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松林专利>正文

旋压坐便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6109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旋压坐便器,由外壳、内腔体、旋压破碎器和单踏板连杆旋压控制机构组成,冲水阀门与自来水管相接,其特征在于:在便器内腔上口设置一圈冲水管道,粪池下部装有旋压破碎器,由网床和压板组成,壳体一端与粪池闸门对接,下端开口连接排便管道。(*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节水装置,特别涉及节水效果十分明显的一种旋压坐便器。技术背景当前市场销售的新旧各型号的坐便器均配有水箱,利用浮球或机械定时控制冲水量,一般在6-9升水,耗水量大,不但用户水费开支大,在增加了缺水城市供水压力的同时,更浪费了珍贵的水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旋压坐便器,其实施方案为,由外壳、内腔体、旋压破碎器及单踏板连杆旋压控制机构组成,其特征在于在内腔上口内边缘设置一圈冲水管道,粪池后部装有供排泄的升降闸门,其侧下方设置旋压破碎器,冲水阀门与自来水管连接,由踏板带动连杆控制冲水阀门的开闭时间,从而控制冲水量。所述旋压破碎器为压板和网床组成。所述压板底面光板,通过压杆使其自后边缘向前做轴心运动压至网床,网床为筛孔状,平置,经拨叉作用可整体移动。所述冲水管道为圆形、方形或多边形。本技术有益效果是采用单踏板连杆旋压控制机构,通过下踏和旋转踏板带动连杆旋压机构运动,使旋压破碎器工作,将粪便挤压破碎后冲入下水道,并实施大小便分别冲水。小便后,下踏踏板带动连杆机构打开冲水阀门的同时将粪池闸门提升至一定高度,经过坐便器上口的环形水道流出的水冲刷便器内腔汇集粪池,经打开的闸门下泄,冲刷旋压破碎器后流入排便管道进入下水道。大便冲洗时,下踏踏板下行带动连杆旋压控制机构,打开粪池闸门和冲水阀,粪便自粪池闸门冲入旋压破碎器后落在网床上,同时,压板下压至网床,将粪便挤压破碎后顺网孔落至排便管道,至此,下旋脚踏板,使旋杆逆时针旋转,固定在旋杆上的拨杆抽动网床,用以削刮粘附在压板表面的粪便,从坐便器上口冲水口流出的水很容易地把已破碎的粪便冲入下水道,经试验,最大用水量为,小便冲一次1升水,大便冲一次2升水。与传统坐便器相比节水量在70%以上,极大节约了水资源,又减少了用户的开支。本技术设计合理,站用空间少,安装方便,使用效果好,是极有推广价值的新型节水装置。附图说明图1为旋压坐便器外形、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B向视图图3为图1的A-A剖视图图4为图2的C向视图图5为网床平面图实施例图1、图2和图4所示为旋压坐便器外形、结构示意图。该坐便器外壳和内腔由不锈钢或工程塑料制成。在内腔2的上口边缘内侧设置一圈冲水管道1,其形状为圆形或任意多边形,在冲水管道1下端间隔开有冲水孔4,粪池3后部开口处装有闸板17,侧下部装有旋压破碎器5(如图3、图5所示),其下端开口与排污管道15对接。当大便后冲厕时,下踏踏板24,使旋杆14下行,带动竖拉杆6、拉杆10,打开阀门12,净水通过给水管7进入冲水管1,从冲水孔4冲出,冲刷腔体2内壁和粪池3,同时连接在竖拉杆6上的拨叉8下压摇臂9,打开闸板17,积存在粪池3内的密封水中的粪便会流入破碎器5,落在网床22上,竖拉杆6下行时与之相连的横压杆20便带动压杆19和连接在其上的压板21下行压在网床22上,落在网床22上的粪便受压后破碎,通过网眼分散后落入排便管道,下踏踏板24至下止点后下旋,使旋杆14逆时针旋转,固定在旋杆14上的拨杆23推动斜支臂16带动推拉臂11移动,使连接其上的网床22在压板21已压实的情况下水平撮动,削刮掉可能粘附在压板21表面的便渣,抬起脚踏板24后,在主杆拉簧25的作用下全部自动回位。水道1中剩余的净水继续流出,再次积满粪池3。小便冲厕时,下踏踏板24至下止点后放开即可完成冲水。权利要求1.一种旋压坐便器,由外壳、内腔体、旋压破碎器和单踏板连杆旋压控制机构组成,冲水阀门与自来水管相接,其特征在于在便器内腔上口设置一圈冲水管道,粪池下部装有旋压破碎器,由网床和压板组成,壳体一端与粪池闸门对接,下端开口连接排便管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压坐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压破碎器网床的孔眼为筛孔状或条状,压板底面为平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压坐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冲水管道为圆形、方形或多边形。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属于高效节水装置的一种节能坐便器,在坐便器上口内边缘设置环行冲水管道,在粪池后部设置升降闸门,侧下部安装旋压式破碎器,通过踏板带动连杆运动,破碎后的粪便只需很少的水即可冲入下水道,节水效果十分明显。与传统坐便器相比,节水率在60%以上。本技术设计合理,安装简便,总体成本低,在大幅度降低了缺水城市用水压力的同时也减轻了用户的水费开支,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起到积极作用,是值得全面推广的高效节水新型产品。文档编号E03D5/08GK2663546SQ200320121659公开日2004年12月15日 申请日期2003年11月20日 优先权日2003年11月20日专利技术者李松林 申请人:李松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松林
申请(专利权)人:李松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