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元森专利>正文

补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30851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3 05:42
一种补料装置,其邻设于一热压成型装置的一侧,且该热压成型装置具有一上模具及一下模具,该上模具及该下模具之间具有一成型空间,该成型空间具有一布材,其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藉由该补料装置的设置,以供于具有补强片的喇叭振动片的生产线,进一步转换成自动化加工的作业模式,可更准确的对位,以及平稳的将补强片设置喇叭振动片上,且而不易产生粘合不佳或涂布过多的粘胶的问题,并能提高产品的良率,从而改善人为加工的良率不佳的问题,以及降低制程成本,达到缩减人力、节省制造工时而提高产能的功效。

Feed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feeding device, which is adjacent to one side of a hot pressing forming device, and the hot pressing forming device has an upper die and a lower die. There is a forming space between the upper die and the lower die. The forming space has a cloth, in which the utility model is provided with a reinforcing sheet through the setting of the feeding device. The production line of loudspeaker vibrator can be further converted into the operation mode of automatic processing, which can more accurately align and stably set the reinforcing sheet on the loudspeaker vibrator, and it is not easy to cause the problem of poor adhesion or excessive coating of viscose, and can improve the yield of products, thereby improving the poor rate of artificial processing. The problems, as well as the reduction of process costs, to reduce manpower, save manufacturing hours and improve productiv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补料装置
本技术与一种补料装置有关,特别是指一种用于制造喇叭振动片的补料装置。
技术介绍
按,一般喇叭内部所包含的非金属零件基材有多种是采用布材制成者,其主要原因在于经过特殊处理的布材具备适当的弹性与强度,能提供喇叭作动时所要功能的要求,例如鼓纸、喇叭振动片、连接片…等振动片均属之。其中,又以喇叭振动片(Damper)为喇叭或扬声器结构中最重要的元件之一,喇叭振动片除了提供喇叭或扬声器较佳的输出功率及音频特性,也是喇叭或扬声器制造者在制造喇叭或扬声器时,品质管制的基础。又,以一般喇叭的作动原理,是使电流流过音圈时产生电磁场,利用该电磁场与设在喇叭上的永久磁铁的磁场成直角方向,使活动线圈受力于间隙(音圈与磁铁之间的间隙)内的运动;然而,此运动所产生的机械力,使附着于音圈的鼓纸产生垂直、上下的运动(振动),从而使空气振动而发出音频传送到人耳,达到声音还原供人聆听的目的。再者,其它种类的喇叭可能具有不同的结构,惟作用原理是相同的,且至少包含有喇叭振动片;由于喇叭振动片主要是用来负责悬挂音圈与鼓纸之用,因此,通常是将喇叭振动片的结构设计为具有多个同心圆的波峰与波谷,即断面为波浪的形态;藉此波浪形结构让喇叭振动片具有类似避振弹簧的功能,同时也能支撑音圈与鼓纸,由此可知,喇叭振动片的弹性与强度也会直接影响到鼓纸的振动幅度,从而影响发音效果。现有技术喇叭振动片的制造方法,其包含有含浸步骤、烘烤步骤、热压步骤及骤裁切步骤。其中,含浸步骤将布料含浸于树脂之中,使布料吸收树脂,并于布料的纤维外部形成一树脂层,从而使布料具有一定的硬度。烘烤步骤将吸收树脂的布料烘干,以去除布料中的水分。热压步骤将吸收树脂的布料加热,以压印方式在截面形成类波浪状。裁切步骤形成中心通孔、裁切为多个个喇叭振动片,并将多余的布料去除。然而,上述布料主要是利用多个纱线车织而成,因此,所制成的喇叭振动片,可能因为纱线密度的差异而有强度不均的情况,致使喇叭作动时,造成喇叭振动片的不正常震动,从而影响喇叭的音质输出。因此,乃有业者针对纱线密度的差异而有强度不均的情况进行改良,其改良之处在该喇叭振动片表面结合有一环状的补强片,该补强片具有断面与喇叭振动片断面互补的波浪形状,使得该补强片结合于喇叭振动片上后,得以提升且平衡喇叭振动片的强度,达到防止喇叭振动片不正常震动的问题;但是,于制程上,该补强片需利用人力透过以点胶或涂胶的方式,进一步将该补强片粘设于该喇叭振动片。由上述制程中以人工粘接该补强片的方式,可得知其制程较为复杂、制程步骤较多,进而造成制程成本较高,同时,上述所提粘接制程步骤往往是利用高度的人力来制造,但是因为制造人员经常时间工作后或熟练度不一,常常会发生粘合不佳,亦或涂布过多的粘胶,从而造成喇叭振动片有振动不平衡的问题,降低产品的品质;重要的是,其制程时间长、产品良率低,因此,上述问题已成为具有补强片的喇叭振动片生产及组配时的重要课题。因此,本案创作人在观察到上述缺失后,而遂有本技术的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补料装置,能提供生产线自动化加工的作业模式,可更准确的对位,以及平稳的将补强片设置喇叭振动片上,且而不易产生粘合不佳或涂布过多的粘胶的问题,并能提高产品的良率,从而改善人为加工的良率不佳的问题,以及降低制程成本。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所提供的补料装置,其邻设于一热压成型装置的一侧,且该热压成型装置具有一上模具及一下模具,该上模具及该下模具之间具有一成型空间,该成型空间具有一布材,其中,该补料装置具有:一固定框架,其具有一框架本体、至少一固定柱、至少一吸气框体及至少一吹气框体,该框架本体设有至少一固定柱,该固定柱套设有多个环状的补强片,而该吸气框体位于该固定柱一端的外侧,该吹气框体套设于该固定柱,并相隔该环状补强片有一间距;一气动模块,其设于该框架本体,并连接该吸气框体及该吹气框体,并用以使该吸气框体吸附至少一补强片,及用以使该吹气框体对所述补强片吹气,并让至少一补强片于该固定柱中漂浮;及一移动模块,其分别连接该热压成型装置及该固定框架,且该移动模块选自用以将吸附有至少一补强片的吸气框体横移至该成型空间中以及用以横移至该固定柱外侧其中之一。较佳地,其中该补料装置具有一第一动作、一第二动作及一第三动作,该第一动作为该气动模块使该吹气框体对所述补强片吹气,并让至少一补强片于该固定柱中漂浮,又,该第二动作为该气动模块使该吸气框体吸附至少一补强片,并藉由该移动模块将吸附有至少一补强片的吸气框体横移至该成型空间中,而后该气动模块使该吸气框体停止吸附该补强片,并让该补强片脱离该吸气框体而掉落至该布材的一侧,又,该第三动作为该移动模块将无吸附该补强片的吸气框体横移至该固定柱的外侧。较佳地,其中更包含有一运算驱动模块,该运算驱动模块耦接该热压成型装置、该气动模块及该移动模块,并用以控制该热压成型装置、该气动模块及该移动模块的运作。较佳地,其中该移动模块具有至少一水平横移结构及至少一垂直位移件,该水平横移结构连接该热压成型装置,而该水平横移结构内设有至少一滑秆,又,该垂直位移件的一端滑设于该滑秆,而另一端具有至少一伸缩杆,该伸缩杆连接该吸气框体,另,该气动模块连接该垂直位移件,并用以控制该垂直位移件于该滑秆上的位移,以及控制该伸缩杆的垂直作动。较佳地,其中该吸气框体的外侧设有一连接杆,该连接杆连接该伸缩杆。较佳地,其中该吹气框体的外侧具有至少一吹气接口。较佳地,其中该垂直位移件外侧设有至少一组接口,该组接口连通该垂直位移件的内部,又,该连接杆上更设有至少一吸气接口,另,该气动模块藉由多个管体连接该组接口、该吸气接口及该吹气接口。较佳地,其中该气动模块具有至少一气动马达及至少一气动电磁阀。较佳地,其中该固定柱的底侧外周缘凸设有一肩部,该肩部供所述补强片中最底侧的一补强片抵靠。较佳地,其中该固定柱的一端形成为一导引部,该导引部位于该吸气框体与该吹气框体之间,该导引部用以导引至少一补强片供该吸气框体吸附。本技术所提供的补料装置,其主要藉由该补料装置邻设于该热压成型装置的一侧,并搭配该运算驱动模块、该气动模块及该移动模块的协同运作,同时,更利用该固定框架的该吸气框体及该吹气框体的设置,以供将该吸气框体于该固定柱上吸附至少一补强片,而该移动模块将吸附有至少一补强片的吸气框体横移至该成型空间中,而后该气动模块使该吸气框体停止吸附该补强片,并让该补强片脱离该吸气框体而掉落至该布材的一侧,俾使该热压成型装置能对该补强片及该布材进行热压制程,从而让该补强片设置于该布材上,再藉由一切割装置对应切割该布材,以供产生具有补强片的喇叭振动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显示该补料装置组设于热压成型装置一侧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装置方块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补料装置立体图。图4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显示吹气框体的运作状态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显示吸气框体的运作状态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显示移动模块的运作状态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显示移动模块的运作状态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显示热压成型装置的运作状态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一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补料装置,其邻设于一热压成型装置的一侧,且该热压成型装置具有一上模具及一下模具,该上模具及该下模具之间具有一成型空间,该成型空间具有一布材,其特征在于:该补料装置具有:一固定框架,其具有一框架本体、至少一固定柱、至少一吸气框体及至少一吹气框体,该框架本体设有至少一固定柱,该固定柱套设有多个环状的补强片,而该吸气框体位于该固定柱一端的外侧,该吹气框体套设于该固定柱,并相隔该环状补强片有一间距;一气动模块,其设于该框架本体,并连接该吸气框体及该吹气框体,并用以使该吸气框体吸附至少一补强片,及用以使该吹气框体对所述补强片吹气,并让至少一补强片于该固定柱中漂浮;及一移动模块,其分别连接该热压成型装置及该固定框架,且该移动模块选自用以将吸附有至少一补强片的吸气框体横移至该成型空间中以及用以横移至该固定柱外侧其中之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补料装置,其邻设于一热压成型装置的一侧,且该热压成型装置具有一上模具及一下模具,该上模具及该下模具之间具有一成型空间,该成型空间具有一布材,其特征在于:该补料装置具有:一固定框架,其具有一框架本体、至少一固定柱、至少一吸气框体及至少一吹气框体,该框架本体设有至少一固定柱,该固定柱套设有多个环状的补强片,而该吸气框体位于该固定柱一端的外侧,该吹气框体套设于该固定柱,并相隔该环状补强片有一间距;一气动模块,其设于该框架本体,并连接该吸气框体及该吹气框体,并用以使该吸气框体吸附至少一补强片,及用以使该吹气框体对所述补强片吹气,并让至少一补强片于该固定柱中漂浮;及一移动模块,其分别连接该热压成型装置及该固定框架,且该移动模块选自用以将吸附有至少一补强片的吸气框体横移至该成型空间中以及用以横移至该固定柱外侧其中之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补料装置具有一第一动作、一第二动作及一第三动作,该第一动作为该气动模块使该吹气框体对所述补强片吹气,并让至少一补强片于该固定柱中漂浮,又,该第二动作为该气动模块使该吸气框体吸附至少一补强片,并藉由该移动模块将吸附有至少一补强片的吸气框体横移至该成型空间中,而后该气动模块使该吸气框体停止吸附该补强片,并让该补强片脱离该吸气框体而掉落至该布材的一侧,又,该第三动作为该移动模块将无吸附该补强片的吸气框体横移至该固定柱的外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含有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元森
申请(专利权)人:陈元森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