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壁板安装在建筑物的房体墙面上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9999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结构,用以将安装壁板装在建筑物房体墙面上以便容易地进行将很多构成外饰墙或内饰墙的壁板装在建筑物房体墙上的准备工作和用新板予以更换,其特征是:至少将两个加强件设置在壁板背面的上部和下部,将各具有接装板和调整板的很多安装支架以横向间距装在房体墙面上,大体上对应于两垂直地相邻壁板之间的连接部分,从而通过将上壁板下加强件上悬下的销钉下端插进在接装板内形成的孔内限制前后的移动,并通过用螺栓将下壁板的上加强件和调整板可卸地紧固在一起固定壁板。(*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将壁板安装在建筑物房体墙面上的结构,更具体地说,涉及将例如很多带夹持框架的构成内墙或外墙的壁板安装在建筑物房体墙面上的结构。
技术介绍
近年来,如房屋这类建筑物的外墙往往由所安装的带夹持框架的壁板构成,这些壁板是在工厂里预制的,这是从其成批性、抗风化、可加工性等观点出发来考虑的。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已经有人提出了在举例来说公开号为Hei 9-291649的日本专利申请中所公开、十分优良的带夹持框架的壁板。上述这种壁板后来又有了进一步的改进。因此,人们对此改进的壁板作为建筑物外墙材料从各方面、特别是从抗风化、可加工性和外观等来看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现对上述带夹持框架壁板的结构作简单的说明如下。在附图说明图16中参考号为1的带夹持框架壁板具有壁板主体4和夹持框架5,壁板主体是在由非金属材料构成的基体2两面包以金属薄板3形成的方形平板,夹持框架5装在壁板主体4的周边上,用以保护壁板主体4的周边并覆盖其一个端面。上述夹持框架5具有支承部分5a,与壁板主体4背面连接并固定其上;边缘部分5b,用以围住和卡住壁板主体4的周边;安装支架部分5c,使其安装在建筑物上,大体上从上述支承部分5a垂直地竖起;安装凸缘5d,这是将安装支架部分5c的端部向外弯离壁板主体4而形成的。这样,夹持框架5是在使壁板主体4夹在支承部分5a和边缘部分5b的框边之间这一状态下装在壁板主体上的。具有这种结构的带夹持框架壁板1一般是在以下所述状态下装在建筑物房体墙面上的。具体地说,如图16所示,先将角形材料6在建筑物房体墙面上作格栅状安装以便将带夹持框架的壁板1装在建筑物房体墙面上。这样,一个带夹持框架的壁板1就装在格栅的一个板体上。这时,相邻安装的两个带夹持框架的壁板1以其对置夹持框架5的一对凸缘5d与角形材料6的表面6a紧密接触并通过螺钉7或类似物体固定在此表面上。相邻的带夹持框架壁板1之间的间隙部分用作连接部分。在此连接部分向敷设其上的垫料8和防水密封材料9就成为防止进水和改善外观的措施。有时在防水密封材料9上如图16所示装上用于连接部分的填料10。但,按此用以将带夹持框架的壁板装在建筑物房体墙面上的传统方法,由于事先要将角形材料6在建筑物房体墙面上作格栅状安装,还要用螺钉7将大体上从夹持框架5内支承部分5a垂直竖起的安装用支架部分5c凸缘5a装在角形材料6上,这就遇到这样一些问题,就是为将带夹持框架的壁板1装在建筑物房体墙面上要求进行一些预备工作,也就是说,要求进行将很多角形材料6装在房体墙面上的大量工作等等,因此,要求过多的时间和劳力。为此,曾考虑过各种安装壁板的结构以便克服上述问题,使将带夹持框架的壁板装在建筑物房体墙面上的预备工作简便些。而且,在用新的壁板更换很多装在建筑物房体墙面上的壁板以便对其进行改建方面也是十分困难的。所以,很难满足这两方面的要求。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并提供一种将壁板装在建筑物房体墙面上的结构,其中,将构成举例来说内墙或外墙的很多壁板装在建筑物房体墙面上的预备工作可很易进行,而且任意位置的任意壁板在将其完全安装后可单独卸下并用一新板轻易地予以更换。专利技术公开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将壁板装在建筑物房体墙面上的结构,具有以下构造以便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具体地说,一种用以将装在一建筑物房体上以形成一墙面的壁板装在建筑物房体墙面上的结构具有两个加强件,在将壁板装在建筑物房体墙面上时设置在一与房体墙面相对的背面的至少上部和下部;若干安装支架,对应于将很多壁板垂直地排列和配置在建筑物房体墙面上时壁板之间的连接部分,在房体墙面上作有间隔的横向安装;一接装板,由安装支架支承并限制两垂直相邻的壁板中上部壁板的下端的移动;一调整板,由安装支架支承,用以支承下部壁板的上端,其特征是通过将从下加强件上悬下的销钉下端插进在接装板内形成的孔内限制上部壁板下端的移动,并通过将上加强件可分离地紧固在调整板上而将下部壁板的上端固定在调整板上。本专利技术用以将壁板装在建筑物房体墙面上的结构具有上述基本组成部分。但此结构可具体地如以下所述由这些基本组成部分构成。更具体地说,上述用以将壁板装在建筑物房体墙面上的结构的特征是由安装支架支承的调整板安装成可沿建筑物房体的墙面移动。此外,本专利技术用以将壁板装在建筑物房体墙面上的结构的特征是由安装支架支承的接装板安装成可相对于安装支架移动。此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用以将壁板装在建筑物房体墙面上的结构的特征是用以支承调整板的安装支架的支承部分位于壁板之间的连接部分的,并且用以将上加强件可分离地紧固在调整板上的紧固装置可通过连接部分从壁板外侧予以紧固和松开。此外,本专利技术用以将壁板装在建筑物房体墙面上的结构的特征是上述壁板为一带夹持框架的壁板,包括一用一叠层复合材料制成的壁板主体、一连接和固定在壁板主体背面上的支承部分和一用以包围和夹住壁板主体周边的边缘部分,还具有很多分别装在壁板主体周边上以支承壁板主体的夹持框架。在此情况下,作为带夹持框架壁板的“壁板主体”可以采用通过在非金属材料制成的基体两面覆以金属薄板构成的复合板,或通过在金属材料,纤维材料等制成的蜂窝结构两面覆以金属薄板构成的复合板。此外,还可用挤出金属材料、最好采用铝材制成夹持框架和加强件以保护壁板主体周边部分。按本专利技术用以将壁板装在建筑物房体墙面上的结构,将很多成件的安装支架用固定螺栓或类似物体固定在建筑物房体墙面上,将装在壁板背面上下部分的加强件连接在安装支架上,并可将其卸下,这不同于现有技术的结构,在现有结构中,将安装用钢制件如角形材料装在建筑物房体墙面上,并将从夹持框架的支承部分上垂直竖起的支腿部分固定在角形材料上。这时,在将很多壁板垂直地装在建筑物房体墙面上时,将相应的安装支架横向按规定的间距装在建筑物房体的墙面上,对应于壁板之间的连接部分。此外,各安装支架使两个垂直地彼此相邻的壁板中上部壁板的下端和下部壁板的上端与安装支架连接,并对其进行支承。以下对用以将两个垂直相邻的壁板的上、下端连接和支承在一个安装支架上的方法作具体的说明。安装支架在其上下部分分别设有水平凸缘,将接装板和调整板分别装在水平凸缘的表面上而使其可移动。然后,通过将从下加强件上悬下的销钉下端插进在接装板上形成的孔内而限制上部壁板的下端的移动。通过用螺栓使上加强件可分离地紧固在调整板上而将下部壁板的上端固定在调整板上。附图的简要说明图1为一透视简图,示出一种按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将带夹持框架的壁板装在建筑物房体墙面上的结构。图2为剖面图,示出通过使图1所示带夹持框架的壁板装在建筑物房体墙面上的结构所安装的带夹持框架壁板。图3为后视图,示出通过使图1所示用以将带夹持框架的壁板装在建筑物房体墙面上的结构所安装的带夹持框架壁板的背面。图4以及图4-6为安装工序说明图,示出使用将壁板装在墙面上的结构、也就是使用安装结构将带夹持框架的壁板装在建筑物房体墙面上的程序。图5为安装工序说明图,示出用安装结构将带夹持框架的壁板装在建筑物房体墙面上的程序。图6为安装工序说明图,示出用安装结构将带夹持框架的壁板装在建筑物房体面上的程序。图7为工序说明图,示出卸下和用新的带夹持框架的壁板更换用本专利技术安装结构装在建筑物房体墙面上某一适当位置上的带夹持框架壁板的安装工序。图8为工序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将装在一建筑物房体上以形成一墙面的壁板装在建筑物房体墙面上的结构,具有:两个加强件,在将壁板装在建筑物房体墙面上时设置在一与房体墙面相对的背面的至少上部和下部;若干安装支架,对应于将很多壁板垂直地排列和配置在建筑物房体墙面上 时壁板之间的连接部分,在房体墙面上作有间隔的横向安装;一接装板,由所述安装支架支承并限制两垂直相邻的壁板中上部壁板的下端的移动。一调整板,由所述安装支架支承,用以支承下部壁板的上端,其特征是:通过将从所述下加强件上悬下的销钉的下 端插进在所述接装板内形成的孔内限制上部壁板下端的移动,并通过将所述上加强件可分离地坚固在所述调整板上而将下部壁板的上端固定在所述调整板上。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秋田重雄大岛俊明关口高正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