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造汽车遮阳板的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77629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8 23: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制造汽车遮阳板的模具,包括上模、下模和延伸条,所述上模的底部设有模腔,所述下模的上端两侧设有延伸条,所述下模上表面设有基材,所述下模的两侧位于延伸条的两侧设有支撑块,此制造汽车遮阳板的模具,通过在延伸条下端设置支撑块,该支撑块与固定于支撑板上的第一气缸活塞杆固定连接,所述下模的两侧凹槽内固定有第二气缸,该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与支撑板侧边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的底面通过滑块与提升板滑动连接,该种设计,可实现支撑块上下移动和左右移动,进而方便对基材的翻边。

A mould for manufacturing automobile sun vis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造汽车遮阳板的模具
本技术涉及汽车生产
,具体为一种制造汽车遮阳板的模具。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汽车天窗的遮阳板也向着低成本、质量轻而且强度高的方向发展,所以目前出现了多种工艺的遮阳板产品,PHC、PP玻纤板工艺的遮阳板产品大都质量轻,为了保证遮阳板的强度和产品轮廓度,其前端(700mm左右长度)的产品结构造型大都采用翻边结构。而这类产品的成型模具在产品翻边形状的模具成型凸起部分强度太差,严重影响模具的使用寿命。遮阳板模压成型过程中,首先基材加热膨胀到一定的厚度(近乎产品厚度的1.5倍以上),由传送带送入模具内,上模具下降,模压产品到设计的形状和厚度。此过程中下模具凸起结构由于要挤压基材而承受很大的压力,其薄而长的结构很容易发生弯曲甚至断裂,之后滑块前进完成产品翻边并切断的动作将不能正常动作,无法实现该结构产品的模压成型。目前此种结构的产品,大多都采用了产品前端展开模压成型后,二次加热翻边部位利用工装进行翻边制作的工艺。但是此种工艺直接导致设备投入大,工序多而效率低,产品的外观及稳定性差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制造汽车遮阳板的模具,以改进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况。为了改进上述问题,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体现:一种制造汽车遮阳板的模具,包括上模、下模和延伸条,所述上模的底部设有模腔,所述下模的上端两侧设有延伸条,所述下模上表面设有基材,所述下模的两侧位于延伸条的两侧设有支撑块,所述下模的下端两侧固定有提升板,该提升板的上端表面设有支撑板,该支撑板上固定有第一气缸,该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上端与支撑块底面固定连接,所述下模的底部两侧设有凹槽,该凹槽内固定有第二气缸,该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与支撑板的一侧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提升板的上表面设有滑槽,该滑槽滑动连接有滑块,该滑块的上端与支撑板的底面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支撑块为L型结构。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下模与模腔相匹配。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滑块为T形结构。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滑块的底面设有球形槽,该球形槽内嵌入有滚球。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制造汽车遮阳板的模具,包括上模、下模、延伸条、模腔、基材、支撑块、第一气缸、支撑板、提升板、凹槽、第二气缸、滑槽、滑块、球形槽、滚球。1.此制造汽车遮阳板的模具,通过在延伸条下端设置支撑块,该支撑块与固定于支撑板上的第一气缸活塞杆固定连接,所述下模的两侧凹槽内固定有第二气缸,该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与支撑板侧边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的底面通过滑块与提升板滑动连接,该种设计,可实现支撑块上下移动和左右移动,进而方便对基材的翻边。本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之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制造汽车遮阳板的模具整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制造汽车遮阳板的模具提升板截面示意图;图中:1、上模;2、下模;3、延伸条;4、模腔;5、基材;6、支撑块;7、第一气缸;8、支撑板;9、提升板;10、凹槽;11、第二气缸;12、滑槽;13、滑块;14、球形槽;15、滚球。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至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制造汽车遮阳板的模具,包括上模1、下模2和延伸条3,所述上模1的底部设有模腔4,所述下模2的上端两侧设有延伸条3,所述下模2上表面设有基材5,所述下模2的两侧位于延伸条3的两侧设有支撑块6,所述下模2的下端两侧固定有提升板9,该提升板9的上端表面设有支撑板8,该支撑板8上固定有第一气缸7,该第一气缸7的活塞杆上端与支撑块6底面固定连接,所述下模2的底部两侧设有凹槽10,该凹槽10内固定有第二气缸11,该第二气缸11的活塞杆与支撑板8的一侧固定连接。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在延伸条3下端设置支撑块6,该支撑块6与固定于支撑板8上的第一气缸7活塞杆固定连接,所述下模2的两侧凹槽10内固定有第二气缸11,该第二气缸11的活塞杆与支撑板8侧边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8的底面通过滑块13与提升板9滑动连接,该种设计,可实现支撑块6上下移动和左右移动,进而方便对基材的翻边。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提升板9的上表面设有滑槽12,该滑槽12滑动连接有滑块13,该滑块13的上端与支撑板8的底面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支撑块6为L型结构。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下模2与模腔4相匹配。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滑块13为T形结构。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滑块13的底面设有球形槽14,该球形槽14内嵌入有滚球。此制造汽车遮阳板的模具,通过在延伸条下端设置支撑块,该支撑块与固定于支撑板上的第一气缸活塞杆固定连接,所述下模的两侧凹槽内固定有第二气缸,该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与支撑板侧边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的底面通过滑块与提升板滑动连接,该种设计,可实现支撑块上下移动和左右移动,进而方便对基材的翻边。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造汽车遮阳板的模具,包括上模(1)、下模(2)和延伸条(3),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1)的底部设有模腔(4),所述下模(2)的上端两侧设有延伸条(3),所述下模(2)上表面设有基材(5),所述下模(2)的两侧位于延伸条(3)的两侧设有支撑块(6),所述下模(2)的下端两侧固定有提升板(9),该提升板(9)的上端表面设有支撑板(8),该支撑板(8)上固定有第一气缸(7),该第一气缸(7)的活塞杆上端与支撑块(6)底面固定连接,所述下模(2)的底部两侧设有凹槽(10),该凹槽(10)内固定有第二气缸(11),该第二气缸(11)的活塞杆与支撑板(8)的一侧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造汽车遮阳板的模具,包括上模(1)、下模(2)和延伸条(3),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1)的底部设有模腔(4),所述下模(2)的上端两侧设有延伸条(3),所述下模(2)上表面设有基材(5),所述下模(2)的两侧位于延伸条(3)的两侧设有支撑块(6),所述下模(2)的下端两侧固定有提升板(9),该提升板(9)的上端表面设有支撑板(8),该支撑板(8)上固定有第一气缸(7),该第一气缸(7)的活塞杆上端与支撑块(6)底面固定连接,所述下模(2)的底部两侧设有凹槽(10),该凹槽(10)内固定有第二气缸(11),该第二气缸(11)的活塞杆与支撑板(8)的一侧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造汽车遮阳板的模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忠辉李涛刘强文杰康尹平杨宜金郑权俞文友夏美钦夏越钦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艾格瑞特模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