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防撞梁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67564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8 00: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组合式防撞梁组件,包括主梁、两个弧形梁,主梁的两端中间均开设有卡位槽,主梁的侧壁上开设有沉头通孔,沉头通孔连通卡位槽,卡位槽在远离沉头通孔的一侧壁上开设有螺纹槽,且沉头通孔正对螺纹槽,弧形梁的一端开设有多个螺纹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卡位槽,方便主梁对弧形梁的卡接;通过螺纹栓,方便主梁对弧形梁的固定卡接,以便于拆卸、组装防撞梁;利用空腔室和弹性小球之间的相互配合,保证弧形梁在受到撞击时,缓冲冲击力,进而保证汽车结构的稳定性;利用减震垫层,能够保证主梁在受到撞击力时,缓冲冲击力;通过耐磨橡胶层二和耐磨橡胶层一,能够减少弧形梁和主梁在使用中的摩擦,进而保证此结构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组合式防撞梁组件
本技术涉及组合式防撞梁
,特别涉及组合式防撞梁组件。
技术介绍
防撞梁是用来减轻车辆受到碰撞时吸收碰撞能量的一种装置,防撞梁尽可能减小撞击力对车身纵梁的损害,通过这样就发挥了它对车辆的保护作用,但是传统的防撞梁均为一体成型的结构,因此不方便拆卸、安装、运输防撞梁,当车辆上的防撞梁在使用的过程中,有部分结构变形、损坏时,则需要更换整个汽车的防撞梁,就会造成防撞梁资源的浪费,还增加了车辆维修的成本,因此不能满足大多用户的需求,鉴于此,我们提供组合式防撞梁组件。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组合式防撞梁组件。本技术中的组合式防撞梁组件,包括主梁、两个弧形梁,所述主梁的两端中间均开设有卡位槽,所述主梁的侧壁上开设有沉头通孔,所述沉头通孔连通卡位槽,所述卡位槽在远离沉头通孔的一侧壁上开设有螺纹槽,且沉头通孔正对螺纹槽,所述弧形梁的一端开设有多个螺纹通孔,所述弧形梁的另一端中间开设有空腔室,所述空腔室内填充有弹性小球,所述弧形梁的一端穿插在主梁上的卡位槽内,且沉头通孔内穿插有螺纹栓。上述方案中,所述主梁在靠近沉头通孔的侧壁上固定粘接有耐磨橡胶层一,所述耐磨橡胶层一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组合式防撞梁组件,包括主梁(1)、两个弧形梁(2),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1)的两端中间均开设有卡位槽(11),所述主梁(1)的侧壁上开设有沉头通孔(13),所述沉头通孔(13)连通卡位槽(11),所述卡位槽(11)在远离沉头通孔(13)的一侧壁上开设有螺纹槽(12),且沉头通孔(13)正对螺纹槽(12),所述弧形梁(2)的一端开设有多个螺纹通孔(21),所述弧形梁(2)的另一端中间开设有空腔室(22),所述空腔室(22)内填充有弹性小球(23),所述弧形梁(2)的一端穿插在主梁(1)上的卡位槽(11)内,且沉头通孔(13)内穿插有螺纹栓(3)。

【技术特征摘要】
1.组合式防撞梁组件,包括主梁(1)、两个弧形梁(2),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1)的两端中间均开设有卡位槽(11),所述主梁(1)的侧壁上开设有沉头通孔(13),所述沉头通孔(13)连通卡位槽(11),所述卡位槽(11)在远离沉头通孔(13)的一侧壁上开设有螺纹槽(12),且沉头通孔(13)正对螺纹槽(12),所述弧形梁(2)的一端开设有多个螺纹通孔(21),所述弧形梁(2)的另一端中间开设有空腔室(22),所述空腔室(22)内填充有弹性小球(23),所述弧形梁(2)的一端穿插在主梁(1)上的卡位槽(11)内,且沉头通孔(13)内穿插有螺纹栓(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防撞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1)在靠近沉头通孔(13)的侧壁上固定粘接有耐磨橡胶层一(10),所述耐磨橡胶层一(10)上开设有多个通孔一(100),且通孔一(100)正对沉头通孔(1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学峰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众机群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