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后弹簧座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2431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1 07:3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强度高、通用性好的汽车后弹簧座安装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汽车后弹簧座安装结构包括后纵梁、弹簧座、第二支架和第一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由桥式板与侧连接板一体构成,所述桥式板的两端分别与后纵梁的顶面固定连接,桥式板的中部顶面与弹簧座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侧连接板与后纵梁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是由顶板与侧板一体构成的L形截面的结构,所述侧板与后纵梁的外侧面固定连接,顶板与桥式板的中部底面固定连接;桥式板、侧连接板、侧板、后纵梁之间形成空腔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汽车后弹簧座安装结构安装简单方便,可以大大提高载荷承载强度,满足强度性能要求,并适应不同车型的安装需求,提高了通用性。

A Rear Spring Seat Installation Structure for Automobile

The aim of the invention is to provide a rear spring seat mounting structure for automobiles with high strength and good versatility. The installation structure of the rear spring seat of an automobile includes a rear longitudinal beam, a spring seat, a second bracket and a first bracket. The first bracket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first bracket is composed of a bridge plate and a side connecting plate. The two ends of the bridge plate are respectively fixed with the top surface of the rear longitudinal beam, and the middle top surface of the bridge plate is fixed with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spring seat. The second bracket is a L-shaped cross-section structure consisting of a roof and a side plate. The side plat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outer side of the rear longitudinal beam, and the middle and bottom of the roof and the bridge plate are fixedly connected. A gap is formed between the bridge plate, the side connecting plate, the side plate and the rear longitudinal beam. Cavity structure. The installation structure of the rear spring seat of the automobile of the invention is simple and convenient to install, and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load bearing strength, meet the strength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and meet the installation requirements of different types of automobiles, and improve the versat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后弹簧座安装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的车身结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后弹簧座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汽车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动态一定的震动,汽车的速度越快这种震动越大,人们一般会在汽车上设置减震弹簧来吸收这种震动,从而使汽车在运行过程中保持动态的平衡,不仅如此,减震弹簧还可以迅速吸收汽车行进颠簸时产生的震动,使车辆恢复到正常行驶状态,提高车辆舒适性或者提高操作性。专利申请号为201610440850.2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汽车后悬弹簧安装点的结构,包括后悬弹簧座安装板、支撑板和后地板侧纵梁本体,还包括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后地板侧纵梁本体为截面呈U形的槽钢梁,支撑板为L形支撑板,L形支撑板的侧面与后地板侧纵梁本体的侧面固连,L形支撑板顶面分别与后悬弹簧座安装板的底面和后地板侧纵梁本体的槽顶面固连,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分别设置在后地板侧纵梁本体内对应L形支撑板安装点两侧的位置,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均为截面呈U形的槽钢,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的槽顶面分别与后地板侧纵梁本体的槽顶面垂直和平齐,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的侧面均与后地板侧纵梁本体的侧面固连。上述汽车后悬弹簧安装点的结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弹簧座的强度,但是在传力路径方面、车型的适应性方面都还有一定的缺陷,具体如下:1、上述弹簧座将所受的载荷直接传递到纵梁上,这样其X方向可以得到有效的支撑,但是Y方向的强度并没有得到改善,即其Y方向的载荷只能自己消化,降低了使用寿命。2、由于车型不同,其弹簧座的安装高度也会有些变化,但是上述专利中的弹簧座安装结构并没有考虑到这一点,因此只能针对单一车型进行针对性的尺寸设计,弹簧座安装结构的通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强度高、通用性好的汽车后弹簧座安装结构。本专利技术的汽车后弹簧座安装结构包括后纵梁、弹簧座、第二支架和第一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由桥式板与侧连接板一体构成,所述桥式板的两端分别与后纵梁的顶面固定连接,桥式板的中部顶面与弹簧座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侧连接板与后纵梁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是由顶板与侧板一体构成的L形截面的结构,所述侧板与后纵梁的外侧面固定连接,顶板与桥式板的中部底面固定连接;桥式板、侧连接板、侧板、后纵梁之间形成空腔结构。在上述的汽车后弹簧座安装结构中,弹簧座通过两个支架分别与后纵梁的内侧面、外侧面及顶面连接,使得弹簧座所承受的载荷能够更好地分散到纵梁上,并通过纵梁传递到车身的其它位置处,这样就建立了良好的载荷传递及分散路径,有利于提高弹簧座的耐久性能;另外,两支架与纵梁在后弹簧座支撑区域处形成空腔结构,这种空腔结构能够很好的承载路面传递来的各个方向的载荷。桥式板提高了弹簧座的安装高度,而通过调整桥式板的弧度即可改变弹簧座的安装高度,以满足不同车型的安装需要,提高了上述安装结构的通用性。进一步地,该汽车后弹簧座安装结构还包括后横梁和截面为U形的横纵梁连接板,所述横纵梁连接板的一端与后纵梁固定连接,另一端套接于后横梁上并与后横梁固定连接;所述侧连接板、桥式板的前端均搭接于横纵梁连接板上,并与横纵梁连接板固定连接。通过上述横纵梁连接板,可以将弹簧座的部分载荷分散及传递到后横梁处,增加了载荷分散路径,有利于降低弹簧座的载荷承受强度,避免局部区域载荷过大。进一步地,所述横纵梁连接板通过端部的翻边与后纵梁焊接固定,翻边可以增大焊接面积,改善焊接质量,从而保证横纵梁连接板与后纵梁连接稳固。进一步地,所述横纵梁连接板的端部的翻边连贯设置,使得翻边不会出现缺口。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各种复杂路面),车辆左右侧受力不会完全一致,这样会导致车辆扭转,而连贯的翻边可以避免出现由两边X/Z方向载荷差异而造成的扭转时翻边边角处的应力集中状态。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架设有凸台,所述凸台与后纵梁的外侧面之间形成空腔结构。上述凸台可以大大提高第二支架的强度,并通过空腔结构来吸收第二支架所承受的载荷。进一步地,所述凸台由侧板的中部或下部向上延伸至顶板的中部,以提高第二支架的水平及垂直方向的强度。进一步地,所述弹簧座由安装板及固定于安装板顶面的座体构成,所述安装板的四周边缘设有向上的翻边。上述翻边可以提高安装板的强度,从而提高弹簧座的整体强度。本专利技术的汽车后弹簧座安装结构安装简单方便,可以大大提高载荷承载强度,满足强度性能要求,并适应不同车型的安装需求,提高了通用性。附图说明图1、2分别是实施例1的汽车后弹簧座安装结构的两个角度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1的汽车后弹簧座安装结构的局部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1的横纵梁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6分别是实施例1中第二支架、第一支架与弹簧座的两个角度的配合示意图。附图标示:1、弹簧座;11、安装板;12、座体;13、翻边;2、后纵梁;3、后横梁;4、横纵梁连接板;41、翻边;42、翻边;5、第一支架;51、桥式板;52、侧连接板;6、第二支架;61、顶板;62、侧板;63、凸台;7、后地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实例的描述,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实施例1: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汽车后弹簧座安装结构,具体包括弹簧座1、后纵梁2、后横梁3、横纵梁连接板4、第一支架5和第二支架6,其中:后纵梁2、后横梁3均固定于汽车后地板7上,后纵梁2与后横梁3垂直设置。横纵梁连接板4的截面大致呈倒置的U形,横纵梁连接板4的外侧端设有连贯的翻边41,该翻边41与后纵梁2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横纵梁连接板4的内侧端套接于后横梁3上并与后横梁3焊接固定;横纵梁连接板4的两侧也设有与汽车后地板焊接固定的翻边42。横纵梁连接板4的外侧端的翻边41连贯设置,使得该处的翻边41没有缺口。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各种复杂路面),车辆左右侧受力不会完全一致,这样会导致车辆扭转,而连贯的翻边41可以避免出现由两边X/Z方向载荷差异而造成的扭转时翻边41边角处的应力集中状态。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架5由桥式板51与侧连接板52一体构成,桥式板51的内侧端与侧板相接,具体可由一块钢板采用冲压形成;桥式板51的两端低于其中间位置,桥式板51的两端分别与后纵梁2的顶面焊接固定,桥式板51的中部顶面与弹簧座1的底面焊接固定,其焊点均匀分布于弹簧座1的四周;侧连接板52与后纵梁2的内侧面焊接固定;第二支架6是由顶板61与侧板62一体构成的L形截面的结构,侧板62与后纵梁2的外侧面焊接固定,顶板61的顶面与桥式板51的中部底面焊接固定,这样就使得桥式板51、侧连接板52、侧板62、后纵梁2之间形成一个空腔结构。侧连接板52、桥式板51的前端均搭接于横纵梁连接板4上,并与横纵梁连接板4焊接固定,这样,桥式板51的前端同时与横纵梁连接板4、后纵梁2焊接固定,而侧连接板52的前端也同时与横纵梁连接板4、后纵梁2焊接固定。通过上述横纵梁连接板4,可以将弹簧座1的部分载荷分散及传递到后横梁3处,增加了载荷分散路径,有利于降低弹簧座1的载荷承受强度,避免局部区域载荷过大。第二支架6设有中空的凸台63,凸台63由侧板62的中部或下部向上延伸至顶板61的中部,凸台63与后纵梁2的外侧面之间形成空腔结构。上述凸台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后弹簧座安装结构,包括后纵梁、弹簧座、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由桥式板与侧连接板一体构成,所述桥式板的两端分别与后纵梁的顶面固定连接,桥式板的中部顶面与弹簧座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侧连接板与后纵梁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是由顶板与侧板一体构成的L形截面的结构,所述侧板与后纵梁的外侧面固定连接,顶板与桥式板的中部底面固定连接;桥式板、侧连接板、侧板、后纵梁之间形成空腔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后弹簧座安装结构,包括后纵梁、弹簧座、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由桥式板与侧连接板一体构成,所述桥式板的两端分别与后纵梁的顶面固定连接,桥式板的中部顶面与弹簧座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侧连接板与后纵梁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是由顶板与侧板一体构成的L形截面的结构,所述侧板与后纵梁的外侧面固定连接,顶板与桥式板的中部底面固定连接;桥式板、侧连接板、侧板、后纵梁之间形成空腔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弹簧座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汽车后弹簧座安装结构还包括后横梁和截面为U形的横纵梁连接板,所述横纵梁连接板的一端与后纵梁固定连接,另一端套接于后横梁上并与后横梁固定连接;所述侧连接板、桥式板的前端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文强仰荣德陆圣梅
申请(专利权)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