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缸用缓冲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6285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6 01: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油缸用缓冲环。所述油缸用缓冲环包括环形主体和挡圈,所述主体包括位于主体顶部的一梯形凹槽、所述凹槽一侧的第一密封唇和所述凹槽另一侧的第二密封唇,所述挡圈设置在所述主体的底部并与所述第一密封唇位于同一侧,所述挡圈与所述主体通过弧面过盈配合,所述挡圈的底部凸出所述主体的底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油缸用缓冲环通过在主体和挡圈之间采用弧面过盈配合的方式,提高挡圈对主体的支撑能力,提高缓冲环的抗挤出能力;挡圈底部设有矩形凹槽,有助于缓冲环对整个液压系统的卸压能力。

Buffer ring for oil cylind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buffer ring for an oil cylinder. The buffer ring for oil cylinder includes an annular body and a retaining ring. The main body includes a trapezoidal groove located at the top of the main body, a first sealing lip on one side of the groove and a second sealing lip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groove. The retaining ring is located at the bottom of the main body and on the same side with the first sealing lip. The main body is fitted by arc interference, and the bottom of the retaining ring protrudes the bottom of the main body. The cushion ring used in the oil cylinder of the utility model improves the support ability of the retaining ring to the main body and the anti-extrusion ability of the buffer ring by adopting the arc interference fit between the main body and the retaining ring; the bottom of the retaining ring is provided with a rectangular groove, which is helpful to the pressure relief ability of the buffer ring to the whole hydraulic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油缸用缓冲环
本技术涉及密封件
,具体涉及一种油缸用缓冲环。
技术介绍
液压油缸的活塞杆具有一定的质量,在液压力的驱动下运动时具有很大的动量。在它们行程的终端,当活塞杆进入液压缸的导向套部分时,会引起机械碰撞,产生很大的冲击压力,同时也会产生很大的液压力,这会对整个液压系统的主密封件产生很大冲击,严重时会影响液压系统密封性及正常工作。常用的液压油缸在高压下工作时,会在活塞杆主密封件前端安装一道缓冲密封件,用于过滤高压对主密封件的冲击,达到延长主密封件使用寿命的目的。因此,提高油缸用缓冲环的抗挤出性能和卸压能力以保护油缸主密封件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油缸用缓冲环,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油缸用缓冲环,包括环形主体和挡圈,所述主体包括位于主体顶部的一梯形凹槽、所述凹槽一侧的第一密封唇和所述凹槽另一侧的第二密封唇,所述挡圈设置在所述主体的底部并与所述第一密封唇位于同一侧,所述挡圈与所述主体通过弧面过盈配合,所述挡圈的底部凸出所述主体的底部。进一步的,所述凹槽的两侧与底部之间分别设有圆角。进一步的,所述挡圈的底部设有若干个轴向截面为矩形的凹槽,所述矩形凹槽贯穿所述挡圈的内壁和外壁。进一步的,所述矩形凹槽的数量为4-6个。进一步的,所述若干个矩形凹槽沿所述挡圈的周向均匀分布。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挡圈与主体之间采用弧面过盈配合的方式,增大了挡圈对主体的支撑面积,提高了整个缓冲环的抗挤出能力,避免缓冲环失效,同时也降低了与活塞杆过盈配合的第一密封唇的应力集中性;2.挡圈的底部设有矩形凹槽,便于液压油从矩形凹槽流动到外侧,有助于卸载压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油缸用缓冲环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油缸用缓冲环的使用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挡圈的仰视图。图中所示:100-主体,110-梯形凹槽,120-第一密封唇,130-第二密封唇,200-挡圈,210-矩形凹槽,300-缸体,310-沟槽,400-活塞杆。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阐述本技术的技术特征。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2所示,本技术所述油缸用缓冲环,包括环形主体100和挡圈200。所述主体100包括位于主体100顶部的一梯形凹槽110、所述梯形凹槽110一侧的第一密封唇120和梯形凹槽110另一侧的第二密封唇130。所述第一密封唇120与主体100的顶部形成钝角,第二密封唇130与主体100的顶部形成钝角,也就是说,梯形的上底为所述梯形凹槽110的底部。所述主体100位于第一密封唇120同一侧的底部设有一弧形环槽,所述挡圈200设置在主体100的弧形环槽内,与所述主体100通过弧面过盈配合。所述挡圈200的底部凸出所述主体100的底部,即安装好之后,挡圈200的底部与沟槽310的侧壁过盈配合,而主体100的底部与沟槽310的侧壁间隙配合。采用弧面配合的方式,增大了挡圈200对主体100的支撑面积,也使主体100和挡圈200之间的作用力更加均匀,减少应力集中,提高了整个缓冲环的抗挤出能力,避免缓冲环失效,延长缓冲环的使用寿命,而且弧形环槽的结构也降低了第一密封唇120在工作中的应力集中性。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梯形凹槽110的两个侧壁与底部之间分别设有圆角,即第一密封唇120和第二密封唇130的根部设有圆角,用于降低两个密封唇的应力集中性。进一步的,参照图3所示,所述挡圈200的底部设有若干个用于方便液压油快速流动到外侧的轴向截面为矩形的矩形凹槽210,所述矩形凹槽210贯穿所述挡圈200的内壁和外壁。较优的,所述矩形凹槽210的数量为4-6个,且这几个矩形凹槽210沿着挡圈200的周向均匀分布。所述矩形凹槽210有助于密封系统卸载压力,避免过大的压力对主密封圈造成影响。采用底部均匀开槽的方式,既便于液压油从各个方向流动,也不影响挡圈200的强度。如图2所示,本技术所述油缸用缓冲环安装在缸体300的沟槽310中,主体100和挡圈200分别套设在活塞杆400上。主体100和挡圈200之间通过弧面过盈配合,增大了挡圈200对主体100的支撑面积,提高了整个缓冲环的抗挤出能力,同时也降低了与活塞杆400过盈配合的第一密封唇120的应力集中程度,延长所述油缸用缓冲环的使用寿命。而挡圈200底部上的矩形凹槽210结构,则有利于密封系统卸压时,液压油从矩形凹槽210流动到主体100底部与沟槽310侧壁之间的间隙中,有助于液压系统卸载压力,减少主密封圈受到背压的影响。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缸用缓冲环,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形主体和挡圈,所述主体包括位于主体顶部的一梯形凹槽、所述凹槽一侧的第一密封唇和所述凹槽另一侧的第二密封唇,所述挡圈设置在所述主体的底部并与所述第一密封唇位于同一侧,所述挡圈与所述主体通过弧面过盈配合,所述挡圈的底部凸出所述主体的底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缸用缓冲环,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形主体和挡圈,所述主体包括位于主体顶部的一梯形凹槽、所述凹槽一侧的第一密封唇和所述凹槽另一侧的第二密封唇,所述挡圈设置在所述主体的底部并与所述第一密封唇位于同一侧,所述挡圈与所述主体通过弧面过盈配合,所述挡圈的底部凸出所述主体的底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缸用缓冲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尤健清王惠民陈新
申请(专利权)人:太仓市明宇密封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