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首卯专利>正文

行李箱拉杆自由定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473 阅读:2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行李箱拉杆自由定位结构,是利用压制块可活动控制拉杆可任意定位,而防止拉杆于使用中误缩入,且具有底座可延伸、铭牌可滑置的功能。大体是由皮箱、底座及箱架组成。皮箱顶面设有手把座、扣接座及手把,皮箱底部设底座、皮箱背面设箱架;底座为一框架,二侧设中空轨道可滑置末端具伸缩块、限位钩的延伸座,可延伸、缩合;箱架为中空矩形外杆、上固定座、下固定座、轮座块、走轮及以拉柄连结的中空矩形内杆。(*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行李箱拉杆自由定位结构,尤指一种拉杆可任意伸缩、定位,底座可延伸、缩合及可滑嵌名牌的结构;其借助扳转钮块连动压制杆,而控制卡制片迫固或松放内杆,使拉杆可依使用需要任意长度伸缩及定位,而延伸座的伸缩块、限位钩可延伸、定位于底座轨道,名牌可滑嵌于上固定座的滑槽中,使行李箱拉杆定位更随意、装载量更大,使用方便。一般常见的拖轮箱应用范围广泛,如航空旅行箱、重物置物箱等,借助拉杆可伸缩、皮箱可拖行的特性,纯粹为拉杆在外杆中伸缩而无定位功能,故造成无法控制于使用中误缩入外杆的困扰;或有较进步者,在内杆末端设一锥形卡制块,达到拉出时可卡固定位;然而,其欲缩回内杆时,必需以手施重力打(压)回,致造成手部疼痛及不便;且传统式拖轮箱,其底座为单一设计,局限了装载空间、降低实用性、变化性,这些均可证明传统式拖轮箱拉杆控制定位性不佳、底座无法扩大作用的缺憾。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行李箱拉杆自由定位结构,其为一种可任意伸缩定位的拉杆结构,底座可延伸装载使用,使用者可视情况需要使用。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而提出的一种行李箱拉杆自由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结构大体是以一皮箱、底座及箱架所构成,而该皮箱顶设一具手把、扣接座的手把座,底设一底座、背设一箱架;而箱架是对称的外杆、套固块、上、下固定座及以拉柄连结的内杆,此内杆内侧具数排凸齿,以加强卡固,其下固定架凸设二轮座块、下设二走轮,内杆套设于中空的套固块、外杆中;其中,该上固定座,是由内固定板、外盖板以铆钉、铆接头相结合而成;于内固定板21顶面各角落设有铆钉孔、套置孔、套固块,外套设外杆、内套设内杆,侧面设有十字凹槽,槽内设有连动凸杆S状扭转弹片及向二侧延伸的压制杆,经由作动孔与卡制片连成一体作动;外盖板设有相同于固定板形状、位置的套置孔、铆钉孔,其顶面设有二滑槽,二者间可滑嵌一名牌,侧面设有转孔、扳转钮块组装于连动凸杆上,成一扭转连动;该套固块,为一中空套设于外杆顶端,可套入内杆,而其侧边内面设有具数排凸齿的卡制片,可啮合、松放内杆凸齿;该底座,为一框架,其前端横杆开设一设置槽,二侧成一凵形轨道,可套设一延伸座;延伸座末端设有具二限位钩的伸缩块共成一体,恰可依轨道滑动,使限位钩于轨道出口端钩顶形成限位缘,可将延伸座抽出而勾固置定于底座;借助上述元件,其扳转扳转钮块使扭转弹片及压制杆推顶卡制片凸齿啮合、迫固内杆凸齿,而使得内杆于外管中定位、卡固,且名牌可滑嵌于上固定座,以起到标示功效。为使熟悉此技艺的人士,能对本技术的功效完全了解,兹配合附图及图号,就本技术结构、使用功效及特征,详细说明于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外观立体图;图2A为本技术上固定座结构系统图;图2B为本技术扳动钮块、压制杆局部结构及动作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底座结构、动作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使用例图;图5为本技术使用例图。请参阅图1,并配合参阅图2、图3,其主要由皮箱1、底座2、箱架3所组成;其中,该皮箱1,为一箱体,顶面设有具扣接座5、手把6的手把座4;底部设有底座2;背面设有箱架3;该底座2,为一框架体,二侧为形轨道8,于其中可滑嵌一形延伸座7,此延伸座7末端设有具二侧限位钩31的伸缩块30,恰可在轨道8中滑动,限位钩31可钩固于限制缘32;该箱架3,其设有对称的矩形中空外杆11、上固定座12、下固定座13、轮座块9、走轮14及以拉柄18连结的矩形中空内杆10,其内杆10内侧设有数排凸齿41套入外杆11中;上固定座12设有二 状的内固定板21、外盖板20;内固定板21顶面二适当处设有套置孔24、套固块19,外套设有外杆11、滑设内杆,侧面设有十字凹槽26、槽内设有S状扭转弹片28及向二侧延伸的压制杆27并凸设一连动凸杆29于扭转弹片28上,而套固块19具有卡制片40及数排凸齿42,其外杆11向内侧开设一作动孔39,恰可滑置压制杆27、与卡制片40一侧连动成为一体,并于内固定板21顶、侧面周围角落设有数个铆钉孔23;该外盖板20,设相同于内固定板21形状、位置的套置孔24、铆钉孔23,其顶面设有二滑槽16,二者之间可滑嵌一名牌17,侧面设有转孔22,其中可设置扳转钮块15、组置于连动凸杆29上,并以数支铆钉25、铆接头38将皮箱1夹组于内固定板21与外盖板20的结合体间,成一上固定座12;下固定座13为一 形板,背侧二端凸设二轮座块9,并组装于皮箱1外,其下方皆具有走轮14,使箱架3可整体滑行;了解上述本技术元件、组成后,本技术的使用、功效说明如下1.加设名牌请继续参阅图1,欲依使用情况将名牌(如个人名片、公司行号或厂牌)标示于行李箱上,可将名牌17从滑槽16一端,循着滑槽16形状将名牌滑嵌、置定于上固定座12顶面上;2.拉杆作动请参阅图2、图3,当欲拉出、缩入内杆10时,是将扳转钮块15顺时针转动、连动凸杆29亦扳转,令扭转弹片28借其S形弹性变形力产生一顺时针扭转,其S形受扭转力,二端遂弹性内缩,将压制杆27连带往后扯动,令压制杆27呈不顶迫卡制片40状态,故卡制片40松放,而内杆10自然可在外杆中自由伸缩当松放扳转钮块15,其扭转弹片28的弹性回复力随即自动迫张、归位,压制杆27受迫顶循着作动孔39孔径顶进,连带卡制片40逐渐受顶迫而弹性形变,得以令凸齿42啮合凸齿41,恰使内杆10受限、定位,防止其滑退、松脱,而令卡制片40迫固内杆10,达到内杆10可自由定位、卡固,而不会于使用中滑落误动;3.底座延伸请参阅图3,欲扩大底座2装载量,可将延伸座7自底座2水平抽出,令框架形延伸座7及伸缩块30依循轨道8作一直线抽取作动,而伸缩块30滑至轨道8出口端时,其限位钩31勾顶于限制缘32,促使延伸座7受限,而可水平抽出、定位。另,请参阅图四、图五,皆为本技术使用例图,该延伸座7前缘开设一设置槽33,可设固一勾体34连结一扣带36、卡接头37,成为一体;欲扩大底座2装载量时,是将延伸座7抽出、附加箱35摆置于延伸座7上,借扣带36绕过附加箱35正面而卡接头37扣接于扣接座5中,成一绑固,使附加箱35不脱落,及使箱的装载量加大。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行李箱拉杆自由定位结构,使行李箱拉杆可方便伸缩且极方便依需要卡固定位,且扳转钮动确实而不松脱,使拉杆不误作动而干扰使用,底座可延伸而增强使用装载量,名牌可依需要滑设于上固定座上,极具实用性及增进功效。权利要求1.一种行李箱拉杆自由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结构大体是以一皮箱、底座及箱架所构成,而该皮箱顶设一具手把、扣接座的手把座,底设一底座、背设一箱架;而箱架是对称的外杆、套固块、上、下固定座及以拉柄连结的内杆,此内杆内侧具数排凸齿,以加强卡固,其下固定架凸设二轮座块、下设二走轮,内杆套设于中空的套固块、外杆中;其中,该上固定座,是由内固定板、外盖板以铆钉、铆接头相结合而成;于内固定板21顶面各角落设有铆钉孔、套置孔、套固块,外套设外杆、内套设内杆,侧面设有十字凹槽,槽内设有连动凸杆S状扭转弹片及向二侧延伸的压制杆,经由作动孔与卡制片连成一体作动;外盖板设有相同于固定板形状、位置的套置孔、铆钉孔,其顶面设有二滑槽,二者间可滑嵌一名牌,侧面设有转孔、扳转钮块组装于连动凸杆上,成一扭转连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行李箱拉杆自由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结构大体是以一皮箱、底座及箱架所构成,而该皮箱顶设一具手把、扣接座的手把座,底设一底座、背设一箱架;而箱架是对称的外杆、套固块、上、下固定座及以拉柄连结的内杆,此内杆内侧具数排凸齿,以加强卡固,其下固定架凸设二轮座块、下设二走轮,内杆套设于中空的套固块、外杆中;其中,该上固定座,是由内固定板、外盖板以铆钉、铆接头相结合而成;于内固定板21顶面各角落设有铆钉孔、套置孔、套固块,外套设外杆、内套设内杆,侧面设有十字凹槽,槽内设有连动凸 杆S状扭转弹片及向二侧延伸的压制杆,经由作动孔与卡制片连成一体作动;外盖板设有相同于固定板形状、位置的套置孔、铆钉孔,其顶面设有二滑槽,二者间可滑嵌一名牌,侧面设有转孔、扳转钮块组装于连动凸杆上,成一扭转连动;该套固块,为一中空套设于外 杆顶端,可套入内杆,而其侧边内面设有具数排凸齿的卡制片,可啮合、松放内杆凸齿;该底座,为一框架,其前端横杆开设一设置槽,二侧成一凵形轨道,可套设一延伸座;延伸座末端设有具二限位钩的伸缩块共成一体,恰可依轨道滑动,使限位钩于轨道出口端钩顶 形成限位缘,可将延伸座抽出而勾固置定于底座;借助上述元件,其扳转扳转钮块使扭转弹片及压制杆推顶卡制片凸齿啮合、迫固内杆凸齿,而使得内杆于外管中定位、卡固,且名牌可滑嵌于上固定座,以起到标示功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首卯
申请(专利权)人:陈首卯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