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轴结构形式的双离合变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9542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0 04:31
提出了一种副轴结构形式的双离合变速器,其包括第一和第二变速器输入轴(EW1、EW2)和第一和第二副轴(VW1、VW2),其中,在第一副轴(VW1)上布置有第二和第四空套轮(L2、L4),套轮(L2、L4)为了形成轮级(i2、i4)而分别与布置在第二变速器输入轴上的第二和第四固定轮(F2、F4)咬合,其中,在第二副轴(VW2)上布置有第六空套轮(L6),该第六空套轮(L6)为了形成轮级(i6)而与第四固定轮(F4)咬合,其中,在第二副轴(VW2)上布置有第七空套轮(LR),该第七空套轮(LR)为了形成轮级(iR)而与同布置在第二变速器输入轴(EW2)上的第二固定轮(F2)咬合的中间轮(Z1)咬合,其中,在第一副轴(VW1)上布置有第一固定轮(F1),该第一固定轮(F1)为了形成轮级(i1)而与布置在第一变速器输入轴(EW1)上的第一空套轮(L1)咬合,其中,在第一变速器输入轴(EW1)上布置有第五空套轮(L5),该第五空套轮(L5)为了形成轮级(i5)而与布置在第一副轴(VW1)上的第五固定轮(F5)咬合,并且其中,在第一变速器输入轴(EW1)上布置第三空套轮(L3),该第三空套轮(L3)为了形成轮级(i3)而与布置在第一副轴(VW1)上的第三固定轮(F3)咬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副轴结构形式的双离合变速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副轴结构形式的双离合变速器。
技术介绍
基本上,双离合变速器由两条支线或者说由具有不同的齿轮副的分变速器、两个配属于各一个分变速器的动力换挡离合器、驱动轴和从动轴以及根据挡数而定地由形状锁合的(formschlüssig)的切换离合器组成。在此,挡交替地布置在两个分变速器中,从而能够实现的是,在无负载的分变速器中预先选定某一挡,而同时转动力矩由另外的分变速器传递。通过如下方式实现换挡,即,将待传递的转动力矩由其中一个动力换挡离合器传递到另一个,从而无负载地且无牵引力中断地以及不必压紧能切换的挡地就能够进行切换。通常,利用一个分变速器能切换奇数挡,而利用另一分变速器能切换偶数挡和倒挡。双离合变速器的优点在于相对于以行星齿轮结构形式的变速器具有效率优势、具有通过分变速器对挡进行更自由的传动比选择、高转数适用性,并且在于具有运动方面的行驶特性。由申请人的DE102007049271A1得知了一种双离合变速器,其具有两个离合器,离合器的输入侧与驱动轴连接,而离合器的输出侧与两个彼此同轴布置的变速器输入轴的各一个连接;具有至少两个副轴,在其上以能转动的方式支承有构造为空套轮的挡齿轮;具有抗相对转动地(drehfest)布置在两个变速器输入轴上的并构造为固定轮的挡齿轮,挡齿轮至少部分地与空套轮嵌接;具有多个用于使空套轮与副轴抗相对转动地连接的联接设备;具有各一个设置在两个副轴上的从动齿轮,从动齿轮分别与从动轴的齿部联接;并且具有至少一个用于抗相对转动地连接两个挡齿轮的切换元件,其中,能切换到多个可负载切换的前进挡和至少一个倒挡。在已公知的双离合变速器中设置的是,设置有三个双轮平面,并且在每个双轮平面中分别将空套轮配属给第一和第二副轴,将固定轮配属给其中一个变速器输入轴,其中,在每个双轮平面中,至少一个空套轮能被用于至少两个挡,从而能够经由至少一个切换元件切换到至少一个迂回挡(Windungsgang)。该双离合变速器尤其适用于车辆中的前置横向结构形式。由申请人的DE102007049267A1中公知有另外的双离合变速器,其适用于车辆中的前置横向结构形式;两个离合器的输入侧与驱动轴连接,并且其输出侧与两个彼此同轴布置的变速器输入轴中的各一个连接。所公知的变速器具有至少一个用于联接两个变速器输入轴的切换元件,其中,能够切换到至少六个可负载切换的前进挡和至少一个倒挡,并且其中,以如下方式布置有三个轮平面或四个轮平面,即,能够经由用于联接两个变速器输入轴的切换元件切换到至少一个可负载切换的迂回挡。在由现有技术公知的双离合变速器中,在切换行驶方向(也就是说从前进行驶切换向倒退行驶,并且反之亦然)时受功能限制地出现了时间上的延迟,这是因为在可以使用变速器的起动元件之前,必须挂出对于一个行驶方向是必要的切换元件,并且必须挂入用于实现另外的行驶方向的另外的切换元件。这一情况由在前进起动挡和倒退起动挡中都要使用齿轮和切换元件所引起。此外,当使用形状锁合的切换元件,例如爪嵌式切换元件作为有效率和便宜的切换元件时,在切换行驶方向时,对切换元件的切换只能在车辆近乎停止时实行,这是因为否则所出现的力矩脉冲在操作形状锁合的元件时是不能接受的,或者导致了对切换元件的不希望的磨损。因此,以不利的方式地,使得以最高10km/h的剩余速度进行行驶方向切换的请求的由自动变速器操作员所习以为常的功能无法实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说明一种副轴结构形式的双离合变速器,其适用于前置横向安装,并且能够实现快速且舒适的行驶方向切换。该任务根据本专利技术通过权利要求1的特征来解决。另外的优点和有利的设计方案由从属权利要求得知。因此,提出了一种副轴结构形式的变速器,其包括配属于第一分变速器的、与第一动力换挡离合器的从动侧连接的且实施为实心轴的第一变速器输入轴、配属于第二分变速器的且引导穿过第一变速器输入轴的、与第二动力换挡离合器的从动侧连接的且实施为空心轴的第二变速器输入轴、和第一和第二副轴,这些副轴分别具有设置在两个副轴上的从动齿轮,从动齿轮分别与从动轴的齿部联接,其中,在第一副轴上布置有能切换的第二和第四空套轮,它们为了形成配属与变速器的挡的轮级而分别与布置在第二变速器输入轴上的第二和第四固定轮咬合,其中,在第二副轴上布置有能切换的第六空套轮,其为了形成配属于变速器的挡的轮级而与布置在第二变速器输入轴上的第四固定轮咬合,其中,在第二副轴上布置有能切换的第七空套轮,其为了形成配属于变速器的倒挡的轮级而与同布置在第二变速器输入轴上的第二固定轮咬合的中间轮咬合,或者与布置在第一副轴上的第二空套轮咬合。根据本专利技术,在第一副轴上布置有第一固定轮,其为了形成配属于变速器的挡的轮级而与布置在第一变速器输入轴上的能切换的第一空套轮咬合,其中,在第一变速器输入轴上或在第二副轴上布置有能切换的第五空套轮,其为了形成配属于变速器的挡的轮级而与布置在第一副轴上的第五固定轮咬合或者与布置在第一变速器输入轴上的第三固定轮咬合,并且其中,在第一变速器输入轴或第一副轴上布置有能切换的第三空套轮,其为了形成配属于变速器的挡的轮级而与布置在第一副轴上的第三固定轮咬合,或者与布置在第一变速器输入轴上的第三固定轮咬合。动力换挡离合器在驱动侧与驱动机组连接,例如与内燃机连接,并且组成双离合器。变速器具有七个形状锁合的切换元件,它们被优选实施为同步器,其中,借助第一切换元件,能够使第二空套轮与第一副轴以能松开的方式抗相对转动地连接,其中,借助第二切换元件,能够使第四空套轮与第一副轴以能松开的方式抗相对转动地连接,借助第三切换元件,能够使第七空套轮与第二副轴以能松开的方式抗相对转动地连接,借助第四切换元件,能够使第六空套轮与第二副轴以能松开的方式抗相对转动地连接,借助第五切换元件,能够使第三空套轮与该第三空套轮所布置在其上的轴以能松开的方式抗相对转动地连接,借助第六切换元件,能够使第一空套轮与第一变速器输入轴以能松开的方式抗相对转动地连接,并且其中,借助第七切换元件,能够使第五空套轮与该第五空套轮所布置在其上的轴以能松开的方式抗相对转动地连接。利用该变速器能够实现六个前进挡和一个倒挡。在另外的设计方案的范围内,切换元件也可以实施为爪嵌式切换元件或摩擦锁合的(reibschlüssig)离合器。对切换元件的操作可以机械地、电地、气动地或液压地从外部或来自副轴地进行。在本专利技术的改进方案的范围内,变速器具有形状锁合的第八切换元件,借助该第八切换元件,能够使第三空套轮与第四空套轮以能松开的方式抗相对转动地连接,其中,在该情况下,第三空套轮布置在第一变速器输入轴上。由此,可以实现实施为迂回挡的附加的第七挡。在此,也可以视各个切换元件的布置和组成双切换元件而定地得到不同的变速器图表。通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将用于变速器的一个或多个挡的至少一个切换元件布置在变速器输入轴上。由此,待同步化的质量惯性体变得更小,这有助于有利的切换元件或同步器设计。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外的实施方式,将用于混合动力的至少一个电机在具有或不具有通向驱动机组的附加的离合器的双离合的驱动侧上地布置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变速器上。此外,电机可以借助齿轮与变速器的能切换的空套轮作用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副轴结构形式的双离合变速器,其包括配属于第一分变速器的与第一动力换挡离合器(K1)的从动侧连接的且实施为实心轴的第一变速器输入轴(EW1)、配属于第二分变速器的且穿过所述第一变速器输入轴(EW1)的与第二动力换挡离合器(K2)的从动侧连接的且实施为空心轴的第二变速器输入轴(EW2)以及第一和第二副轴(VW1、VW2),所述副轴分别具有设置在两个副轴(VW1、VW2)上的从动齿轮(AB1、AB2),所述从动齿轮分别与从动轴(AW)的齿部联接,其中,在所述第一副轴(VW1)上布置有能切换的第二和第四空套轮(L2、L4),所述能切换的第二和第四空套轮为了形成配属于所述变速器的挡的轮级(i2、i4)分别与布置在所述第二变速器输入轴上的第二和第四固定轮(F2、F4)咬合,其中,在所述第二副轴(VW2)上布置有能切换的第六空套轮(L6),所述能切换的第六空套轮为了形成配属于所述变速器的挡的轮级(i6)与布置在所述第二变速器输入轴(EW2)上的第四固定轮(F4)咬合,其中,在所述第二副轴(VW2)上布置有能切换的第七空套轮(LR),所述能切换的第七空套轮为了形成配属于所述变速器的倒挡的轮级(iR)与同布置在所述第二变速器输入轴(EW2)上的第二固定轮(F2)咬合的中间轮(Z1)咬合,或者与布置在所述第一副轴(VW1)上的第二空套轮(L2)咬合,其中,在所述第一副轴(VW1)上布置有第一固定轮(F1),所述第一固定轮为了形成配属于所述变速器的挡的轮级(i1)与布置在所述第一变速器输入轴(EW1)上的能切换的第一空套轮(L1)咬合,其中,在所述第一变速器输入轴(EW1)上或在所述第二副轴(VW2)上布置有能切换的第五空套轮(L5),所述能切换的第五空套轮为了形成配属于所述变速器的挡的轮级(i5)与布置在所述第一副轴(VW1)上的第五固定轮(F5)咬合或者与布置在所述第一变速器输入轴(EW1)上的第三固定轮(F3)咬合,并且其中,在所述第一变速器输入轴(EW1)或所述第一副轴(VW1)上布置有能切换的第三空套轮(L3),所述能切换的第三空套轮为了形成配属于所述变速器的挡的轮级(i3)与布置在所述第一副轴(VW1)上的第三固定轮(F3)咬合,或者与布置在所述第一变速器输入轴(EW1)上的第三固定轮(F3)咬合。...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4.28 DE 102016207223.41.副轴结构形式的双离合变速器,其包括配属于第一分变速器的与第一动力换挡离合器(K1)的从动侧连接的且实施为实心轴的第一变速器输入轴(EW1)、配属于第二分变速器的且穿过所述第一变速器输入轴(EW1)的与第二动力换挡离合器(K2)的从动侧连接的且实施为空心轴的第二变速器输入轴(EW2)以及第一和第二副轴(VW1、VW2),所述副轴分别具有设置在两个副轴(VW1、VW2)上的从动齿轮(AB1、AB2),所述从动齿轮分别与从动轴(AW)的齿部联接,其中,在所述第一副轴(VW1)上布置有能切换的第二和第四空套轮(L2、L4),所述能切换的第二和第四空套轮为了形成配属于所述变速器的挡的轮级(i2、i4)分别与布置在所述第二变速器输入轴上的第二和第四固定轮(F2、F4)咬合,其中,在所述第二副轴(VW2)上布置有能切换的第六空套轮(L6),所述能切换的第六空套轮为了形成配属于所述变速器的挡的轮级(i6)与布置在所述第二变速器输入轴(EW2)上的第四固定轮(F4)咬合,其中,在所述第二副轴(VW2)上布置有能切换的第七空套轮(LR),所述能切换的第七空套轮为了形成配属于所述变速器的倒挡的轮级(iR)与同布置在所述第二变速器输入轴(EW2)上的第二固定轮(F2)咬合的中间轮(Z1)咬合,或者与布置在所述第一副轴(VW1)上的第二空套轮(L2)咬合,其中,在所述第一副轴(VW1)上布置有第一固定轮(F1),所述第一固定轮为了形成配属于所述变速器的挡的轮级(i1)与布置在所述第一变速器输入轴(EW1)上的能切换的第一空套轮(L1)咬合,其中,在所述第一变速器输入轴(EW1)上或在所述第二副轴(VW2)上布置有能切换的第五空套轮(L5),所述能切换的第五空套轮为了形成配属于所述变速器的挡的轮级(i5)与布置在所述第一副轴(VW1)上的第五固定轮(F5)咬合或者与布置在所述第一变速器输入轴(EW1)上的第三固定轮(F3)咬合,并且其中,在所述第一变速器输入轴(EW1)或所述第一副轴(VW1)上布置有能切换的第三空套轮(L3),所述能切换的第三空套轮为了形成配属于所述变速器的挡的轮级(i3)与布置在所述第一副轴(VW1)上的第三固定轮(F3)咬合,或者与布置在所述第一变速器输入轴(EW1)上的第三固定轮(F3)咬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轴结构形式的双离合变速器,其特征在于,由所述第一空套轮(L1)和所述第一固定轮(F1)形成的轮级(i1)相应于用于产生所述变速器的第一前进挡的轮级,其中,由所述第二空套轮(L2)和所述第二固定轮(F2)形成的轮级(i2)相应于用于产生第二前进挡的轮级,由所述第三空套轮(L3)和所述第三固定轮(F3)形成的轮级(i3)相应于用于产生第三前进挡的轮级,由所述第四空套轮(L4)和所述第四固定轮(F4)形成的轮级(i4)相应于用于产生第四前进挡的轮级,由所述第五空套轮(L5)和所述第五或第三固定轮(F5、F3)形成的轮级(i5)相应于用于产生第五前进挡的轮级,由所述第六空套轮(L6)和所述第四固定轮(F4)形成的轮级(i6)相应于用于产生第六前进挡的轮级,并且其中,由所述第七空套轮(LR)、所述中间轮(Z1)和所述第二固定轮(F2)或由所述第七空套轮(LR)和所述第二空套轮(L2)形成的轮级(iR)相应于用于产生倒挡的轮级。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副轴结构形式的双离合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其具有七个切换元件(S1、S2、S3、S4、S5、S6、S7),其中,借助第一切换元件(S1)能够使第二空套轮(L2)与第一副轴(VW1)以能松开的方式抗相对转动地连接,借助第二切换元件(S2)能够使第四空套轮(L4)与第一副轴(VW1)以能松开的方式抗相对转动地连接,借助第三切换元件(S3)能够使第七空套轮(LR)与第二副轴(VW2)以能松开的方式抗相对转动地连接,借助第四切换元件(S4)能够使第六空套轮(L6)与第二副轴(VW2)以能松开的方式抗相对转动地连接,借助第五切换元件(S5)能够使第三空套轮(L3)与布置有第三空套轮的轴(VW1、EW1)以能松开的方式抗相对转动地连接,借助第六切换元件(S6)能够使第一空套轮(L1)与第一变速器输入轴(EW1)以能松开的方式抗相对转动地连接,并且其中,借助第七切换元件(S7)能够使第五空套轮(L5)与该第五空套轮布置在其上的轴(VW2、EW1)以能松开的方式抗相对转动地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副轴结构形式的双离合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其具有六个前进挡和一个倒挡,其中,通过闭合第一动力换挡离合器(K1)和第六切换元件(S6)来切换到第一前进挡,其中,通过闭合第二动力换挡离合器(K2)和第一切换元件(S1)来切换到第二前进挡,通过闭合第一动力换挡离合器(K1)和第五切换元件(S5)来切换到第三前进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尔根·瓦夫齐希
申请(专利权)人:ZF腓德烈斯哈芬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