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安装的高效发光二极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97747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8 06: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安装的高效发光二极管,包括外壳组件、极柱组件和安装组件,所述外壳组件包括发光二极管、环氧树脂盖、内壳和底座,所述发光二极管的顶部设有所述环氧树脂盖,所述环氧树脂盖和所述发光二极管固定连接,所述环氧树脂盖的内部设有所述内壳,所述内壳和所述环氧树脂盖一体成型,所述内壳的底部设有所述底座,所述底座和所述内壳固定连接;在原有的发光二极管上设置了方便插接的引脚端子,引脚端子插入电路板,通过固定器对发光二极管进行焊接,引脚端子外侧设有焊环,焊环与电路板接触面积较大,焊环外环降低焊渣飞溅至电路板上的可能,提升焊接效果,给发光二极管的安装带来便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安装的高效发光二极管
本技术属于发光二极管
,具体涉及一种便于安装的高效发光二极管。
技术介绍
发光二极管简称为LED,由含镓、砷、磷、氮等的化合物制成。当电子与空穴复合时能辐射出可见光,因而可以用来制成发光二极管。在电路及仪器中作为指示灯,或者组成文字或数字显示。原有的发光二极管在安装时,需要对引脚进行焊接,由于引脚插入端规格较小,焊接产生的焊渣可能会损坏引脚端子,造成二极管无法使用,甚至损坏电路板,给使用者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安装的高效发光二极管,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原有的发光二极管在安装时,需要对引脚进行焊接,由于引脚插入端规格较小,焊接产生的焊渣可能会损坏引脚端子,造成二极管无法使用,甚至损坏电路板,给使用者带来不便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安装的高效发光二极管,包括外壳组件、极柱组件和安装组件,所述外壳组件包括发光二极管、环氧树脂盖、内壳和底座,所述发光二极管的顶部设有所述环氧树脂盖,所述环氧树脂盖和所述发光二极管固定连接,所述环氧树脂盖的内部设有所述内壳,所述内壳和所述环氧树脂盖一体成型,所述内壳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安装的高效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组件(10)、极柱组件(20)和安装组件(30),所述外壳组件(10)包括发光二极管(11)、环氧树脂盖(12)、内壳(13)和底座(14),所述发光二极管(11)的顶部设有所述环氧树脂盖(12),所述环氧树脂盖(12)和所述发光二极管(11)固定连接,所述环氧树脂盖(12)的内部设有所述内壳(13),所述内壳(13)和所述环氧树脂盖(12)一体成型,所述内壳(13)的底部设有所述底座(14),所述底座(14)和所述内壳(13)固定连接,所述底座(14)的底部设有锁紧螺栓(141),所述环氧树脂盖(12)和所述底座(14)通过所述锁紧螺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安装的高效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组件(10)、极柱组件(20)和安装组件(30),所述外壳组件(10)包括发光二极管(11)、环氧树脂盖(12)、内壳(13)和底座(14),所述发光二极管(11)的顶部设有所述环氧树脂盖(12),所述环氧树脂盖(12)和所述发光二极管(11)固定连接,所述环氧树脂盖(12)的内部设有所述内壳(13),所述内壳(13)和所述环氧树脂盖(12)一体成型,所述内壳(13)的底部设有所述底座(14),所述底座(14)和所述内壳(13)固定连接,所述底座(14)的底部设有锁紧螺栓(141),所述环氧树脂盖(12)和所述底座(14)通过所述锁紧螺栓(141)螺接,所述极柱组件(20)包括负极引脚(21)、正极引脚(22)、密封套(23)、支架(24)、LED芯片(25)和灯珠(26),所述正极引脚(22)贯穿所述底座(14)与所述发光二极管(11)固定连接,所述正极引脚(22)靠近所述底座(14)底部的位置设有所述密封套(23),所述支架(24)的外侧壁与所述密封套(23)粘接固定,所述正极引脚(22)靠近所述底座(14)中间位置的一侧设有所述负极引脚(21),所述负极引脚(21)和所述发光二极管(11)固定连接,所述负极引脚(21)的顶部设有所述灯珠(26),所述灯珠(26)和所述负极引脚(21)固定连接,所述灯珠(26)靠近所述发光二极管(11)的内侧位置设有所述LED芯片(25),所述LED芯片(25)靠近所述正极引脚(22)的顶部的位置设有所述支架(24),所述正极引脚(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敏黄丽凤
申请(专利权)人:如皋市大昌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