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浆腔封闭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9542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0 04: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建筑物中结构构件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灌浆腔封闭器具,包括与竖直的预制剪力墙构件的水平截面的外边沿对应的密封框;所述密封框由两侧面密封条以及两侧面密封条之间的两端面密封条围设而成,所述两侧面密封条和两端面密封条均在竖直方向具有一定厚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灌浆腔封闭器具可有效避免预制剪力墙构件装配时连接砼浆层漏浆的问题,密封性好,并无需再设置密封边,不会减小预制剪力墙构件底部的连接截面积,提高了预制剪力墙构件的连接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灌浆腔封闭器具
本技术属于建筑物中结构构件的
,具体涉及一种灌浆腔封闭器具。
技术介绍
近年来,在大力提倡绿色节能的背景要求下,建筑行业开始着力推广装配式建筑,推进建筑产业化、标准化,相应的规范也在逐步完善,力争持续提升全国装配式建筑的占比并不断优化。装配式建筑是建造方式的变革,也是生产方式的革命,装配式构件的生产及装配施工工艺也在日趋成熟。其中,预制剪力墙构件的连接最常见的是灌浆套筒和浆锚搭接,先将一端插接有钢筋的灌浆套筒预埋在预制剪力墙构件内,再将该预制剪力墙构件吊装并装配到固定建筑物上,吊装时,延伸出固定建筑物上表面的预埋墙纵筋需穿过灌浆套筒的密封盖并插入灌浆套筒的另一端;吊装后,在灌浆套筒内填充灌浆料以实现灌浆套筒内两端钢筋的固定连接;固定建筑物与预制剪力墙构件的下表面之间还铺设有连接砼浆层和密封边,密封边在连接砼浆层外侧围设呈一圈,其包括内圈的橡胶密封内衬和外圈的高强密封堵料,预制剪力墙构件安装完成后,用抹子将高强密封堵料沿预制剪力墙构件的外侧面抹平。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常因压力过大,造成橡胶密封内衬和高强密封堵料被向外挤出,导致漏浆的情况,不得不对连接砼浆层和密封边的施工返工,延长施工周期,装配效率低;同时,固定建筑物与预制剪力墙构件的下表面之间的连接空间有限,而密封边的橡胶密封内衬和高强密封堵料无疑还需要占用该连接空间,使有效连接截面积减小,这对预制剪力墙构件的连接强度不利。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灌浆腔封闭器具,避免预制剪力墙构件装配时底部容易漏浆的问题,取得密封性好,有效防止漏浆,并不会减小预制剪力墙构件底部的连接截面积的效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灌浆腔封闭器具,包括与竖直的预制剪力墙构件的水平截面的外边沿对应的密封框;所述密封框由两侧面密封条以及两侧面密封条之间的两端面密封条围设而成,所述两侧面密封条和两端面密封条均在竖直方向具有一定厚度。将本技术的灌浆腔封闭器具置于固定建筑物上并围设于预制剪力墙构件外侧的底部,即围设于连接砼浆层的外侧,密封框的底面与固定建筑物上表面相抵接,密封框在竖直方向的厚度应大于连接砼浆层的厚度,使密封框的内侧面的上部与预制剪力墙构件的底部外侧面一周相抵接,可有效避免预制剪力墙构件装配时连接砼浆层漏浆的问题,密封性好,并无需再设置密封边,不会减小预制剪力墙构件底部的连接截面积,提高预制剪力墙构件的连接强度。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侧面密封条与端面密封条之间通过紧固件连接以使所述密封框为可装拆的结构。这样,密封框围设于预制剪力墙构件外侧的操作更灵活,无需整体套取,可在预制剪力墙构件吊装完成后再将侧面密封条与端面密封条围设于预制剪力墙构件外侧并通过紧固件依次连接固定。进一步地,所述紧固件为螺栓,所述端面密封条的两端面上分别设有连接孔,所述侧面密封条上设有与所述连接孔对应的通孔;所述螺栓穿过所述通孔并与连接孔螺接以实施侧面密封条与端面密封条的连接。这样,通过螺栓实施连接固定,成本低,简单易操作,连接可靠;实施时,端面密封条的两端面上分别设有的连接孔也可以是连通的过孔的形式,螺栓穿过一侧面密封条的通孔、所述连接孔、再穿过另一侧面密封条的通孔后配合螺母进行紧固,本技术不作限制。进一步地,所述通孔为沿侧面密封条长度方向延伸的通槽结构以使端面密封条与侧面密封条的连接位置在侧面密封条的长度方向可调;所述通槽结构距离侧面密封条的底面具有一定距离。这样,适用性强,可适用于不同长度的预制剪力墙构件,而预制剪力墙构件的厚度(即墙体厚度)通常是一致的,所以端面密封条的长度与预制剪力墙构件的厚度对应即可;实施时,也可以将端面密封条设为长度可调的结构形式以进一步提高适用性,本技术不作限制;根据灌浆腔封闭器具的密封使用用途可知,通槽结构的开设位置应保证其下壁至侧面密封条底面的竖直距离大于连接砼浆层的厚度以避免砼浆从通槽结构漏出,保证密封性。进一步地,所述侧面密封条与端面密封条均采用角钢,角钢的一边水平,另一边向上且位于密封框的内侧;作为端面密封条的角钢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端板,所述连接孔开设在所述端板上。这样,制作材料简单易得,成本低,重量轻,操作更方便;实施时,所述连接孔也可以是过孔形式,螺栓穿过所述通孔和连接孔后再配合螺母进行紧固,本技术不作限制。进一步地,所述密封框的内侧面和底面上均粘贴覆盖有PE材料层。这样,密封框的底面和内侧面通过PE材料层与固定建筑物上表面和预制剪力墙构件的底部外侧面一周相抵接,进一步提高密封性能,避免连接砼浆层漏浆。实施时,PE材料层可以是预先就粘贴覆盖于侧面密封条和端面密封条的底面以及朝向密封框内的一侧面上;实施时,由于所述通槽结构的下壁至侧面密封条底面的竖直距离是大于连接砼浆层的厚度的,所以侧面密封条朝向密封框内的侧面上的PE材料层的粘贴覆盖高度可以与通槽结构的下壁位置对应(大于连接砼浆层的厚度),也可以是完全粘贴覆盖该侧面,然后在PE材料层上开设与所述通槽结构对应的让位槽即可,本技术不作限制。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灌浆腔封闭器具可有效避免预制剪力墙构件装配时连接砼浆层漏浆的问题,密封性好,并无需再设置密封边,不会减小预制剪力墙构件底部的连接截面积,提高了预制剪力墙构件的连接强度。2、本技术的灌浆腔封闭器具可装拆,操作灵活方便,连接可靠,制作简单,成本低。3、本技术的灌浆腔封闭器具长度可调,适用于不同长度的预制剪力墙构件,适用性强,适于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图1的左视图;图3-图1的仰视图;图4-具体实施例灌浆腔封闭器具的使用过程示意图;图5-图4的俯视图;图6-图4的A-A剖视图;其中,密封框1,侧面密封条11,通槽结构111,端面密封条12,端板121,螺栓2,螺母21,PE材料层3,预制剪力墙构件4,灌浆套筒41,出浆孔411,灌浆孔412,密封盖413,过孔42,预埋钢筋43,楼板面5,下预制剪力墙51,结构板面52,预留墙纵筋511,支撑体6,连接砼浆层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参见图1~图3,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灌浆腔封闭器具,包括与竖直的预制剪力墙构件的水平截面的外边沿对应的密封框1;所述密封框1由两侧面密封条11以及两侧面密封条11之间的两端面密封条12围设而成,所述两侧面密封条11和两端面密封条12均在竖直方向具有一定厚度;侧面密封条11与端面密封条12之间通过紧固件连接以使所述密封框1为可装拆的结构。其中,所述紧固件为螺栓2,所述侧面密封条11与端面密封条12均采用角钢,角钢的一边水平,另一边向上且位于密封框1的内侧;作为端面密封条12的角钢的两端的阴角侧均焊接固定有端板121,所述端板121上开设有连接孔,所述侧面密封条11上开设有与所述连接孔对应的通孔;所述螺栓2穿过所述通孔和连接孔后再配合螺母21进行紧固,将侧面密封条11与端面密封条12固定连接;所述通孔为沿侧面密封条11长度方向延伸的通槽结构111以使端面密封条12与侧面密封条11的连接位置在侧面密封条11的长度方向可调;所述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灌浆腔封闭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与竖直的预制剪力墙构件的水平截面的外边沿对应的密封框;所述密封框由两侧面密封条以及两侧面密封条之间的两端面密封条围设而成,所述两侧面密封条和两端面密封条均在竖直方向具有一定厚度;所述侧面密封条与端面密封条之间通过紧固件连接以使所述密封框为可装拆的结构;所述紧固件为螺栓,所述端面密封条的两端面上分别设有连接孔,所述侧面密封条上设有与所述连接孔对应的通孔;所述螺栓穿过所述通孔并与连接孔螺接以实施侧面密封条与端面密封条的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灌浆腔封闭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与竖直的预制剪力墙构件的水平截面的外边沿对应的密封框;所述密封框由两侧面密封条以及两侧面密封条之间的两端面密封条围设而成,所述两侧面密封条和两端面密封条均在竖直方向具有一定厚度;所述侧面密封条与端面密封条之间通过紧固件连接以使所述密封框为可装拆的结构;所述紧固件为螺栓,所述端面密封条的两端面上分别设有连接孔,所述侧面密封条上设有与所述连接孔对应的通孔;所述螺栓穿过所述通孔并与连接孔螺接以实施侧面密封条与端面密封条的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灌浆腔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思杰陈威李永建朱成军张啸天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