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特殊的摩托车多级前减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63117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1 12: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特殊的摩托车多级前减震装置,包括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底部外壁位置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两端位置设置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外表面且位于连接板上方一侧位置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二连杆外表面且位于连接板下方一侧位置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连杆靠近中部外表面左侧位置设置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顶部设置有第一挂环,所述活动杆底部位置设置有圆筒,所述活动杆底部外表面且位于圆筒内部位置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底部位置设置有第三弹簧。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解决了传统减震单一直筒式减震单一减震效果差,吸收地面冲攻击力效果不佳,并不能够减少前轮形变位移的问题。

A special multi-stage front shock absorber for motorcycl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pecial multi-stage front shock absorber for motorcycles,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connecting rod, a connecting plate fixed at the bottom outer wall position of the first connecting rod, a second connecting rod arranged at both ends of the connecting plate, and a first spring arranged at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second connecting rod and at one side above the connecting plate. A second spring is arranged on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two connecting rods and at one side below the connecting plate. The second connecting rod is positioned on the left side near the middle outer surface. The top of the active rod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hanging ring. The bottom of the active rod is positioned with a cylinder, and the bottom of the active rod is positioned on the outer surface and inside of the cylinder. A slider is arranged, and a third spring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slider. The invention has simple structure and convenient operation, and solves the problems of poor effect of traditional shock absorption single straight cylinder shock absorption single shock absorption, poor effect of absorbing ground impact force, and unable to reduce deformation and displacement of front whe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特殊的摩托车多级前减震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摩托车减震,具体为一种特殊的摩托车多级前减震装置。
技术介绍
减震器主要用来抑制弹簧吸震后反弹时的震荡及来自路面的冲击。在经过不平路面时,虽然吸震弹簧可以过滤路面的震动,但弹簧自身还会有往复运动,而减震器就是用来抑制这种弹簧跳跃的。减震器太软,车身就会上下跳跃,减震器太硬就会带来太大的阻力,妨碍弹簧正常工作。史晓辉表示,在关于悬挂系统的改装过程中,硬的减震器要与硬的弹簧相搭配,而弹簧的硬度又与车重息息相关,因此较重的车一般采用较硬的减震器。在改装时需要不断地尝试,以设计出最佳的减震器与弹簧组合方案。专业改装店一般都可以为车主找出最佳搭配。减震器从产生阻尼的材料这个角度划分主要有液压和充气两种,还有一种可变阻尼的减震器。减震器主要用来抑制弹簧吸震后反弹时的震荡及来自路面的冲击。在经过不平路面时,虽然吸震弹簧可以过滤路面的震动,但弹簧自身还会有往复运动,而减震器就是用来抑制这种弹簧跳跃的。减震器太软,车身就会上下跳跃,减震器太硬就会带来太大的阻力,妨碍弹簧正常工作。在关于悬挂系统的改装过程中,硬的减震器要与硬的弹簧相搭配,而弹簧的硬度又与车重息息相关,因此较重的车一般采用较硬的减震器。与引震曲轴相接的装置,用来抗衡曲轴的扭转震动(即曲轴受汽缸点火的冲击力而扭动的现象)。现有的摩托车前减震器仅仅依靠减震主弹簧缓冲地面的冲击力,使得摩托车减震器的设计要求刚度加大,导致摩托车减震器的使用舒适性变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特殊的摩托车多级前减震装置,解决了现有的传统减震器单一弹簧减震刚度较大减震效果差的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特殊的摩托车多级前减震装置,包括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底部外壁位置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两端位置设置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外表面且位于连接板上方一侧位置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二连杆外表面且位于连接板下方一侧位置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连杆靠近中部外表面左侧位置设置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顶部设置有第一挂环,所述活动杆底部位置设置有圆筒,所述活动杆底部外表面且位于圆筒内部位置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底部位置设置有第三弹簧,所述圆筒远离活动杆一侧外壁位置设置有第二挂环,所述第二连杆底部左侧位置设置有连接臂,所述第二连杆下方一侧设置有车轮,所述车轮中部位置设置有车轴。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杆顶部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块。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杆靠近中部外表面位置与第一挂环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挂环和连接臂靠近车轴一侧分别与车轴活动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杆与连接板之间位置设置有缓冲块。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杆外表面且位于第二弹簧下侧位置设置有挡块。优选的,所述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靠近连接板一端分别设置有固定环。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特殊的摩托车多级前减震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第一连杆底部外壁位置固定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两端位置设置有第二连杆,第二连杆外表面上方一侧位置设置有第一弹簧,第二连杆外表面且位于连接板下方一侧位置设置有第二弹簧,第一连杆与连接板之间位置设置有缓冲块,第二连杆外表面且位于第二弹簧下侧位置设置有挡块,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靠近连接板一端分别设置有固定环,达到了第一弹簧拉伸第二弹簧压缩的减震目的,解决传统减震单一弹簧减震单一减震效果差而且容易损坏的问题。2、本专利技术通过活动杆底部位置设置有圆筒,活动杆底部外表面且位于圆筒内部位置设置有滑块,滑块底部位置设置有第三弹簧,圆筒远离活动杆一侧外壁位置设置有第二挂环,第二连杆底部左侧位置设置有连接臂,第二连杆下方一侧设置有车轮,车轮中部位置设置有车轴,解决了传统减震单一直筒式吸收地面冲攻击力效果差,并不能够减少前轮形变位移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侧视图;图3本专利技术的二级减震图。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连杆;2、连接板;3、第二连杆;4、第一弹簧;5、第二弹簧;6、活动杆;7、第一挂环;8、圆筒;9、滑块;10、第三弹簧;11、第二挂环;12、连接臂;13、车轮;14、车轴;15、限位块;16、缓冲块;17、挡块;18、固定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特殊的摩托车多级前减震装置,包括第一连杆1,第一连杆1底部外壁位置固定连接有连接板2,连接板2两端位置设置有第二连杆3,第二连杆3外表面且位于连接板2上方一侧位置设置有第一弹簧4,第二连杆3外表面且位于连接板2下方一侧位置设置有第二弹簧5,第二连杆3靠近中部外表面左侧位置设置有活动杆6,活动杆6顶部设置有第一挂环7,活动杆6底部位置设置有圆筒8,活动杆6底部外表面且位于圆筒8内部位置设置有滑块9,滑块9底部位置设置有第三弹簧10,圆筒8远离活动杆6一侧外壁位置设置有第二挂环11,第二连杆3底部左侧位置设置有连接臂12,第二连杆3下方一侧设置有车轮13,车轮13中部位置设置有车轴14,第二连杆3顶部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5,第二连杆3靠近中部外表面位置与第一挂环7活动连接,第二挂环11和连接臂12靠近车轴14一侧分别与车轴14活动连接,第一连杆1与连接板2之间位置设置有缓冲块16,第二连杆3外表面且位于第二弹簧5下侧位置设置有挡块17,第一弹簧4和第二弹簧5靠近连接板2一端分别设置有固定环18。解决了传统减震单一直筒式减震单一减震效果差,吸收地面冲攻击力效果不佳,并不能够减少前轮形变位移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为:车轮13的震动影响连接臂12,连接臂12带动第二挂环11,第二挂环1带动圆筒8,圆筒8内的第三弹簧10进行吸能减震,另一边第二连杆3连接在车轴14上,第二连杆13顶端设置有第一弹簧4和第二弹簧5,第一弹簧4拉伸吸能,第二弹簧5压缩吸能,解决了传统减震单一直筒式减震单一减震效果差,吸收地面冲攻击力效果不佳,并不能够减少前轮形变位移的问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特殊的摩托车多级前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杆(1),所述第一连杆(1)底部外壁位置固定连接有连接板(2),所述连接板(2)两端位置设置有第二连杆(3),所述第二连杆(3)外表面且位于连接板(2)上方一侧位置设置有第一弹簧(4),所述第二连杆(3)外表面且位于连接板(2)下方一侧位置设置有第二弹簧(5),所述第二连杆(3)靠近中部外表面左侧位置设置有活动杆(6),所述活动杆(6)顶部设置有第一挂环(7),所述活动杆(6)底部位置设置有圆筒(8),所述活动杆(6)底部外表面且位于圆筒(8)内部位置设置有滑块(9),所述滑块(9)底部位置设置有第三弹簧(10),所述圆筒(8)远离活动杆(6)一侧外壁位置设置有第二挂环(11),所述第二连杆(3)底部左侧位置设置有连接臂(12),所述第二连杆(3)下方一侧设置有车轮(13),所述车轮(13)中部位置设置有车轴(1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特殊的摩托车多级前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杆(1),所述第一连杆(1)底部外壁位置固定连接有连接板(2),所述连接板(2)两端位置设置有第二连杆(3),所述第二连杆(3)外表面且位于连接板(2)上方一侧位置设置有第一弹簧(4),所述第二连杆(3)外表面且位于连接板(2)下方一侧位置设置有第二弹簧(5),所述第二连杆(3)靠近中部外表面左侧位置设置有活动杆(6),所述活动杆(6)顶部设置有第一挂环(7),所述活动杆(6)底部位置设置有圆筒(8),所述活动杆(6)底部外表面且位于圆筒(8)内部位置设置有滑块(9),所述滑块(9)底部位置设置有第三弹簧(10),所述圆筒(8)远离活动杆(6)一侧外壁位置设置有第二挂环(11),所述第二连杆(3)底部左侧位置设置有连接臂(12),所述第二连杆(3)下方一侧设置有车轮(1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明周保荣陈更生
申请(专利权)人:泰州市易通车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