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重复利用模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6012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4 23: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材料重复利用模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用模具将料带(2)模切穿孔,包括定位孔(1)和料带穿孔(4);所述料带(2)上设有双面胶(3);步骤2:将待切割材料(5)贴合在料带(2)的双面胶(3)上;步骤3:将保护膜(7)贴合在待切割材料(5)上面;步骤4:利用料带(2)的定位孔(1)用模具将待切割材料(5)模切成型;步骤5:利用保护膜(7)将模切成型后的材料(6)转帖出来,收卷;步骤6:将料带(2)回收,包含待切割材料(5)、双面胶(3)和定位孔(1),重复步骤3至步骤5。本发明专利技术应用于对价值比较高的原物料进行最大化的利用,节省大量的原料成本。

Die Cutting Process for Material Reus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die cutting process for material reuse,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step 1: die cutting perforation of material belt (2), including positioning hole (1) and material belt perforation (4); double-sided adhesive (3) is arranged on the material belt (2); step 2: double-sided adhesive (3) is bonded to the material belt (2) with the material to be cut (5). Step 3: attach the protective film (7) to the material to be cut (5); Step 4: use the positioning hole (1) of the material belt (2) to mould the material to be cut (5); Step 5: use the protective film (7) to turn the material (6) after the die-cutting forming out and roll up; Step 6: recycle the material belt (2); Contains the material to be cut (5), the double-sided glue (3) and the positioning hole (1), and repeats steps 3 to 5. The invention is applied to maximize the utilization of raw materials with high value, and saves a large amount of raw material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材料重复利用模切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模切工艺,尤其涉及材料重复利用模切工艺。
技术介绍
平压平和圆压圆模切工艺中,网纱、泡棉、双面胶、铜箔等产品,利用电眼识别避开已经模切的位置,达到重复模切,节省材料的目的。会存在以下问题:不良率高:用光电定位方式精准度较差,常常会重复模切时,切到已经模切过的区域,造成产品缺料不良;材料利用率低:因为定位精准度较差,通常前后左右需要预留5MM的边料,预防重复模切时容易缺料。现有的模切工艺,利用电眼定位追踪,避开已经冲切的位置,达到重复模切,节省材料的目的,但是因为主材料收卷后,无法精准的定位模切,且定位速度较慢,不良较高,材料浪费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材料重复利用模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用模具将料带模切穿孔,包括定位孔和料带穿孔;所述料带上设有双面胶;步骤2:将待切割材料贴合在料带的双面胶上;步骤3:将保护膜贴合在待切割材料上面;步骤4:利用料带的定位孔用模具将待切割材料模切成型;步骤5:利用保护膜将模切成型后的材料转帖出来,收卷;步骤6:将料带回收,包含待切割材料、双面胶和定位孔,重复步骤3至步骤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双面胶设置在料带上需要贴合待切割材料的位置。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步骤1中,将产品设计出合适的排列出料角度,产品排列间隙缩减至0.8mm至1.2mm。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步骤4中,通过模切机器,将料带拉动固定尺寸的距离,连续冲切。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以下步骤:将步骤5收卷的半成品按照尺寸的要求用切片机切成符合要求的产品。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料带为PET料带。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待切割材料为网纱、泡棉、双面胶或铜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利用料带以及在料带上切出定位孔,在模具上装载定位柱,将产品设计出合适的排列出料角度,产品排列间隙缩减至1mm,在模切机器伺服电机转动时,带动料带按设计的尺寸移动,当料带定位孔在模具定位柱上方时,通过模切机模座的定向压合动作,使料带的定位孔套在模具的定位柱上,实现精准物理方式定位模切,使克服了电眼定位不精准的问题,杜绝缺料不良,使得材料利用到最大化,利用率提升到最高。圆压圆和平压平模切中,应用于对价值比较高的原物料进行最大化的利用,节省大量的原料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切出一组孔位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连续切孔得到的结构;图3是本专利技术将待切割材料贴合在料带的双面胶上;图4是本专利技术将保护膜贴合在网纱上面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利用料带的定位孔用模具将网纱模切成型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连续冲切结构示意图;图7是利用保护膜将模切成型后的材料转帖出来结构示意图;图8是回收的料带结构示意图;图9是将收卷的半成品按照尺寸的要求用切片机切成符合要求的产品图。图中各部件名称如下:定位孔1、料带2、双面胶3、料带穿孔4、待切割材料5、模切成型后的材料6、保护膜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下面以网纱为例,对材料重复利用模切工艺进行说明,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用模具将料带2模切穿孔,包括定位孔1和料带穿孔4;所述料带2上设有双面胶3;所述双面胶3设置在料带2上需要贴合网纱的位置。将产品设计出合适的排列出料角度,产品排列间隙缩减至0.8mm至1.2mm。如图1和图2,图1为切出一组孔位,图2为连续切孔得到的结构。步骤2:将待切割材料5(此实施例子为网纱)贴合在料带2的双面胶3上;如图3所示。步骤3:将保护膜7贴合在网纱上面;如图4所示。步骤4:利用料带2的定位孔1用模具将网纱模切成型;如图5所示。通过模切机器,将料带2拉动固定尺寸的距离,连续冲切。如图6所示。步骤5:利用保护膜7将模切成型后的材料6转帖出来,收卷;如图7所示。将收卷的半成品按照尺寸的要求用切片机切成符合要求的产品。如图9所示。步骤6:将料带2回收,包含网纱、双面胶3和定位孔1,如图8所示。重复步骤3至步骤5。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材料重复利用模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用模具将料带(2)模切穿孔,包括定位孔(1)和料带穿孔(4);所述料带(2)上设有双面胶(3);步骤2:将待切割材料(5)贴合在料带(2)的双面胶(3)上;步骤3:将保护膜(7)贴合在待切割材料(5)上面;步骤4:利用料带(2)的定位孔(1)用模具将待切割材料(5)模切成型;步骤5:利用保护膜(7)将模切成型后的材料(6)转帖出来,收卷;步骤6:将料带(2)回收,包含待切割材料(5)、双面胶(3)和定位孔(1),重复步骤3至步骤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材料重复利用模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用模具将料带(2)模切穿孔,包括定位孔(1)和料带穿孔(4);所述料带(2)上设有双面胶(3);步骤2:将待切割材料(5)贴合在料带(2)的双面胶(3)上;步骤3:将保护膜(7)贴合在待切割材料(5)上面;步骤4:利用料带(2)的定位孔(1)用模具将待切割材料(5)模切成型;步骤5:利用保护膜(7)将模切成型后的材料(6)转帖出来,收卷;步骤6:将料带(2)回收,包含待切割材料(5)、双面胶(3)和定位孔(1),重复步骤3至步骤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材料重复利用模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面胶(3)设置在料带(2)上需要贴合待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砾斌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佰瑞兴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