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靠背救生衣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5574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01: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靠背救生衣座椅,包括:一座椅主体,所述座椅主体由相互垂直的靠背和坐垫组成;所述靠背正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若干铝合金板,所述靠背顶部表面隆起,隆起的所述靠背顶部形成一靠枕;所述坐垫远离所述靠背侧为圆弧形,圆弧形所述坐垫形成一脚枕;所述坐垫底部安装有底座,所述底座由两相互平行的支架组成;所述坐垫下端安装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表面与所述坐垫下表面相固定。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靠背救生衣座椅,该座椅椅背内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用于存放救生衣,使得事故发生时,车内的乘员能够破窗逃出,避免因不会游泳而溺水身亡的悲剧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靠背救生衣座椅
本技术涉及办公产品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靠背救生衣座椅。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出行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汽车的普及,导致了各个城市的交通状况也越来越复杂,各种交通事故的发生也越来越频繁,而一旦发生开车掉入水中或者车子被水淹没此类的交通事故,驾驶员及乘客的生命安全将受到极大的威胁,就算车内的人员能够破窗逃出,然而如果逃出来的人不会游泳则仍然会被淹死,而现有的汽车内一般均未设置像救生圈或救生衣之类的救生必备物品,从而使得事故发生时,即使车内的乘员能够破窗逃出,仍无法避免因不会游泳而溺水身亡的悲剧的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靠背救生衣座椅,能够将救生衣藏在该座椅内。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靠背救生衣座椅,包括:一座椅主体,所述座椅主体由相互垂直的靠背和坐垫组成;所述靠背正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若干铝合金板,所述靠背顶部表面隆起,隆起的所述靠背顶部形成一靠枕;所述坐垫远离所述靠背侧为圆弧形,圆弧形所述坐垫形成一脚枕;所述坐垫底部安装有底座,所述底座由两相互平行的支架组成;所述坐垫下端安装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表面与所述坐垫下表面相固定。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凹槽与所述铝合金板组合成若干置物槽。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支架底部安装有平衡块。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座与所述底座相配合。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座上安装有两扶手。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座与两所述扶手成U型连接。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座椅本体与所述底座呈一定倾斜角度连接。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座椅本体与所述底座之间倾斜角度为7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一种靠背救生衣座椅,该座椅椅背内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用于存放救生衣,使得事故发生时,车内的乘员能够破窗逃出,避免因不会游泳而溺水身亡的悲剧的发生。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靠背救生衣座椅实施例一的主视图。图2为一种靠背救生衣座椅实施例一的右视图。图3为一种靠背救生衣座椅实施例二的主视图。图4为一种靠背救生衣座椅实施例二的右视图。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座椅主体;2、靠背;3、坐垫;4、凹槽;5、铝合金板;6、置物槽;7、靠枕;8、脚枕;9、底座;10、支架;11、平衡块;12、固定座;13、扶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请参阅图1至图4,实施例一一种靠背救生衣座椅,包括:一座椅主体1,所述座椅主体1由相互垂直的靠背2和坐垫3组成,所述靠垫2与所述坐垫3表面呈弧形,使得使用者在乘坐时更加的舒服,更加的符合人体工学。所述靠背2正面开设有凹槽4,所述凹槽4用于放置救生衣和其他救生工具,隐藏了救生衣和救生工具,节省了空间,提高了空间利用率。所述凹槽4内设有若干铝合金板5,所述铝合金板5用于增加所述凹槽4的牢固度,同时分割所述凹槽4。所述凹槽4与所述铝合金板5组合成若干置物槽6,所述置物槽6用于将救生衣和救生工具一一分开,使得在救援时可以迅速的找到所要的工具。所述靠背2顶部表面隆起,隆起的所述靠背2顶部形成一靠枕7,所述靠枕7用于使用者后颈部的支撑,使得使用者后颈部更加的舒适。所述坐垫3远离所述靠背2侧为圆弧形,圆弧形所述坐垫3形成一脚枕8,所述脚枕8用于使用者腘窝的支撑,使得使用者腘窝更加的舒适。所述坐垫3底部安装有底座9,所述座椅本体1与所述底座9呈一定倾斜角度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座椅本体1与所述底座9之间倾斜角度为75°。所述底座9由两相互平行的支架10组成,所述支架10减少了占地空间。所述支架10底部安装有平衡块11,所述平衡块11使得整个座椅更加的平稳。所述坐垫3下端安装有固定座12,所述固定座12上表面与所述坐垫3下表面相固定,所述固定座12与所述底座9相配合,所述固定座12使得所述底座9与所述坐垫3连接的更加的牢固,同时根据所述固定座12的长度不同,所述固定座12上所述安装的所述坐垫3的数量也不同,所述固定座12上所安装的所述坐垫3的数量大于等于1个。实施例二一种靠背救生衣座椅,包括:一座椅主体1,所述座椅主体1由相互垂直的靠背2和坐垫3组成,所述靠垫2与所述坐垫3表面呈弧形,使得使用者在乘坐时更加的舒服,更加的符合人体工学。所述靠背2正面开设有凹槽4,所述凹槽4用于放置救生衣和其他救生工具,隐藏了救生衣和救生工具,节省了空间,提高了空间利用率。所述凹槽4内设有若干铝合金板5,所述铝合金板5用于增加所述凹槽4的牢固度,同时分割所述凹槽4。所述凹槽4与所述铝合金板5组合成若干置物槽6,所述置物槽6用于将救生衣和救生工具一一分开,使得在救援时可以迅速的找到所要的工具。所述靠背2顶部表面隆起,隆起的所述靠背2顶部形成一靠枕7,所述靠枕7用于使用者后颈部的支撑,使得使用者后颈部更加的舒适。所述坐垫3远离所述靠背2侧为圆弧形,圆弧形所述坐垫3形成一脚枕8,所述脚枕8用于使用者腘窝的支撑,使得使用者腘窝更加的舒适。所述坐垫3底部安装有底座9,所述座椅本体1与所述底座9呈一定倾斜角度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座椅本体1与所述底座9之间倾斜角度为75°。所述底座9由两相互平行的支架10组成,所述支架10减少了占地空间。所述支架10底部安装有平衡块11,所述平衡块11使得整个座椅更加的平稳。所述坐垫3下端安装有固定座12,所述固定座12上表面与所述坐垫3下表面相固定,所述固定座12与所述底座9相配合,所述固定座12使得所述底座9与所述坐垫3连接的更加的牢固。所述固定座12上安装有两扶手13,所述固定座12与两所述扶手13成U型连接,所述扶手13用于使用者手臂的放置。根据所述固定座12的长度不同,所述固定座12上所述安装的所述坐垫3的数量也不同,所述固定座12上所安装的所述坐垫3的数量大于等于1个。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一种靠背救生衣座椅,该座椅椅背内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用于存放救生衣,使得事故发生时,车内的乘员能够破窗逃出,避免因不会游泳而溺水身亡的悲剧的发生。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靠背救生衣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座椅主体,所述座椅主体由相互垂直的靠背和坐垫组成;所述靠背正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若干铝合金板,所述凹槽与所述铝合金板组合成若干置物槽,所述靠背顶部表面隆起,隆起的所述靠背顶部形成一靠枕;所述坐垫远离所述靠背侧为圆弧形,圆弧形所述坐垫形成一脚枕;所述坐垫底部安装有底座,所述底座由两相互平行的支架组成;所述坐垫下端安装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表面与所述坐垫下表面相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靠背救生衣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座椅主体,所述座椅主体由相互垂直的靠背和坐垫组成;所述靠背正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若干铝合金板,所述凹槽与所述铝合金板组合成若干置物槽,所述靠背顶部表面隆起,隆起的所述靠背顶部形成一靠枕;所述坐垫远离所述靠背侧为圆弧形,圆弧形所述坐垫形成一脚枕;所述坐垫底部安装有底座,所述底座由两相互平行的支架组成;所述坐垫下端安装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表面与所述坐垫下表面相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靠背救生衣座椅,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建英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标图高级座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