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保险杠模具标准化模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5423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00: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汽车保险杠模具标准化模架,包括动模板、销孔、定位销、定模板、第一进气口、底板、出气管、导气管、固定块、橡胶圈、凹槽、凸块、滑块、弹簧、滑槽、出气口和第二进气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定位销与固定块及收缩时的橡胶圈的直径均略小于销孔的直径,因此定位销可以快速的放进动模板内部的销孔中,进而方便使用者将定模板与定模板连接;当凸块向上移动到凹槽中后,凸块会不断地挤压橡胶圈,进而使橡胶圈处于膨胀状态,由于膨胀时的橡胶圈的直径大于销孔的直径同时因为销孔的阻挡作用使橡胶圈与销孔之间呈紧密连接,进而使动模板固定在定模板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保险杠模具标准化模架
本技术涉及一种模架,具体为汽车保险杠模具标准化模架,属于汽车零件模具应用领域。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工业的更新换代的步伐加快和利润空间的进一步紧缩,“大规模、低成本、高速度”成为各大汽车制造厂商竞相追逐的目标。而模具在汽车保险杠的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模架是模具之半制成品,由各种不同的钢板配合零件组成,可以说是整套模具的骨架。由于模架及模具所涉及的加工有很大差异,模具制造商会选择向模架制造商订购模架,利用双方的生产优势,以提高整体生产质量及效率。但是现有的汽车保险杠模具标准化模架在使用时仍存在一定的缺陷,现有的模架中的定模板与动模板之间一般通过销连接,而由于销和销孔之间是紧密连接,因此,定位销在敲入销孔中时,需要用铜棒敲打,进而降低了工人的工作效率,同时由于要经常敲打动模板易造成动模板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动模板不易安装和拆卸的问题而提供汽车保险杠模具标准化模架。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汽车保险杠模具标准化模架,包括定模板和动模板,所述动模板内部设置销孔,所述定模板底部设置底板,所述底板一侧设置第一进气口,所述第一进气口一侧设置第二进气口,所述定模板内部设置定位销,所述定位销一侧设置出气管,所述出气管一端连接导气管,所述定位销侧壁设置出气口,所述定位销内部设置滑槽,所述滑槽内部安装弹簧,所述弹簧一端连接滑块,所述滑块一端安装凸块,所述定位销一端连接橡胶圈,所述橡胶圈一端连接固定块,所述橡胶圈一侧设置凹槽。优选的,所述橡胶圈安装在所述固定块和所述定位销之间,且所述橡胶圈与所述固定块和所述定位销之间均呈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定位销与所述固定块及收缩时的所述橡胶圈的直径均略小于所述销孔的直径,且膨胀时的所述橡胶圈的直径大于所述销孔的直径。优选的,所述凸块与所述凹槽相配合,且所述凸块的形状为圆锥形,所述凹槽的形状为圆台形。优选的,所述滑块安装在所述滑槽内,且所述滑块与所述定位销之间通过所述弹簧连接。优选的,所述定位销的数量为四个,且所述第一进气口与所述第二进气口均连接有两个不同的所述定位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由于定位销与固定块及收缩时的橡胶圈的直径均略小于销孔的直径,因此定位销可以快速的放进动模板内部的销孔中,进而方便使用者将定模板与定模板连接。2、当凸块向上移动到凹槽中后,凸块会不断地挤压橡胶圈,进而使橡胶圈处于膨胀状态,由于膨胀时的橡胶圈的直径大于销孔的直径同时因为销孔的阻挡作用使橡胶圈与销孔之间呈紧密连接,进而使动模板固定在定模板上。该装置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快速拆卸动模板等特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定模板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定位销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底板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动模板;2、销孔;3、定位销;4、定模板;5、第一进气口;6、底板;7、出气管;8、导气管;9、固定块;10、橡胶圈;11、凹槽;12、凸块;13、滑块;14、弹簧;15、滑槽;16、出气口;17、第二进气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请参阅图1-4所示,汽车保险杠模具标准化模架,包括定模板4和动模板1,动模板1内部设置销孔2,进而方便动模板1与定模板4连接,定模板4底部设置底板6,底板6一侧设置第一进气口5,第一进气口5一侧设置第二进气口17,进而方便与空气压缩机连接,定模板4内部设置定位销3,定位销3一侧设置出气管7,出气管7一端连接导气管8,定位销3侧壁设置出气口16,定位销3内部设置滑槽15,滑槽15内部安装弹簧14,弹簧14一端连接滑块13,滑块13一端安装凸块12,进而使高压空气通过导气管8进入出气管7中,进而通过出气管7从出气口16进入定位销3中的滑槽15中,进而高压空气推动滑块13向上移动,进而带动凸块12向上移动,同时由于滑块13向上移动而带动弹簧14处于拉伸状态,定位销3一端连接橡胶圈10,橡胶圈10一端连接固定块9,橡胶圈10一侧设置凹槽11,进而当凸块12向上移动到凹槽11中后,凸块12会不断地挤压橡胶圈10,进而使橡胶圈10处于膨胀状态,由于膨胀时的橡胶圈10的直径大于销孔2的直径同时因为销孔2的阻挡作用使橡胶圈10与销孔2之间呈紧密连接,进而使动模板1固定在定模板4上。实施例2请继续参阅图1-4,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橡胶圈10安装在固定块9和定位销3之间,且橡胶圈10与固定块9和定位销3之间均呈固定连接,定位销3与固定块9及收缩时的橡胶圈10的直径均略小于销孔2的直径,因此定位销3可以快速的放进动模板1内部的销孔2中,进而方便使用者将定模板1与定模板4连接,且膨胀时的橡胶圈10的直径大于销孔2的直径,因此因为销孔2的阻挡作用使橡胶圈10无法继续向外膨胀进而使橡胶圈10与销孔2之间呈紧密连接,进而使动模板1固定在定模板4上。凸块12与凹槽11相配合,且凸块12的形状为圆锥形,凹槽11的形状为圆台形,进而使凸块12不断地挤压橡胶圈10,进而使橡胶圈10处于膨胀状态。滑块13安装在滑槽15内,且滑块13与定位销3之间通过弹簧14连接,进而在关闭空气压缩机的开关,进而使滑块13在弹簧14的拉力作用下向下移动,进而使滑槽15内的空气原路返回,凸块12与凹槽11分离。定位销3的数量为四个,且第一进气口5与第二进气口17均连接有两个不同的定位销3,进而使空气压缩机能够提供足够的高压空气,进而使高压空气能够推动滑块13移动。本技术在使用时,首先,将空气压缩机的气管与第一进气口5和第二进气口17连接,将动模板1与定位销3连接,由于定位销3与固定块9及收缩时的橡胶圈10的直径均略小于销孔2的直径,因此定位销3可以快速的放进动模板1内部的销孔2中,进而方便使用者将定模板1与定模板4连接,将空气压缩机的电源打开使空气压缩机产生的高压空气通过第一进气口5和第二进气口17进入导气管8中,进而高压空气通过导气管8进入出气管7中,进而通过出气管7从出气口16进入定位销3中的滑槽15中,进而高压空气推动滑块13向上移动,进而带动凸块12向上移动,同时由于滑块13向上移动而带动弹簧14处于拉伸状态,当凸块12向上移动到凹槽11中后,凸块12会不断地挤压橡胶圈10,进而使橡胶圈10处于膨胀状态,由于膨胀时的橡胶圈10的直径大于销孔2的直径同时因为销孔2的阻挡作用使橡胶圈10与销孔2之间呈紧密连接,进而使动模板1固定在定模板4上;当要更换动模板1上时,关闭空气压缩机的开关,进而使滑块13在弹簧14的拉力作用下向下移动,进而使滑槽15内的空气原路返回,凸块12与凹槽11分离,进而橡胶圈10在自身弹力的作用下逐渐收缩,进而使橡胶圈10的直径小于销孔2的直径,进而方便使用者将动模板1从定位销3上取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汽车保险杠模具标准化模架,包括定模板(4)和动模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板(1)内部设置销孔(2),所述定模板(4)底部设置底板(6),所述底板(6)一侧设置第一进气口(5),所述第一进气口(5)一侧设置第二进气口(17),所述定模板(4)内部设置定位销(3),所述定位销(3)一侧设置出气管(7),所述出气管(7)一端连接导气管(8),所述定位销(3)侧壁设置出气口(16),所述定位销(3)内部设置滑槽(15),所述滑槽(15)内部安装弹簧(14),所述弹簧(14)一端连接滑块(13),所述滑块(13)一端安装凸块(12),所述定位销(3)一端连接橡胶圈(10),所述橡胶圈(10)一端连接固定块(9),所述橡胶圈(10)一侧设置凹槽(11)。

【技术特征摘要】
1.汽车保险杠模具标准化模架,包括定模板(4)和动模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板(1)内部设置销孔(2),所述定模板(4)底部设置底板(6),所述底板(6)一侧设置第一进气口(5),所述第一进气口(5)一侧设置第二进气口(17),所述定模板(4)内部设置定位销(3),所述定位销(3)一侧设置出气管(7),所述出气管(7)一端连接导气管(8),所述定位销(3)侧壁设置出气口(16),所述定位销(3)内部设置滑槽(15),所述滑槽(15)内部安装弹簧(14),所述弹簧(14)一端连接滑块(13),所述滑块(13)一端安装凸块(12),所述定位销(3)一端连接橡胶圈(10),所述橡胶圈(10)一端连接固定块(9),所述橡胶圈(10)一侧设置凹槽(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保险杠模具标准化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圈(10)安装在所述固定块(9)和所述定位销(3)之间,且所述橡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忠辉李涛刘强文杰康尹平杨宜金郑权俞文友夏美钦夏越钦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艾格瑞特模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