线或波纹状,曲线的峰点位于底座范围内,而曲线的谷底大致位于支承梁每一跨区的中部,由此可优先实现支承梁每一跨区的预先弯曲。对一个双跨支承梁而言,特别有利的是曲线以峰点开始,在跨区内达到至少一个谷底且在底座范围内有另一个峰点,紧接着在第二跨区又至少有一谷底,最终在止挡块处又有最后一个峰点。通过这种预应力件的曲线状延伸,对其施以相应的预应力时获得一与通常支承梁下垂方向相反的弯度。通过张紧预应力件,它将试图取一直线形状从而抵御钢筋混凝土支承梁的弯垂,这就使安装在钢筋混凝土支承梁上的功能构件即使在车辆行驶时也保持对其运行理想的额定尺寸状态。为了使预应力件获得一良好的预应力,支承梁的搭接壁与一垂直于支承梁纵向而设置的板块相连,它充当支承梁在端部,最好是支承梁每一底座范围内的止挡块。该作为止挡块的板块则保证了支承梁不致扭转,同时,给预应力件加以固定并在其上施以液压技术张紧预应力件。为很好地张紧预应力件,也即为使预应力件相对支承梁可以滑移,预应力件设置在一套管中,套管最好是作为空管子浇注固定于混凝土中。为张紧预应力件,将之引入空管中而后在各卡固点上加以固定,套管以预应力件相应的延伸曲线状浇固在搭接壁中。为避免套管受腐蚀和冷凝气的侵蚀,在峰顶处设有一通风口。对跨区长度约达到31m时,每个跨区最好通过预应力件向上预弯4mm,从而可保证目前磁悬浮列车安全可靠地运行。为能正确施用液压技术,预应力件的端部始终保持水平,这样得到的较大的支承面用作液压工艺的止挡块。此外,当多个预应力件产生一定的重叠时,仍可保证荷载的传输也即保证支承梁获得一具体的预弯曲。为置放支承梁,设有一固定支架和两个活动支架,也可选择三个活动支架以将支承梁固定到桥墩上,因为长大的多跨支承梁自重极大,无需担心它会任意移动。为便于多跨支承梁的运输和/或生产,支承梁可以优选地分成几个构件部分,每一构件部分最好是支承梁全长的整数分之一,每一构件部分最终相互连接构成多跨支承梁,其连接如此进行,使得支承梁产生的力量和振动如同一整体的多跨梁,这样就能保持多跨梁的优点,而又不限制其相对常规单跨梁在生产、运输的可能性。一种分部分构造方式证明是非常有优点的,就是多跨支承梁的每一跨区由单一构件部分构成,比如两跨支承梁由两个构件部分构成,其中每个构件部分具有一个跨区的长度。对这种分部分构造方式而言,预应力件最好分隔地设置在每一构件部分,为此每一预应力件具有一个自己的套管,预应力件从多跨支承梁的自由端延伸至下一个跨区,即从一个峰点延伸至下一个峰点;而下一个构件部分的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由混凝土,尤其是钢筋混凝土或预应力混凝土制成的多跨支承梁(1),带有设置在支承梁(1)跨区的每一端部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支承梁(1)尤其由至少一个混凝土预制件制成,支承梁(1)上至少设有一预应力元件,该预应力元件的位置、分布及/或预应力度使支承梁(1)获得一定形的预应力。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迪特尔赖歇尔于尔根费克斯
申请(专利权)人:马克斯博革建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