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茶叶加工用高效型摇青机
本专利技术属于茶叶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茶叶加工用高效型摇青机。
技术介绍
茶叶主要产自于中国,茶叶是一种饮品,具有一定的保健效果。饮用的茶叶需要通过多重加工才能够使用,加工环节的质量决定茶叶的质量,上层的茶叶价格也偏高。其中摇青是茶叶制作工序中的一道工序,即摇青工序。通过对摇青的机械运动力和机械摩擦力进行不同组合试验,以探明摇青不同机械力对青叶理化变化及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械运动力增强叶梢组织的输导机能,协调茶汤呈味物质,具有内在效应;机械摩擦力造成叶细胞损伤,使茶多酚酶促氧化,诱发香气,具有外在效应;运动力与摩擦力二者应协调配合,才能形成茶所特有的香高味醇品质。目前的摇青机是单向对茶叶进行摇青,因此摇青效率低,而且摇青过程茶叶与竹编筒的机械摩擦不均匀,导致茶叶摇青不均匀,影响茶叶的质量,因此亟需研发一种能够提高茶叶摇青效率,并且保证茶叶能够被均匀摇青的茶叶加工用高效型摇青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克服目前的摇青机是单向对茶叶进行摇青,因此摇青效率低,而且摇青过程茶叶与竹编筒的机械摩擦不均匀,导致茶叶摇青不均匀,影响茶叶的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茶叶加工用高效型摇青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第一安装板(77)、第一螺母(88)、万向轮(1)、底板(2)、第一收集框(3)、第二安装板(4)、第一滑块(5)、环形滑轨(6)、竹编筒(7)、第一转轴(10)、第一齿轮(9)、第一转轴(10)、第一搅动杆(11)、第二搅动杆(12)、第二轴承座(13)、第二转轴(14)、第三轴承座(15)、第二齿轮(16)、内齿圈(17)、合页(19)、盖板(20)、电机(21)、第三安装板(22)、蝶形螺栓(23)和第二螺母(24);第一安装板(77)固接于底板(2)一侧部,第二安装板(4)固接于底板(2)另一侧部;环形滑轨(6)固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叶加工用高效型摇青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第一安装板(77)、第一螺母(88)、万向轮(1)、底板(2)、第一收集框(3)、第二安装板(4)、第一滑块(5)、环形滑轨(6)、竹编筒(7)、第一转轴(10)、第一齿轮(9)、第一转轴(10)、第一搅动杆(11)、第二搅动杆(12)、第二轴承座(13)、第二转轴(14)、第三轴承座(15)、第二齿轮(16)、内齿圈(17)、合页(19)、盖板(20)、电机(21)、第三安装板(22)、蝶形螺栓(23)和第二螺母(24);第一安装板(77)固接于底板(2)一侧部,第二安装板(4)固接于底板(2)另一侧部;环形滑轨(6)固接于第二安装板(4)靠近第一安装板(77)的一侧部,竹编筒(7)通过第一滑块(5)与第一滑轨(33)滑动连接,第三安装板(22)固接于第一安装板(77)远离第二安装板(4)的一侧部,电机(21)固接于第三安装板(22)顶部,第一轴承座(8)嵌于竹编筒(7)靠近第二安装板(4)的一侧部,第二轴承座(13)嵌于竹编筒(7)靠近第一安装板(77)的一侧部;第一转轴(10)一端部与第一轴承座(8)枢接,另一端部与第二轴承座(13)枢接且贯穿第二轴承座(13)与电机(21)的输出端传动连接;第二搅动杆(12)通过第一搅动杆(11)固接于第一转轴(10),内齿圈(17)固接于竹编筒(7)靠近第一安装板(77)的一侧部,第三轴承座(15)固接于第一安装板(77)靠近竹编筒(7)的一侧部;第二转轴(14)一端部与第三轴承座(15)枢接,另一端部与第二齿轮(16)固接;第二齿轮(16)与内齿圈(17)啮合,第一齿轮(9)固接于第一转轴(10),第一齿轮(9)与第二齿轮(16)啮合,竹编筒(7)开设有料口(18);盖板(20)通过合页(19)与竹编筒(7)铰接,且与料口(18)相配合;第一螺母(88)嵌于竹编筒(7),第二螺母(24)固接于盖板(20),蝶形螺栓(23)与第一螺母(88)、第二螺母(24)螺接;第一收集框(3)放置于底板(2)顶部,且位于竹编筒(7)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加工用高效型摇青机,其特征在于,该茶叶加工用高效型摇青机还包括有集料框(25)、第二滑块(28)、弹性件(29)、第一楔形块(30)、圆台(31)、第二楔形块(32)、第一滑轨(33)、第三滑块(34)、第一固定块(36)、移动板(37)、第三螺母(39)、螺杆(40)、转板(41)和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