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用缓冲器及电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5764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4 23:15
得到一种能够抑制吸收冲击的发泡体的变形,降低升降体的最大减速度的电梯用缓冲器及电梯。电梯用缓冲器(10)具有:发泡聚氨酯(11),其具有供升降体冲撞的冲撞面(11a);以及外周部件(12),其安装于发泡聚氨酯(11)的侧部的面的外侧,内侧面(12a)向外弯曲,通过发泡聚氨酯(11)及外周部件(12)变形而缓冲升降体的冲撞导致的冲击。

Buffers and elevators for elevators

A kind of elevator buffer and elevator which can restrain the deformation of the foam body absorbing shock and reduce the maximum deceleration of the elevator body is obtained. The elevator buffer (10) has: a foamed polyurethane (11), which has a collision surface (11a) for the elevator collision, and a peripheral component (12), which is mounted on the outer side of the lateral side of the foamed polyurethane (11) and the inner side (12a) bends outward to buffer the impact caused by the elevator collision by the deformation of the foamed polyurethane (11) and the peripheral component (12). To atta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电梯用缓冲器及电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缓和对轿厢和对重等升降体的冲击的电梯用缓冲器及电梯。
技术介绍
在电梯等升降机中,在井道下端部的底坑设有用于吸收冲击的缓冲器,以便使轿厢和对重等升降体安全停止。作为电梯用缓冲器,经常使用弹簧缓冲器或液压缓冲器,近年来有时采用使用了发泡聚氨酯(urethanefoam)等发泡体的缓冲器,以应对缓冲器的小型化和底坑的缩小化以及成本降低等需求。以往,作为这种缓冲器,存在在由软质或者半硬质的塑料或者橡胶等构成的表皮内填充了聚氨酯等发泡体的缓冲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14140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在专利文献1的缓冲器中,吸收冲击的聚氨酯泡沫(polyurethanefoam)等发泡体随着冲撞的冲击所导致的变形的进展,反作用力逐渐增大,冲撞体的减速度也增大。并且,在冲撞体停止的缓冲结束时,反作用力及冲撞体的减速度达到最大。聚氨酯泡沫等发泡体具有如下的缓冲特性:即,在变形量较小时,反作用力的上升较缓慢,而在变形量超过规定量时,反作用力急剧增大,因而,在升降体的冲撞时,由于随着发泡体变形的反作用力的急剧增加,升降体的减速度急剧增大,存在最大减速度有可能过大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正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缓冲冲击的发泡体的变形,降低升降体的最大减速度的电梯用缓冲器及电梯。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的电梯用缓冲器具有:发泡体,其在上部具有供升降体冲撞的冲撞面;以及外周部件,其安装于发泡体的侧部的面的外侧,与该侧部的面对置的一侧向外弯曲,通过发泡体及外周部件变形,缓冲升降体的冲撞导致的冲击。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在升降体的冲撞时,通过发泡体及安装在该发泡体的侧部的面的外侧并且与发泡体的侧部的面对置的一侧向外弯曲的外周部件来缓冲冲击,因而能够抑制发泡体的变形,降低升降体的最大减速度。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电梯的整体结构的概略结构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电梯用缓冲器的俯视图及A-A截面图。图3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电梯用缓冲器的缓冲动作的图。图4是示出变形量与反作用力之间的关系的特性图。图5是示出截止到缓冲结束的变形量与减速度之间的关系的特性图。图6是示出在外周部件的内侧面向外弯曲时和不弯曲时的减速度的差异的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的电梯用缓冲器的俯视图及B-B截面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2的电梯用缓冲器的侧视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3的变形例的电梯用缓冲器的俯视图及C-C截面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4的电梯用缓冲器的侧视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5的电梯用缓冲器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方式1下面,根据图1~图7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电梯的整体结构的概略结构图。如图所示,在电梯100中,轿厢2及对重3即升降体分别以可升降的方式设于井道1内。连接并吊挂轿厢2及对重3的绳索5绕挂在安装于包括电机在内的曳引机主体(未图示)的驱动绳轮4和偏导轮6上,驱动绳轮4借助曳引机主体的驱动力进行旋转而使绳索5移动,由此轿厢2及对重3分别在井道1内升降。在井道1的下端部形成有底坑7,在底坑7的底面安装有电梯用缓冲器10。电梯用缓冲器10分别配置在轿厢2的下方及对重3的下方,在轿厢2或者对重3因某种异常由最下层进一步下降而与电梯用缓冲器10冲撞的情况下,电梯用缓冲器10缓解来自轿厢2或者对重3的冲击。图2是本实施方式的电梯用缓冲器的俯视图及A-A截面图。电梯用缓冲器10如图所示是在发泡聚氨酯11即发泡体的周围,将呈中空的圆筒状的碳纤维强化树脂制的外周部件12安装在发泡聚氨酯11的侧部的面的周围而构成的,发泡聚氨酯11被固定于在底坑底面安装的支承座19的上表面,发泡聚氨酯11及外周部件12是通过模塑成形而一体成形的。发泡聚氨酯11呈圆柱状,在上表面具有冲撞面11a,将轴向作为缓冲方向。另外,在此作为发泡体使用了发泡聚氨酯,但不限于此,只要是吸收冲击的软质或者半硬质的发泡体即可。外周部件12的内侧面12a,即,与发泡聚氨酯11的侧部的面对置的一侧的面的高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向电梯用缓冲器10的外部弯曲。另一方面,外侧面12b沿着高度方向与发泡聚氨酯11的中心轴的距离是固定的,因而外周部件12的中央部的厚度小于上端部及下端部的厚度。外周部件12的高度低于发泡聚氨酯11的高度,外周部件12的上端面被发泡聚氨酯11覆盖。并且,外周部件12的高度为发泡聚氨酯11的高度的50%以上。外周部件12的最大厚度(上端部及下端部的厚度)为发泡聚氨酯11在最大压缩时的高度的50%以下。发泡聚氨酯11在最大压缩时的变形量在50%~95%的范围内,例如在最大压缩量是90%的情况下,外周部件12的最大厚度为发泡聚氨酯11的高度的5%以下。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外周部件12使用了作为壳状部件的碳纤维强化树脂制的外壳,但不限于此,只要是具有约50~200GPa的纵向弹性模量(对于纤维强化树脂是压缩弹性模量)的材料即可,如玻璃纤维强化树脂等纤维强化树脂或轧制钢材(SS400)、不锈钢(SUS631)等金属等。并且,发泡聚氨酯11和外周部件12是一体成形的,但也可以利用粘接剂等将外周部件12固定于发泡聚氨酯11来构成电梯用缓冲器10。下面,根据图3及图4说明电梯用缓冲器10的缓冲动作。图3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电梯用缓冲器的缓冲动作的图。图4是对于以往的发泡聚氨酯制缓冲器(以往示例)、仅为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外周部件12、以及本实施方式的电梯用缓冲器10,分别示出在轿厢2或者对重3冲撞时的高度方向上的变形量与变形导致的反作用力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并且,图5是对于以往示例及本实施方式的电梯用缓冲器10,分别示出高度方向上的变形量与和电梯用缓冲器10冲撞的轿厢2或者对重3的减速度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另外,下面对轿厢2与电梯用缓冲器10冲撞的情况进行说明,但对于对重3冲撞的情况也一样。并且,为了便于说明,将变形量由初期状态(变形量为零)达到α1为止称为“缓冲初期”,将从变形量超过α1到达到α2为止称为“缓冲中期”,将从变形量超过α2到轿厢2停止缓冲结束为止称为“缓冲后期”。在轿厢2与图3的(a)所示的电梯用缓冲器10所具有的发泡聚氨酯11的冲撞面11a冲撞时,外周部件12经由上端面12c上部的发泡聚氨酯11,从轿厢2承受压缩载荷。如上所述,外周部件12的内侧面12a向外弯曲,因而对来自上部的压缩载荷容易产生压曲变形(bucklingdeformation)。因此,在从轿厢2的冲撞后的较早的阶段开始,按照图3的(b)所示,中央部向外侧突出而压曲变形,对于冲撞导致的冲击能,吸收了基于该压曲变形的畸变能的量,由此缓冲冲击。并且,发泡聚氨酯11也承受轿厢2的压缩载荷,因而一面向外侧膨胀出来一面压缩变形,对于冲击能量,吸收基于该压缩变形的畸变能的量,由此缓冲冲击,如图4所示,在刚刚冲撞后变形量较小的缓冲初期,与基于外周部件12的压曲变形的反作用力相比,基于发泡聚氨酯11的压缩变形的反作用力较小,基于发泡聚氨酯11的压缩变形的畸变能小于基于外周部件12的压曲变形的畸变能。因此,在缓冲初期,外周部件12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梯用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用缓冲器具有:发泡体,其在上部具有供升降体冲撞的冲撞面;以及外周部件,其安装于所述发泡体的侧部的面的外侧,与所述侧部的面对置的一侧向外弯曲,通过所述发泡体及所述外周部件变形而缓冲所述升降体的冲撞导致的冲击。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4.14 JP 2016-0808181.一种电梯用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用缓冲器具有:发泡体,其在上部具有供升降体冲撞的冲撞面;以及外周部件,其安装于所述发泡体的侧部的面的外侧,与所述侧部的面对置的一侧向外弯曲,通过所述发泡体及所述外周部件变形而缓冲所述升降体的冲撞导致的冲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用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周部件的高度为所述发泡体的高度的50%以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梯用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周部件的高度为所述发泡体的高度以下。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用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周部件的上端面被所述发泡体覆盖。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塙勇太郎古泽央至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