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无障碍旋转防滑座椅的腰部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80023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3 15: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座椅领域,公开了一种可无障碍旋转防滑座椅的腰部支撑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对于腰部支撑板移动采用螺纹杆转动进行推动,这种移动方式较慢,影响调整效率的问题,通过设置有推动机构,使得按压推动机构,进而使得推动机构失去限位,可以进行前后推动第一腰部支撑板左右,适应不同体型的人,相对于现有技术,滑动调整第一腰部支撑板的左右移动比螺纹杆转动调整第一腰部支撑板的左右移动调整速度快,从而达到了提高调整效率的目的。从而达到了提高调整效率的目的。从而达到了提高调整效率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无障碍旋转防滑座椅的腰部支撑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座椅领域,具体为一种可无障碍旋转防滑座椅的腰部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可无障碍旋转防滑座椅的腰部支撑结构是一种对腰部进行支撑的装置,其主要的目的是减少腰部的用力,例如:公开号为CN218287515U专利,推动维护板背离固定板的一侧朝向相互靠近的方向转动,从而将维护板维护在人腰部的两侧,针对不同体型的人,都能够通过腰部依靠在依靠板上的作用力,将维护板维护在腰部两侧,实现对腰部的完全支撑。
[0003]公开号为CN218287515U,公开了一种汽车座椅靠背腰部支撑结构,包括坐垫框、靠背框、伺服电机、转轴,所述靠背框活动安装在坐垫框的内侧,所述伺服电机固定安装在坐垫框的正面,所述转轴固定套接在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现有的腰部支撑结构为了适应不同体形的人,将对腰部的支撑板进行移动,但是对于腰部支撑板移动采用螺纹杆转动进行推动,这种移动方式较慢,影响调整效率,且现有的腰部支撑板向外侧移动太多,会导致腰部支撑板与座椅之间漏出太多的空隙,导致人躺在上面会被腰部支撑板膈到,使得人躺在上面是不舒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无障碍旋转防滑座椅的腰部支撑结构,采用本装置进行工作,从而解决了对于腰部支撑板移动采用螺纹杆转动进行推动,这种移动方式较慢,影响调整效率,且现有的腰部支撑板向外侧移动太多,会导致腰部支撑板与座椅之间漏出太多的空隙,导致人躺在上面会被腰部支撑板膈到,使得的躺在上面是不舒服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无障碍旋转防滑座椅的腰部支撑结构,包括有座椅主体,设置在座椅主体内侧的第一腰部支撑板,座椅主体的内部设置有推动机构,第一腰部支撑板的内部设置有伸缩机构;
[0006]推动机构包括有限位机构和铰链机构,铰链机构设置在限位机构的左侧。
[0007]优选的,座椅主体的前侧内部设置有第一孔洞,限位机构包括有设置在第一推杆,第一推杆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的内侧设置有第二推杆,第二推杆的内部设置有滑槽,滑槽的内侧设置有第一限位杆,第一凹槽的外侧连通有第二孔洞,第二孔洞的内侧设置有挡板,挡板的上方设置有第一弹簧,第一孔洞的外侧连通有第一限位槽,第二推杆的后侧设置有第二弹簧。
[0008]优选的,第一孔洞的宽度与第一推杆的宽度一致,且第一推杆的外观结构形状为矩形。
[0009]优选的,第一限位杆的外观结构形状为梯形,且第一限位杆的下方表面与滑槽的上方表面贴合。
[0010]优选的,第一限位槽等距分布在第一孔洞的外侧,且第一限位槽的宽度与第二推杆的宽度一致。
[0011]优选的,铰链机构包括有设置在第一推杆后端的推板,第一孔洞的后端连通有第二凹槽,推板的内部设置有第三凹槽,第三凹槽的内部设置有滑块,滑块的前端设置有连接块,连接块的内侧设置有第一连接杆,第二凹槽的左侧连通有第三孔洞。
[0012]优选的,第二凹槽的宽度与滑块的宽度一致,且第二凹槽的外观结构形状为倾斜型,并且滑块与推板的连接方式滑动连接。
[0013]优选的,第一连接杆与座椅主体的连接方式为铰链连接,且第一连接杆与第一腰部支撑板的连接方式为铰链连接。
[0014]优选的,第一腰部支撑板的内部设置有第四凹槽,伸缩机构包括有设置在第四凹槽内部的第二腰部支撑板,第二腰部支撑板的内部设置有第二限位槽,第四凹槽外侧连通有第四孔洞,第四孔洞的前侧连通有第五凹槽,第五凹槽的内侧设置有第三弹簧,第三弹簧的内侧设置有第二限位杆。
[0015]优选的,第二限位槽等距分布在第二腰部支撑板的内部,且第二限位槽的宽度与第二限位杆的宽度一致。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7]1、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可无障碍旋转防滑座椅的腰部支撑结构,通过设置有推动机构,使得按压推动机构,进而使得推动机构失去限位,可以进行前后推动第一腰部支撑板左右,适应不同体型的人,相对于现有技术,滑动调整第一腰部支撑板的左右移动比螺纹杆转动调整第一腰部支撑板的左右移动调整速度快,从而达到了提高调整效率的目的。
[0018]2、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可无障碍旋转防滑座椅的腰部支撑结构,通过设置有伸缩机构,拉动伸缩机构向前侧进行运动,进而使得第一腰部支撑板的面积发生变化,相对于现有技术,在第一腰部支撑板移出过多的距离,第一腰部支撑板与座椅主体之间的缝隙被填补,使得人躺在座椅主体上第一腰部支撑与腰部接触的地方舒适性变高,从而达到了使舒适性变高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俯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的推动机构与伸缩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的推板立体剖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的第一腰部支撑板立体剖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技术的推板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6为本技术的图3中A处结构示意图;
[0025]图7为本技术的图4中B处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1、座椅主体;2、第一腰部支撑板;3、推动机构;4、伸缩机构;31、限位机构;32、铰链机构;5、第一孔洞;3101、第一推杆;3102、第一凹槽;3103、第二推杆;3104、滑槽;3105、第一限位杆;3106、第二孔洞;3107、挡板;3108、第一弹簧;3109、第一限位槽;3110、第二弹簧;3201、推板;3202、第二凹槽;3203、第三凹槽;3204、滑块;3205、连接块;3206、第一连接杆;3207、第三孔洞;6、第四凹槽;401、第二腰部支撑板;402、第二限位槽;403、第四孔洞;406、第五凹槽;404、第三弹簧;405、第二限位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请参阅图1

图7,本技术提供技术方案:一种可无障碍旋转防滑座椅的腰部支撑结构,包括有座椅主体1,设置在座椅主体1内侧的第一腰部支撑板2,座椅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推动机构3,第一腰部支撑板2的内部设置有伸缩机构4;
[0029]推动机构3包括有限位机构31和铰链机构32,铰链机构32设置在限位机构31的左侧。
[0030]座椅主体1的前侧内部设置有第一孔洞5,限位机构31包括有设置在第一推杆3101,第一推杆310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凹槽3102,第一凹槽3102的内侧设置有第二推杆3103,第二推杆3103的内部设置有滑槽3104,滑槽3104的内侧设置有第一限位杆310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无障碍旋转防滑座椅的腰部支撑结构,包括有座椅主体(1),设置在座椅主体(1)内侧的第一腰部支撑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推动机构(3),所述第一腰部支撑板(2)的内部设置有伸缩机构(4);所述推动机构(3)包括有限位机构(31)和铰链机构(32),所述铰链机构(32)设置在限位机构(31)的左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无障碍旋转防滑座椅的腰部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主体(1)的前侧内部设置有第一孔洞(5),所述限位机构(31)包括有设置在第一孔洞(5)内侧的第一推杆(3101),所述第一推杆(310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凹槽(3102),所述第一凹槽(3102)的内侧设置有第二推杆(3103),所述第二推杆(3103)的内部设置有滑槽(3104),所述滑槽(3104)的内侧设置有第一限位杆(3105),所述第一凹槽(3102)的外侧连通有第二孔洞(3106),所述第二孔洞(3106)的内侧设置有挡板(3107),所述挡板(3107)的上方设置有第一弹簧(3108),所述第一孔洞(5)的外侧连通有第一限位槽(3109),所述第二推杆(3103)的后侧设置有第二弹簧(311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无障碍旋转防滑座椅的腰部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孔洞(5)的宽度与第一推杆(3101)的宽度一致,且第一推杆(3101)的外观结构形状为矩形。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无障碍旋转防滑座椅的腰部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杆(3105)的外观结构形状为梯形,且第一限位杆(3105)的下方表面与滑槽(3104)的上方表面贴合。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无障碍旋转防滑座椅的腰部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槽(3109)等距分布在第一孔洞(5)的外侧,且第一限位槽(3109)的宽度与第二推杆(3103)的宽度一致。6.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建英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标图高级座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