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旋铆限功能的拉臂转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5985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4 23: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驻车鼓式制动器上的拉臂转轴零件,具体涉及一种带有旋铆限位功能的拉臂转轴,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带旋铆限位功能的拉臂转轴其旋铆部分代替了原有的挡圈装配方式,减少了挡圈零件,避免了漏装或装配不到位的问题,并且与制动蹄和拉臂的结合可通过同步铆压来完成,加工装配简单快捷,且具有结构更紧凑、功能更可靠、成本更低的优点。

A Rotary Shaft with Rotary Riveting Limit Function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pull arm rotating shaft part on a parking drum brake of an automobile, in particular to a pull arm rotating shaft with the function of riveting limit. The riveting part of the pull arm rotating shaft with the function of riveting limit replaces the original assembly mode of the retaining ring, reduces the retaining ring parts, and avoids missing assembly or inadequate assembly. Problems, and the combination with brake shoe and arm can be completed by synchronous riveting, processing and assembly is simple and fast, and has the advantages of compact structure, more reliable function and lower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旋铆限功能的拉臂转轴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驻车鼓式制动器上的拉臂转轴零件,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带有旋铆限位功能的拉臂转轴。
技术介绍
驻车鼓式制动器是一种用于安装在汽车后轮上用来驻车和紧急制动的鼓式制动器,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手刹和拉线把输入拉力传递给拉臂,拉臂绕拉臂转轴转动并推动制动蹄张开与制动鼓挤压,通过拉臂杠杆比放大力的作用,使制动蹄与制动鼓摩擦获得足够的制动力,从而实现驻车。在非驻车制动的情况下,拉臂在回位弹簧力的作用下,绕拉臂转轴转动回位,使制动蹄与制动鼓保持一定的间隙。现有的驻车拉臂与转轴以及制动蹄的结合大多采用过盈铆压加挡圈装配的方式,但零件小而多、工序多又较繁杂,制作成本高,容易造成零件漏装、拉臂装配过紧导致不回位发生拖磨,拉臂过松产生异响、拉臂松脱导致驻车不可靠、驻车性能下降甚至失效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带旋铆限位功能的拉臂转轴。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该目的:一种带旋铆限位功能的拉臂转轴,用于连接汽车手刹的拉臂与制动蹄,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一端为用于与制动蹄连接的连接头,本体另一端设置有便于旋铆加工的V型角结构,本体中部设置有用于对套设在本体上的拉臂进行限位的限位挡板。其中,所述V型角结构的角度ɑ为105-130度。作为优选的,所述V型角结构角度ɑ为120度。进一步的,所述V型角结构的底部边沿设置为倒圆角结构。其中,所述倒圆角结构的倒角半径R为0.5-2毫米。作为优选的,所述倒圆角结构的倒角半径R为1.5毫米。作为优选的,所述连接头为T型凸头。一种带拉臂转轴的制动蹄,包括制动蹄、拉臂及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拉臂转轴,所述制动蹄包括摩擦片、制动翼板和制动辐板,所述拉臂转轴的连接头与所述制动辐板铆接,所述拉臂套设在限位挡板与V型角结构之间的本体上,旋铆后的V型角结构以及限位挡板分别从两侧对拉臂进行限位固定。其中,所述制动辐板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连接头与安装孔过盈配合连接。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的带旋铆限位功能的拉臂转轴其旋铆部分代替了原有的挡圈装配方式,减少了挡圈零件,避免了漏装或装配不到位的问题,并且与制动蹄和拉臂的结合可通过同步铆压来完成,加工装配简单快捷,且具有结构更紧凑、功能更可靠、成本更低的优点。2、本专利技术的带旋铆限位功能的拉臂转轴,其V型角深度根据旋铆高度设定,从而确保拉臂的运动间隙和可靠性,再加上圆角的选择可有效改善旋铆导致转轴边角开裂的问题,提高了产品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拉臂转轴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制动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制动蹄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带旋铆限位功能的拉臂转轴,用于连接汽车手刹的拉臂与制动蹄,包括本体1,所述本体1的一端为用于与制动蹄连接的连接头2,本体1另一端设置有便于旋铆加工的V型角结构3,本体1中部设置有用于对套设在本体1上的拉臂进行限位的限位挡板4。本专利技术的带旋铆限位功能的拉臂转轴其旋铆部分代替了原有的挡圈装配方式,减少了挡圈零件,避免了漏装或装配不到位的问题,并且与制动蹄和拉臂的结合可通过同步铆压来完成,加工装配简单快捷,且具有结构更紧凑、功能更可靠、成本更低的优点。在安装过程中,其V型角结构3深度根据旋铆高度设定,从而确保拉臂的运动间隙和可靠性,再加上圆角的选择可有效改善旋铆导致转轴边角开裂的问题,提高了产品性能。其中,所述V型角结构3的角度ɑ为105-130度。作为优选的,所述V型角结构3角度ɑ为120度。进一步的,所述V型角结构3的底部边沿设置为倒圆角结构。其中,所述倒圆角结构的倒角半径R为0.5-2毫米。作为优选的,所述倒圆角结构的倒角半径R为1.5毫米。所述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V型角结构3,且V型角结构3的底部边沿设置为倒圆角结构,可以减小转轴的旋铆挤压变形量和边角的挤压应力,可有效改善旋铆开裂的问题;V型倒角的深度H根据旋铆高度来设定,即限位高度,从而可确保制动蹄、拉臂和转轴之间的稳定间隙,以达到拉臂的运动及回位顺畅。作为优选的,所述连接头2为T型凸头,加工方便,便于过盈配合连接。实施例2。如图2、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带拉臂转轴的制动蹄,包括制动蹄组件、拉臂5及拉臂5转轴本体1,所述制动蹄组件包括摩擦片6、制动翼板7和制动辐板8,所述拉臂转轴的连接头2与所述制动辐板8铆接,所述拉臂5套设在限位挡板4与V型角结构3之间的本体1上,旋铆后的V型角结构3以及限位挡板4分别从两侧对拉臂5进行限位固定。其中,所述制动辐板8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连接头2与安装孔过盈配合连接。本专利技术的带拉臂转轴的制动蹄要求旋铆后所述拉臂5能绕拉臂转轴自由转动不松脱,且拉臂5无卡滞,优选的旋铆后高度为18.2mm,设计拉臂转轴底部为倒V型角120°,底部边缘倒角R为1.5mm,V型倒角深度为H=18.2mm。组装时,把拉臂转轴压入制动辐板8中,再把拉臂5套入拉臂转轴的尾部,对拉臂转轴尾部完成旋铆,使旋铆高度达到V型倒角底部H高度处即可。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任何实施例的讨论仅为示例性的,并非旨在暗示本公开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被限于这些例子;在本专利技术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专利技术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因此,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省略、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旋铆限位功能的拉臂转轴,用于连接汽车手刹的拉臂与制动蹄,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一端为用于与制动蹄连接的连接头,本体另一端设置有便于旋铆加工的V型角结构,本体中部设置有用于对套设在本体上的拉臂进行限位的限位挡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旋铆限位功能的拉臂转轴,用于连接汽车手刹的拉臂与制动蹄,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一端为用于与制动蹄连接的连接头,本体另一端设置有便于旋铆加工的V型角结构,本体中部设置有用于对套设在本体上的拉臂进行限位的限位挡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旋铆限位功能的拉臂转轴,其特征在于,所述V型角结构的角度ɑ为105-130度。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旋铆限位功能的拉臂转轴,其特征在于,所述V型角结构角度ɑ为120度。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旋铆限位功能的拉臂转轴,其特征在于,所述V型角结构的底部边沿设置为倒圆角结构。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旋铆限位功能的拉臂转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倒圆角结构的倒角半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阮锦妃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中博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