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应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40987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4 00: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载应急装置,包括本体,所述本体挂设于单体车座上,所述本体包括前身、后身和侧身,所述前身的左右两侧相互分离,所述左侧和右侧之间设有连接带组,所述连接带组一端固定于左侧和右侧中的任意一侧,另一端可拆卸的设于相应的另一侧,所述侧身上开设有口,所述本体后身和/或侧身上设有多个按预设间隔设置的口袋,所述口袋用于放置应急装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车载应急装置,车辆发生事故后取用应急装备方便。

Vehicle emergency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on-board emergency device, including a body, which is hung on a single car seat. The body comprises a front body, a rear body and a side body.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of the front body are separated from each other.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of the front body are provided with a connecting belt group, and one end of the connecting belt group is fixed in either left side or right side. On one side, the other end is detachable on the corresponding other side. The sid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n opening. The body rear body and/or the side body are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pockets arranged at preset intervals, and the pockets are used for placing emergency equipment. The vehicle emergency device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is convenient for taking emergency equipment after vehicle accid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载应急装置
本技术涉及汽车应急装置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车载应急装置。
技术介绍
在汽车领域,目前市面上的应急装置如灭火器等一般都放置在汽车后备箱内,发生自燃等事故后应急装置取用困难,事故不易得到及时处理,容易危及生命和财产的安全,且汽车行驶时应急装置会随之滑动翻滚,影响了实际保质期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生事故时取用应急装备方便的车载应急装置。本技术公开的车载应急装置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载应急装置,包括本体,所述本体挂设于单体车座上,所述本体包括前身、后身和侧身,所述前身的左右两侧相互分离,所述左侧和右侧之间设有连接带组,所述连接带组一端固定于左侧和右侧中的任意一侧,另一端可拆卸的设于相应的另一侧,所述侧身上开设有口,所述本体后身和/或侧身上设有多个按预设间隔设置的口袋,所述口袋用于放置应急装备。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本体上设有充气内胆和压缩空气瓶,所述充气内胆与压缩空气瓶相连通。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本体表面设有多个用于反射光线的反光条。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口袋上方设有口袋盖,所述口袋盖一侧固定于本体上,相对的另一侧通过魔术贴固定于口袋。作为优选方案,每个所述口袋盖覆盖至少一个口袋。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左侧和右侧相邻的边上设有拉链。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后身上设有安全气囊。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连接带组包括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所述第一连接带设于本体上方,所述第二连接带设于本体下方。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口袋为风琴袋,所述口袋按预设间隔并排设置。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本体材料为皮革、帆布或网布。本技术公开的车载应急装置的有益效果是:本体的前身中间左右分离,左侧和右侧通过连接带组可拆卸的连接,连接带组用于将本体挂设在单体车座上,本体的侧身上开设有口,口卡设于单体车座的座肩处,以进一步固定本体,本体的后身、侧身以及其组合设有多个按预设间隔设置的口袋,间隔设置的口袋使得应急装备相互分离,不会出现相互碰撞,发生事故时,事故相关人员可直接从口袋中取出对应的应急装备,取用方便快捷,特殊情况可取下本体,手臂穿过侧身的口,以穿戴上本体,便于携带上应急装备进行事故处理,提高自身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车载应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车载应急装置的后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阐述和说明:请参考图1和图2,一种车载应急装置,包括本体100,本体100挂设于单体车座上,本体100材料为网布、皮革或帆布等耐磨材料所制,本体100包括前身、后身和侧身,前身的左右两侧相互分离,左侧110上固定有连接带组一端,连接带组另一端可拆卸的固定于右侧130,本实施例中,连接带组另一端通过魔术贴固定于右侧130,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通过皮带扣固定于右侧130。连接带组包括第一连接带121和第二连接带122,第一连接带121设于本体100上方,第一连接带121用于将本体100挂设于单体车座200上,为了避免汽车移动时,汽车振动导致本体100下部分与单体车座200发生碰撞,用第二连接带122将本体100与单体车座200固定。为了进一步保证本体100与单体车座200固定的可靠性,在后身处可设置第三连接带,该第三连接带挂设于单体车座200上,以改善本体100的受力状况。本体100上设有充气内胆,所述充气内胆设于本体100内侧,在其他实施例中,本体100为多层结构,所述充气内胆设于本体100的夹层中,所述充气内胆为防水材料所制,其与压缩空气瓶连通,必要时可戳破压缩空气瓶,对充气内胆进行快速充气。左侧110和右侧130相邻的边上设有拉链140或其他可拆卸的连接结构。以便在特殊情况下,人体需要穿戴本体100时,提高本体100对人体的覆盖面积,减少相互间的摩擦。侧身110上开设有口150,口150卡设于单体车座200的座肩处,以进一步固定本体100,减少本体100与单体车座200的碰撞和摩擦,本体100后身和/或侧身上设有多个按预设间隔设置的口袋160,口袋160用于放置应急装备,本实施例中,本体100后身和侧身上均设有口袋160,所述口袋160为风琴袋。多个口袋160按预设间隔并排设置。常用的应急装备如逃生锤、灭火器、折叠三脚架、手电、报警装置、止血绷带等均可设置在口袋160中。在其他实施例中,可根据实际空间的需要,部分或全部口袋160横向或其他方向设置。口袋160上方设有口袋盖170,所述口袋盖170一侧固定于本体100上,相对的另一侧通过魔术贴固定于口袋160,其他实施例中,也可采用按扣或者拉链与口袋160固定,口袋盖170和口袋160配合可提高对应急装备的防护,每个所述口袋160覆盖至少一个口袋盖170。本实施例中,后身的口袋160均为一个口袋盖170覆盖,以降低制造成本。本体100上设有多个用于反射光线的反光条180。反光条180为条状的贴合与本体的结构,反光条180可反射自然光线,警示路人和来往车辆,减少二次伤害的发生。反光条180设置在本体100的前身和后身上,必要时也可在侧身上设置。本体100的后身合适位置还可设置安全气囊相关组件,车辆受撞击时弹出以保护后座上的乘车人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车载应急装置,本体100挂设在单体车座200上,本体100前身的中间左右分离,左侧110和右侧130通过连接带组可拆卸的连接,连接带组用于将本体100挂设在单体车座上,本体100的侧身上开设有口150,口150卡设于单体车座200的座肩处,以进一步固定本体100,本体100的后身、侧身以及其组合设有多个按预设间隔设置的口袋160,间隔设置的口袋160使得应急装备相互分离,不会出现相互碰撞,发生事故时,事故相关人员可直接从口袋160中取出对应的应急装备,取用方便快捷,特殊情况如落水时可取下本体100,手臂穿过侧身的口150,以穿戴上本体100,便于携带上应急装备进行事故处理,提高自身安全性。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载应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所述本体挂设于单体车座上,所述本体包括前身、后身和侧身,所述前身的左右两侧相互分离,所述左侧和右侧之间设有连接带组,所述连接带组一端固定于左侧和右侧中的任意一侧,另一端可拆卸的设于相应的另一侧,所述侧身上开设有口,所述本体后身和/或侧身上设有多个按预设间隔设置的口袋,所述口袋用于放置应急装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应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所述本体挂设于单体车座上,所述本体包括前身、后身和侧身,所述前身的左右两侧相互分离,所述左侧和右侧之间设有连接带组,所述连接带组一端固定于左侧和右侧中的任意一侧,另一端可拆卸的设于相应的另一侧,所述侧身上开设有口,所述本体后身和/或侧身上设有多个按预设间隔设置的口袋,所述口袋用于放置应急装备。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应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上设有充气内胆和压缩空气瓶,所述充气内胆与压缩空气瓶相连通。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应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表面设有多个用于反射光线的反光条。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应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口袋上方设有口袋盖,所述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朝兵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安全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