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邱则有专利>正文

一种组合式空心管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1757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组合式空心管构件,包含有空心管(1)和空心管(1)两端的堵头(2),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有至少一片加劲肋(3)和至少两节以上空心管(1),空心管(1)在加劲肋(3)上对接,并与加劲肋(3)连接成整体。(*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组合式空心管构件
技术介绍
目前,在现有技术中,现浇空心楼板成孔构件为永久芯模,如纸管、塑料管、金属空心管、芯模轻质材料等,这些管状芯模或构件主要考虑抽空砼,减轻楼板重量。如专利号为99249755.8的“现浇钢筋砼填充用纤维增强型薄壁筒”技术专利,它由硬质薄壁管和两端堵头组成,二堵头将硬质薄壁管两端封闭形成一封闭空腔,硬质薄壁管横截面及堵头形状可为圆形、方形、梯形或者其它异形,该种纤维增强型薄壁筒,其制作方法是采用缠绕成型的方法,在管体缠绕成型后将带水泥浆的单层或多层纤维布管外包覆封堵管口,即为成品,这种管具有自身强度高、抗变形、抗振动性能好、施工运输方便等优点。金属螺旋管采用金属薄板螺旋压型压边咬合,形成单波、双波或多波的金属波纹管,按实际尺寸切割,然后用塑料薄膜包覆管口。以上各类空心管应用于现浇空心楼板后,在沿管的纵向有现浇砼肋,而在横向由于钢筋砼已被芯模或构件抽空,两堵头封口无法起传力作用,因此,无法承受复杂的拉力、压力、剪力、扭矩等的作用,出现了现浇空心板两方向刚度悬殊较大的情形,而成为现浇钢筋砼空心单向板。如用该种构件浇注成的板与双向密肋板比较,则存在钢筋砼耗量大,自重大,芯模不能起抗剪、抗扭构件作用,楼板厚度大,挠度变形大,抗剪抗扭性能差,抗震性差,上下翼缘薄弱处易裂缝,双向受力传力差异大,双向刚度差异大等不足。造成这些不足,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该类空心管管内无受力构件和抗裂构造。此外,组合式空心管构件长度方向尺寸相应较大,加工相应较复杂。为此,研制一种新型的现浇钢筋砼组合结构用组合式空心管构件已为急需。(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组合式空心管构件,使用时,既是成孔芯模又是受力构件,同时,还具有强度高、双向受力传力差异小、抗剪抗扭性能强、抗变形大、抗震性能好、生产简单、运输方便等特点。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包含有空心管和空心管两端的堵头,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有至少一片加劲肋和至少两节以上空心管,空心管在加劲肋上对接,并与加劲肋连接成整体。该种构件由于有加劲肋,消除了空心管成孔后管内无受力构件和抗裂构造的缺陷,且加劲肋能与管之间的纵向现浇砼肋形成双向受力结构,减少楼板双向受力传力差异,同时,空心管在长度方向是由至少两节以上的空心管通过加劲肋对接连接,因而,每节空心管长度相对较小,加工简单,并便于机械化生产;具有强度高,双向受力传力差异小,抗剪、抗压、抗扭强,抗变形大,抗震性能好,施工运输方便等特点,达到了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的特征还在于空心管与加劲肋之间的连接为胶结连接、焊接连接、铆钉连接、螺丝连接、紧配合连接或者其它连接。由于空心管与加劲肋之间可采用各种不同的连接方式,因而使得生产与施工十分方便,空心管与加劲肋之间既可在工厂连接好,又可在施工现场再进行连接,如焊接连接、铆钉连接、紧配合连接等均可在现场进行,这样,运输更方便。本技术的特征还在于加劲肋内夹有增强物,增强物为预应力钢筋、钢筋、薄壁型钢、钢筋网、钢丝网、纤维、纤维网、纤维布或者两种以上的组合,或者有露筋或露网。由于有增强物,能进一步提高加劲肋的强度与刚度,较好地参与受力与传力。本技术的特征还在于加劲肋有凸出的增加加劲肋刚度和强度的加强筋。这样,能进一步提高加劲肋的强度;或减薄加劲肋的厚度,以降低成本。本技术的特征还在于加劲肋凸出空心管壁外,凸出后的截面形状与原管体横截面形状相同或者不同。加劲肋凸出空心管壁外后能嵌固到现浇砼中,更好地与楼板形成整体,改善力学性能。本技术的特征还在于加劲肋或加劲肋与空心管组合后沿管周制成局部或全部凹槽,凹槽为等宽槽或者变宽槽,或者在凹槽中有露筋或露网隐含或弯伏其中。这样,在加劲肋沿管周制成局部或全部凹槽,能使现浇砼嵌入管体中,与管体更好地粘结形成整体。本技术的特征还在于空心管两端的堵头是加劲肋,或者一端为加劲肋,另一端为堵头。这样,管端堵头为加劲肋时,能参与楼板的受力与传力,改善楼板的力学性能,同时也能提高管体的强度与刚度。本技术的特征还在于加劲肋留有孔,形成板筋加劲肋、纯筋加劲肋、板孔加劲肋、杆件加劲肋、环管周加劲肋、肋边加宽加劲肋;无孔的形成板加劲肋、板筋加劲肋、肋周加宽加劲肋。这样,在实际使用时,在实际使用时,能根据实际情况设计选择各种不同型式的加劲肋,以进一步减轻加劲肋的重量,从而减轻管的重量,在一定程度上节约成本。本技术的特征还在于空心管外表面为波纹形、锯齿形、拉毛或其它形状的粗糙表面。这样,能进一步提高管体与楼板现浇砼之间的粘结力,提高楼板的整体受力性能。本技术的特征还在于空心管管体至少为二层以上的层状结构,由一层胶结料一层布或网,再一层胶结料一层布或网,再一层胶结料等多层叠合胶结组成,布或网至少一层以上。本技术的特征还在于在空心管的管壁上预留有穿线套管的孔洞或者埋设有穿线的套管。这样,能方便各种网线的布置与施工。本技术的特征还在于加劲肋与管心中轴线正交或斜交或平行或两种以上的组合。适用于各种不同受力要求的场合。本技术的特征还在于在空心管的下部有连接模板的定位构造,定位构造是拉环、拉勾、铁丝、拉网或其它装置。由于有定位构造,能有效地防止管体在楼板砼浇注时上浮。本技术的特征还在于加劲肋材料为砼、钢筋砼、钢筋网砼、钢丝网砼、聚合物砼、纤维砼、纤维砂浆、纤维网格布砂浆、聚合物砂浆或者钢丝网砂浆,钢制杆件、钢砼组合杆件或塑料杆件或塑管内砼杆件。本技术的特征还在于空心管管体材料为水泥纤维、水泥布网、纤维水泥砂浆、纤维布砂浆、水泥砂浆、金属波纹管、塑料管、金属管、水泥钢丝网或水泥砂浆钢丝网,其中布网为纤维网格布、纤维布或钢丝网,金属波纹管为平波纹管、单波或双波或多波金属螺旋咬合管。本技术的特征还在于在空心管的空心部位部分或全部填充泡沫塑料、膨胀珍珠岩、膨胀蛭石、发泡或加气轻质砼、岩棉、矿棉或者玻璃棉。这样空心管具有较好的保温、隔热、隔声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为有一片加劲肋(3)、二节空心管(1),空心管(1)在加劲肋(3)上对接,并与加劲肋(3)连接成整体。图2为本技术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为加劲肋(3)与空心管(1)的连接(4)为胶结连接,其外表面呈外凸弧形。图3为本技术的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为加劲肋(3)与空心管(1)的连接(4)为胶结连接,其外表面呈内凹形。图4为本技术的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为加劲肋(3)与空心管(1)的连接(4)为胶结连接,其连接部位为另一种形式。图5为本技术的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为加劲肋(3)与空心管(1)的连接(4)为焊接连接。图6为本技术的实施例6的结构示意图,为加劲肋(3)与空心管(1)的连接(4)为铆接连接。图7为本技术的实施例7的结构示意图,为加劲肋(3)与空心管(1)的连接(4)为螺丝连接。图8为本技术的实施例8的结构示意图,为加劲肋(3)与空心管(1)的连接(4)为紧配合连接。图9为本技术的实施例9的结构示意图,为加劲肋(3)内有钢筋增强物(5),并有露筋(6)。图10为本技术的实施例10的结构示意图,为加劲肋(3)内有钢丝网增强物(5),并有露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则有
申请(专利权)人:邱则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