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紫红芽茶树品种白茶的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490006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0 21: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紫红芽茶树品种白茶的加工方法,将采摘紫红芽茶树品种鲜叶,经摊凉、程控萎凋、高温堆青、烘干,得到毛茶,适当拣剔、高温焙火,得到成品茶。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紫红芽茶树品种白茶的加工方法,通过程控萎凋和高温堆青,提高鲜叶内水解酶活性,促进青叶内蛋白质、酯型儿茶素等物质的水解,增加可溶性蛋白、氨基酸等茶汤成分,产生奶香香气,再通过高温焙火,去除带青草气的低沸点醛醇类物质。通过茶叶加工工程技术定向发展白茶品质,保证不同批次成品的品质稳定性,使产品外形叶态紧卷、青绿匀洁,内质香气馥郁、奶香显,滋味醇厚、豆奶韵足,杯底带花果香,极大的提高紫红芽品种白茶的品质与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紫红芽茶树品种白茶的加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茶叶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紫红芽茶树品种白茶的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新品种的紫牡丹、九龙袍、金观音等就属于紫红芽茶树,具有嫩梢肥壮,叶质尚柔软,持嫩性较强,产量高的特点,但基本采摘后用以制作红茶或清香型乌龙茶。白茶是指一种采摘后,不经杀青或揉捻,只经过晒或文火干燥后加工的茶,属微发酵茶。利用白茶加工工艺制成的茶叶保留了茶本来的味道,内含物质转化充分层次丰富,活性酶得以大量留存,具有一定的保健功效。近年来,随着高香型乌龙茶新品种紫牡丹、九龙袍、金观音等紫红芽茶树良种的推广应用,并结合白茶加工工工艺加工成花香型白茶产品,使花香型白茶成为市场的热点。采用紫红芽乌龙茶新品种及新技术能够提高白茶的香气,提升了白茶的品质,但同时也存在一些有待进一步解决的关键问题。如紫红芽乌龙茶品种花青素、儿茶素等含量较高,花青素、儿茶素口感苦涩,目前加工方法制成的成品茶滋味苦涩味重,影响了茶叶滋味品质。因此,如何克服上述品质缺陷,生产出既带有乌龙茶的花果香,又具有豆韵奶香优质白茶,对提高茶叶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紫红芽茶树品种白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鲜叶采摘;(2)摊凉;(3)程控萎凋:将鲜叶均匀薄摊于清洁通透的凉青设备上;置于环境温度在16℃‑20℃,相对湿度60%‑80%的程控萎凋间萎凋,茶青减重达50%‑60%后;置于环境温度在20℃‑30℃,相对湿度60%‑80%的程控萎凋间萎凋,继续萎凋至茶青减重达70%‑80%;(4)高温堆青:萎凋结束后,将萎凋叶高温堆青,将萎凋叶至于环境温度在34℃‑40℃之间,相对湿度20%‑40%的程控萎凋间,堆青36‑60小时;(5)烘干:将高温堆青后的青叶置于温度为70℃‑80℃的烘干机内烘制1‑1.5小时,烘干至手捻茶叶成粉末状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紫红芽茶树品种白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鲜叶采摘;(2)摊凉;(3)程控萎凋:将鲜叶均匀薄摊于清洁通透的凉青设备上;置于环境温度在16℃-20℃,相对湿度60%-80%的程控萎凋间萎凋,茶青减重达50%-60%后;置于环境温度在20℃-30℃,相对湿度60%-80%的程控萎凋间萎凋,继续萎凋至茶青减重达70%-80%;(4)高温堆青:萎凋结束后,将萎凋叶高温堆青,将萎凋叶至于环境温度在34℃-40℃之间,相对湿度20%-40%的程控萎凋间,堆青36-60小时;(5)烘干:将高温堆青后的青叶置于温度为70℃-80℃的烘干机内烘制1-1.5小时,烘干至手捻茶叶成粉末状即得到毛茶;(6)高温焙火:毛茶置于温度为100℃-110℃的烘焙机内烘焙1-1.5小时,即得到成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紫红芽茶树品种白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萎凋的总时间在48-60小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紫红芽茶树品种白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烘干中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邬龄盛陈泉宾王秀萍张应根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