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丸机清理室的密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98956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1 01: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抛丸机清理室的密封结构。清理室包括主清理室,副清理室,主清理室位于副清理室的上方,副清理室的下端口设有左右对称的左密封门和右密封门,左密封门包括开口向上的槽钢结构的第一、第二外框和前、后框,左密封门的框架内固接有第一门板,第一外框的外侧通过第一合页与副清理室的下端面连接,副清理室下端面的内侧固接有立边置于第一外框的开口内的第一角钢,第一角钢立边的下端面和第一外框之间设有第一密封条;第二外框的外侧固接有第二角钢,第二角钢的立边置于右密封门的第三外框的开口内,第二角钢立边的下端面和第三外框之间设有第二密封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避免弹丸飞溅出抛丸室体,避免产生危险,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抛丸机清理室的密封结构
本技术涉及抛丸机,具体是一种抛丸机清理室的密封结构。
技术介绍
抛丸机械在铸造及装备制造业表面清理技术上的应用越来越普及,众多其他领域亦采用抛丸工艺代替原表面处理工艺,相对应各种规格型号及用途的抛丸机械被开发利用。抛丸机械使钢丸或钢砂在高速离心力的作用下,形成扇状弹丸束,抛射到工件上,将工件表面的氧化皮、残余粘砂等附着物进行剥离,从而达到清理工件表面的目的。它的工作介质是钢丸或钢砂,但钢丸钢砂直径非常小(0.3—3mm),而且抛射速度特别大(50-100m/s),所以抛丸机械设计及制作过程中,考虑设备的密封性非常重要。抛丸机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主清理室、副清理室、抛丸器、输送系统、溜丸管、提升机、分离器、输丸系统、除尘系统、电器控制系统等,其中清理室由主副清理室组成如图1所示,主室体和副室体采用钢板制作,它们为大容腔式结构,室体上部为箱形,下部为锥形,清理作业在密封的容腔内进行,具体有前后副室体、主室体、橡胶帘、抛丸室护板、抛丸器(图中未示)等组成。目前抛丸机清理室为多室组合体,前后副清理室都为密封室体,主要通过内设多层橡胶帘来防止弹丸外飞,橡胶帘为内含弹性钢板外包橡胶的窄条形结构,一端固定在抛丸机清理室内壁上横向层叠安装,这种结构使工件进入具有很大阻力,较大工件无法进入,工件尺寸受到很大限制,利用率较低,由于橡胶帘的窄条形结构密封效果并不理想,工作时人员需远离室体进出口处,以防弹丸、粉尘外溢飞溅入眼,弹丸、粉尘飞溅出抛丸室体,影响周围工作环境,甚至会伤害人员。橡胶帘是易损件,有损坏必须及时修补更换,使用周期短,维修费用高,利用率低,消耗了大量人力和财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抛丸机的密封结构,避免了弹丸飞溅出抛丸室体,避免了工作中产生危险。本技术解决其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抛丸机清理室的密封结构,清理室包括主清理室,副清理室,主清理室位于副清理室的上方,所述副清理室的下端口设有左右对称的左密封门和右密封门,左密封门包括开口向上的槽钢结构的第一、第二外框和前、后框,左密封门的门框内固接有第一门板,第一外框的外侧通过第一合页与副清理室的下端面连接,副清理室下端面的内侧固接有立边置于第一外框的开口内的第一角钢,第一角钢立边的下端面和第一外框之间设有第一密封条;第二外框的外侧固接有第二角钢,第二角钢的立边置于右密封门的第三外框的开口内,第二角钢立边的下端面和第三外框之间设有第二密封条。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精巧实用,实现了密封门的无缝隙密封,避免了弹丸飞溅出抛丸室体,避免了工作中产生危险,提高了工作效率;使工件进入无阻力,工件尺寸可以放到最大限度,利用率高。进一步的,本技术的优化方案是:所述左密封门的第一门板的上表面设有第一橡胶衬板,右密封门的第二门板的上表面设有第二橡胶衬板,第一橡胶衬板的内侧搭接在第二橡胶衬板上。所述副清理室的内壁分别设有多片第三橡胶衬板,顶部的第三橡胶衬板通过燕尾钉与副清理室的内壁固接,相邻的第三橡胶衬板通过燕尾钉连接,燕尾钉与副清理室的内壁固接。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橡胶帘1;抛丸室护板2;第三橡胶衬板3;燕尾钉4;左密封门5;第一角钢6;第一密封条7;第一橡胶衬板8;第一门板9;凸轮机构10;第一合页11;第一外框12;第二外框13;第二角钢14;第三外框15;第二密封条16;第二门板17;第二橡胶衬板18;第四外框19;第三角钢20;第三密封条21;第二合页22;主清理室23;副清理室24;右密封门2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详述本技术。参阅图2,一种抛丸机清理室的密封结构,清理室包括主清理室23和副清理室24,主清理室23位于副清理室24的上方,主清理室23和副清理室24采用钢板制作,它们为大容腔式结构,室体上部为箱形,下部为锥形,清理作业在密封的容腔内进行。副清理室24的下端口设有左右对称的左密封门5和右密封门25,右密封门25与左密封门5的结构相同,左密封门5和右密封门25采用手动开关门方式,利用凸轮机构10将两门压紧,保证密封效果。左密封门5包括置于两侧的第一外框12、第二外框13和置于第一外框12、第二外框13两端的前、后框(图中未画出),第一外框12、第二外框13和前、后框是开口向上的槽钢结构,第一门板9的两侧焊接在第一外框12和第二外框13相向侧的上部,第一外框12的外侧通过第一合页11与副清理室24的下端面连接,副清理室24下端面的内侧焊接有开口向内的第一角钢6,第一角钢6的立边置于第一外框12的开口内,第一角钢6立边的下端面和第一外框12的开口之间设有第一密封条7。第一角钢6和第一外框12组成凹凸相嵌迷宫结构。左密封门5的前后两端采用角钢和槽钢组成相同的凹凸相嵌迷宫结构,封堵弹丸飞溅路线,保证无弹丸外飞。右密封门25包括置于两侧的第三外框15、第四外框19和置于第三外框15、第四外框19两端的前、后框(图中未画出),第三外框15、第四外框19和前、后框是开口向上的槽钢结构,第二门板17的两侧焊接在第三外框15和第四外框19相向侧的上部,第四外框19的外侧通过第二合页22与副清理室24的下端面连接,副清理室24下端面的内侧焊接有开口向内的第三角钢20,第三角钢20的立边置于第四外框19的开口内,第三角钢20的立边的下端面和第四外框19之间设有第三密封条21。第三角钢20和第四外框19组成凹凸相嵌迷宫结构。右密封门25的前后两端采用角钢和槽钢组成相同的凹凸相嵌迷宫结构,封堵弹丸飞溅路线,保证无弹丸外飞。第二外框13的外侧焊接有第二角钢14,第二角钢14的立边置于右密封门25的第三外框15的开口内,第二角钢14立边的下端面和第三外框15之间设有第二密封条21。第二角钢14和第三外框15组成凹凸相嵌迷宫结构,封堵弹丸飞溅路线,保证无弹丸外飞。左密封门5的第一门板9的上表面粘贴第一橡胶衬板8,右密封门25的第二门板17的上表面粘贴第二橡胶衬板18,第一橡胶衬板9的内侧搭接在第二橡胶衬板18上。副清理室24的内壁分别设有多片第三橡胶衬板3,由于副清理室24的内壁无安装抛丸室护板2的螺纹孔位,顶部的第三橡胶衬3板通过燕尾钉4与副清理室24的内壁固接,相邻的第三橡胶衬板3通过燕尾钉4连接,燕尾钉4与副清理室24的内壁固接。第三橡胶衬板3的材料是输送带,采用新或旧的输送带,保护室体壁板免受磨损,延长室体使用寿命,同时可以利用弹丸的反射功能,继续有效地击打工件表面,提高清理质量和清理效率。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可行的实施例而已,并非因此局限本技术的权利范围,凡运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包含于本技术的权利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抛丸机清理室的密封结构,清理室包括主清理室,副清理室,主清理室位于副清理室的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清理室的下端口设有左右对称的左密封门和右密封门,左密封门包括开口向上的槽钢结构的第一、第二外框和前、后框,左密封门的框架内固接有第一门板,第一外框的外侧通过第一合页与副清理室的下端面连接,副清理室下端面的内侧固接有立边置于第一外框的开口内的第一角钢,第一角钢立边的下端面和第一外框之间设有第一密封条;第二外框的外侧固接有第二角钢,第二角钢的立边置于右密封门的第三外框的开口内,第二角钢立边的下端面和第三外框之间设有第二密封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抛丸机清理室的密封结构,清理室包括主清理室,副清理室,主清理室位于副清理室的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清理室的下端口设有左右对称的左密封门和右密封门,左密封门包括开口向上的槽钢结构的第一、第二外框和前、后框,左密封门的框架内固接有第一门板,第一外框的外侧通过第一合页与副清理室的下端面连接,副清理室下端面的内侧固接有立边置于第一外框的开口内的第一角钢,第一角钢立边的下端面和第一外框之间设有第一密封条;第二外框的外侧固接有第二角钢,第二角钢的立边置于右密封门的第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裴广义李春青肖海利缪长金
申请(专利权)人:遵化市金圣来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