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聚碳酸酯树脂制造技术_技高网

聚碳酸酯树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40305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52
一种包含结构单元(A)、结构单元(B)以及结构单元(C)的聚碳酸酯树脂、使用该聚碳酸酯树脂得到的成型品、膜、相位差膜以及透明膜的制造方法。结构单元(A)由式(1)和/或式(2)表示。结构单元(B)由式(3)表示。结构单元(C)源自具有缩醛环结构的二羟基化合物。[化1][化2][化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公开涉及一种聚碳酸酯树脂、聚碳酸酯树脂成型品、膜、透明膜的制造方法及相位差膜。


技术介绍

1、以电视机、智能手机的前面板为代表的成型品、光学透镜、光学膜、光学记录介质等光学用途中使用的透明树脂的需要正在增大。其中,有机el显示器的普及显著,出于改善对比度及着色、扩大视角、防止外部光反射等提高显示质量的目的,已开发出各种光学膜。

2、在有机el显示器中,已使用了用于防止外部光的反射的1/4波片。为了使1/4波片中使用的相位差膜能够抑制着色,达到纯粹的黑色显示,要求能够在可见光区的各波长下获得理想相位差特性的宽波段的波长分散性。作为与此相当者,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具有低聚芴结构单元的聚碳酸酯共聚物和使用该聚碳酸酯共聚物的相位差膜,并公开了显示出波长越短则相位差越小的反向波长色散性的相位差膜。此外,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含有源自6,6’-二羟基-3,3,3’,3’-四甲基-1,1’-螺二氢茚(以下也简称为sbi)的结构单元的聚碳酸酯共聚物和使用该聚碳酸酯共聚物的相位差膜,其耐热性及光学特性优异。

3、现有技术文献

4、专利文献

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212368号公报

6、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9-17834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

2、近年来,有机el显示器作为车载用的显示器逐渐被使用,作为有机el显示器中使用的相位差膜所要求的特性,要求即使在比以往更严格的使用环境下也会没有问题地发挥功能。具体而言,例如车载用的有机el显示器由于在高温和高湿度中使用,因此相位差膜需要比以往更高的耐湿热性。

3、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聚碳酸酯共聚物虽然关于光学特性有时满足要求特性,但耐湿热性不充分,在比以往更高的温度条件下和更高湿度的气氛下光学特性不充分。此外,关于韧性等机械性能和熔融加工性也存在改善的余地。

4、本公开是鉴于上述背景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光学特性优异的同时,耐湿热性和机械物性、熔融加工性高的聚碳酸酯树脂、使用该聚碳酸酯树脂得到的成型品、膜、相位差膜以及透明膜的制造方法。

5、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6、本公开的第一方式在于一种聚碳酸酯树脂,其包含:

7、由下式(1)和/或下式(2)表示的结构单元(a)、

8、由下式(3)表示的结构单元(b),以及

9、源自具有缩醛环结构的二羟基化合物的结构单元(c)。

10、[化1]

11、

12、其中,式(1)中,r1~r3各自独立地表示直接键合、或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1~4的亚烷基。式(1)中,r4~r9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1~10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6~1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2~10的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1~10的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6~10的芳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氨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2~10的乙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2~10的乙炔基、具有取代基的硫原子、具有取代基的硅原子、卤素原子、硝基或氰基。式(1)中,r4~r9可以彼此相同或不同,r4~r9中相邻的至少两个基团可以相互键合形成环。

13、[化2]

14、

15、其中,式(2)中,r1~r3各自独立地表示直接键合、或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1~4的亚烷基。式(2)中,r4~r9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1~10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6~1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2~10的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1~10的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6~10的芳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氨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2~10的乙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2~10的乙炔基、具有取代基的硫原子、具有取代基的硅原子、卤素原子、硝基或氰基。式(2)中,r4~r9可以彼此相同或不同,r4~r9中相邻的至少两个基团可以相互键合形成环。

16、[化3]

17、

18、其中,式(3)中,r10~r17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1~20的烷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6~10的芳基。式(3)中,x1表示直接键合或碳原子数1~20的二价烃基。

19、本公开的第二方式在于一种聚碳酸酯树脂成型品,其由上述聚碳酸酯树脂构成。

20、本公开的第三方式在于一种膜,其由上述聚碳酸酯树脂构成。

21、本公开的第四方式在于一种相位差膜,其由上述膜构成。

22、本公开的第五方式在于一种圆偏振片,其包含上述相位差膜。

23、本公开的第六方式在于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其包含上述圆变更片。

24、本公开的第七方式在于一种透明膜的制造方法,其中,在通过熔融制膜法将上述聚碳酸酯树脂成型而制造透明膜的方法中,

25、将上述聚碳酸酯树脂在成型温度280℃以下成型。

26、本公开的第八方式在于一种聚碳酸酯树脂,其包含:

27、由上式(1)和/或上式(2)表示的结构单元(a),以及

28、由上式(3)表示的结构单元(b),

29、上述聚碳酸酯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20℃以上且160℃以下,

30、上述聚碳酸酯树脂的吸水率为1.4%以下。

31、专利技术效果

32、如上所述,上述聚碳酸酯树脂具有特定的具有低聚芴结构的结构单元和特定的共聚成分。因此,聚碳酸酯树脂在光学特性优异的同时,耐湿热性高。此外,聚碳酸酯树脂的韧性等机械性能、熔融加工性优异。

33、另外,由上述聚碳酸酯树脂构成的聚碳酸酯树脂成型品、膜、相位差膜、圆偏向片具有高耐湿热性,光学特性和机械性能优异。此外,上述图像显示装置由于具有上述圆偏振片,因此能够适宜地用于柔性显示器和要求高耐湿热性的车载用显示器等。

34、在上述制造方法中,在280℃以下的成型温度下,通过熔融制膜法将上述聚碳酸酯树脂成型。由此,能够制造在韧性等机械性能和光学特性优异的同时,耐湿热性高的透明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聚碳酸酯树脂,其包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其中,上式(3)中的R10~R17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或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1~20的烷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6~10的芳基,X1为取代或未取代的1~20的链状的亚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6~20的环状的亚烷基、碳原子数6~20的亚芳基或碳原子数13~20的亚芴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其中,相对于构成所述聚碳酸酯树脂的全部结构单元和连接基团的含量的合计100质量%,所述结构单元A的含量为1质量%以上且45质量%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其中,相对于构成所述聚碳酸酯树脂的全部结构单元和连接基团的含量的合计100质量%,所述结构单元B的含量为5质量%以上且50质量%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其中,相对于构成所述聚碳酸酯树脂的全部结构单元和连接基团的含量的合计100质量%,所述结构单元C的含量为15质量%以上且75质量%以下。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其还包含:源自选自由脂肪族二羟基化合物、脂环式二羟基化合物、氧亚烷基二醇和具有杂环结构的二羟基化合物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化合物的结构单元D。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其中,相对于构成所述聚碳酸酯树脂的全部结构单元和连接基团的含量的合计100质量%,所述结构单元C和所述结构单元D的合计含量为20质量%以上且80质量%以下。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其中,所述结构单元C是由下式(4)表示的结构单元,所述结构单元D是由下式(5)表示的结构单元: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其中,所述聚碳酸酯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20℃以上且160℃以下。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其中,所述聚碳酸酯树脂的吸水率为1.4%以下。

11.一种聚碳酸酯树脂成型品,其由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构成。

12.一种膜,其由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构成。

13.一种相位差膜,其由权利要求12所述的膜构成。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相位差膜,其中,所述膜在波长450nm处的相位差R450相对于在波长550nm处的相位差R550之比,即波长分散的值为0.60以上且1.00以下。

15.一种圆偏振片,其包含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相位差膜。

16.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其包含权利要求15所述的圆偏振片。

17.一种透明膜的制造方法,其中,在通过熔融制膜法将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成型而制造透明膜的方法中,

18.一种聚碳酸酯树脂,其包含:

...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1.一种聚碳酸酯树脂,其包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其中,上式(3)中的r10~r17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或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1~20的烷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6~10的芳基,x1为取代或未取代的1~20的链状的亚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6~20的环状的亚烷基、碳原子数6~20的亚芳基或碳原子数13~20的亚芴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其中,相对于构成所述聚碳酸酯树脂的全部结构单元和连接基团的含量的合计100质量%,所述结构单元a的含量为1质量%以上且45质量%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其中,相对于构成所述聚碳酸酯树脂的全部结构单元和连接基团的含量的合计100质量%,所述结构单元b的含量为5质量%以上且50质量%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其中,相对于构成所述聚碳酸酯树脂的全部结构单元和连接基团的含量的合计100质量%,所述结构单元c的含量为15质量%以上且75质量%以下。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其还包含:源自选自由脂肪族二羟基化合物、脂环式二羟基化合物、氧亚烷基二醇和具有杂环结构的二羟基化合物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化合物的结构单元d。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其中,相对于构成所述聚碳酸酯树脂的全部结构单元和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村昂志中村佳史林宽幸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