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的可升降施工平台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685721 阅读:1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3 18: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平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建筑的可升降施工平台及其施工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水平环绕在建筑物外围的工作平台、支撑工作平台的桅柱、位于工作平台上的桥式起重机、安装在桥式起重机上的混凝土布料机和位于工作平台顶端的网架;工作平台采用标准节桁架拼接组成;工作平台包括沿桅柱方向平行间隔设置的上层平台与下层平台、连接上层平台与下层平台的桁架柱和设置在桁架柱内的爬升系统;桁架柱横截面的边长大于桅柱横截面对应的边长,桁架柱套设在桅柱外;桅柱由桅柱标准节拼接组成,桥式起重机跨设在上层平台的两长梁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起重设备与施工平台相结合、预制构件易就位、定位精准度高、安装效率高。

Adjustable construction platform of assembly type building and construction method thereof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building construction platforms, and discloses a lifting construction platform of an assembly type building and a construction method thereof. The invention includes a level around the periphery of the building work platform, support platform mast, located in the bridge crane, the working platform is installed on the bridge crane on the concrete spreader and is located in the top of the grid work platform; platform using standard section truss assembled work platform; including the mast along the direction parallel to the top platform the upper and lower platform platform and a lower platform, spaced truss columns and arranged in column truss climbing system; length length of truss column cross section is larger than the corresponding cross section column, truss column is sleeved on the mast; mast by mast section spliced between two long bridge. Located in the upper cross platform crane. The lifting equipment is combined with the construction platform, the prefabricated component is easy to be positioned, the positioning precision is high, and the installation efficiency is hig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装配式建筑的可升降施工平台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平台
,特别是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的可升降施工平台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装配式建筑是采用预制的构件在现场快速装配施工的建筑施工方法,因其建造速度快,节约劳动力,迅速得到发展。目前装配式建筑中,预制构件通常采用移动或固定的臂架式起重机吊装到工作位置,起重设备与施工平台的结构互有制约,构件就位难度大,定位困难,构件的方位角、水平度、标高及垂直度等的调整难度高,精准度差,构件不能做到一次性准确就位,存在就位安装效率低、人工作业强度大等突出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起重设备与施工平台相结合、预制构件易就位、定位精准度高、安装效率高的装配式建筑的可升降施工平台及其施工方法。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预制构件的吊装设备与施工平台的结构互有制约,构件就位难度大,定位难度高、精准度差,安装效率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装配式建筑的可升降施工平台,包括水平环绕在建筑物外围的工作平台、支撑工作平台的桅柱、位于工作平台上的桥式起重机、安装在桥式起重机上的混凝土布料机和位于工作平台顶端的网架;所述工作平台采用桁架组件拼接而成;所述工作平台包括沿桅柱方向平行间隔设置的上层平台与下层平台、连接上层平台与下层平台的桁架柱和设置在桁架柱内的爬升系统;所述上层平台和下层平台均为由长梁和短梁围合而成的矩形框架;桁架柱与桅柱对应设置;所述桁架柱横截面的边长大于桅柱横截面对应的边长,桁架柱套设在桅柱外;所述桅柱由桅柱标准节拼接组成,桅柱的顶端为桅柱顶端节,桅柱顶端节顶部通过法兰与上层平台的桁架的下弦杆连接、底端与桅柱标准节连接;桅柱底端固定在建筑物的混凝土基础上;所述桥式起重机跨设在上层平台的两长梁之间;所述网架包括跨设在上层平台两长梁之间的门形架体和连接相邻门形架体的连接梁,所述门形架体沿长梁方向间隔设置。本专利技术装配式建筑的可升降施工平台,进一步的,所述下层平台还包括加固梁,所述加固梁对称设置在矩形框架内、与短梁平行设置;加固梁与下层平台的长梁上还设置有水平顶杆,所述水平顶杆垂直顶撑在建筑物外立面上。本专利技术装配式建筑的可升降施工平台,进一步的,所述桁架柱的横截面为矩形,其侧立面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横腹杆,所述桁架柱的三个侧立面内设有斜腹杆,所述斜腹杆设置在两横腹杆之间;桁架柱的上端与上层平台的桁架的下弦杆连接,桁架柱的下端分别与下层平台的桁架的上弦杆和下弦杆连接。本专利技术装配式建筑的可升降施工平台,进一步的,所述桅柱标准节的高度小于于桁架柱同一侧立面内的两横腹杆之间的距离。本专利技术装配式建筑的可升降施工平台,进一步的,所述桅柱顶端节的侧立面中部设有横腹杆、侧立面的上弦杆与下弦杆之间设有X形斜腹杆。本专利技术装配式建筑的可升降施工平台,进一步的,所述门形架体包括分别设置在两长梁上方的竖向立柱和跨设在两竖向立柱顶端的门梁,竖向立柱底端与长梁上表面架体的外侧壁可拆卸连接,连接梁垂直于门梁设置、两端分别与相邻的门梁可拆卸连接;所述竖向立柱的纵截面为倒置的直角三角形,斜边朝向门形架体内侧、对称设置;所述门梁与连接梁下方还设有挂接件。本专利技术装配式建筑的可升降施工平台,进一步的,所述位于长梁两端的所述门形架体通过第二斜拉杆与上层平台固定,第二斜拉杆两端分别与门梁顶端和上层平台的短梁连接。本专利技术装配式建筑的可升降施工平台,进一步的,所述上层平台和下层平台之间还设置有第一斜拉杆,所述第一斜拉杆两端分别与上层平台的下表面和下层平台的上表面或桁架柱可拆卸连接,桁架柱之间的第一斜拉杆在同一平面内交叉布置。本专利技术装配式建筑的可升降施工平台,进一步的,所述上层平台和下层平台顶面均铺设有走台板。本专利技术装配式建筑的可升降施工平台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施工平台的安装:在建筑物外部的混凝土基础上安装桅柱,并利用起重吊装设备,依次安装工作平台、桥式起重机、混凝土布料机和网架等构件;确保上层平台的上表面高于施工层的最高点,工作平台水平环绕在建筑物外围;步骤二、预制构件的安装:桥式起重机移动至长梁端头,吊起装配式建筑的预制构件,移动至安装的位置,调整预制构件的方位和角度,吊具下降完成预制构件的固定安装;大车沿长梁方向水平移动,小车短梁方向水平移动,吊具垂直运动,实现预制构件在工作平台范围内的按需移动;步骤三、模板的支设:模板预先挂载在预制构件的连接节点处,或其他需要混凝土浇筑的部位施工点上方的网架的挂接件上,需要进行模板支设时,直接将模板降下进行支设固定;拆模完毕后向上升起即可;步骤四、混凝土的浇筑:移动桥式起重机,将起重梁移动至待浇筑混凝土的位置,以混凝土布料机完成混凝土的定点浇筑;待混凝土结构达到标准强度后拆模、养护;步骤五、工作平台的爬升:施工层的施工全部完成后,利用桁架柱内的爬升系统,顶升平台,加装桅柱标准节,完成固定,实现工作平台的爬升;步骤六、逐层施工:重复步骤二至步骤五,逐层施工;步骤七、施工平台的拆除:施工完成后,拆除施工平台及相关施工设备。本专利技术装配式建筑的可升降施工平台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装配式建筑的可升降施工平台环绕在建筑物四周,可自由升降,随时根据施工进度调整工作平台的高度,使用方便灵活,安全性高,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缩短了施工周期,减轻了人工作业的难度和强度。本专利技术在两层平台之间的桁架柱内安装爬升系统,无需借助建筑物的支撑,可自行调节工作平台的高度,来适应建筑施工进程,不易受到结构限制,应用更加便捷。本专利技术施工平台采用桁架结构的标准节拼接组成,易于安装拆卸,可重复使用,大大降低了施工成本;桁架结构降低了施工平台的自重,提高了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本专利技术工作平台分为上下两层,上层平台主要用于架设桥式起重机及顶端网架,服务于预制构件的吊装及混凝土结构的二次浇筑;下层平台用于次作业层的维护和工作平台的升降操作;预制构件安装与结构外墙的拆模维护互不干扰,大大提高了施工的便捷性;平台上可存放施工机具,也可作为外墙施工平台及人员通道;适用范围广,应用全面。本专利技术将工作平台作为预制构件吊装用的桥式起重机的基础,与传统应用臂架起重机吊装相比,结构钢度大,便于预制构件的精确定位和安装,安装精度高,速度快,大大降低了施工难度,提高了施工效率。本专利技术在桥式起重机的起重量上安装混凝土布料机,移动方便灵活,覆盖范围广,混凝土浇筑效率高。本专利技术在靠近建筑物的平台桁架结构上设置有水平顶杆,可与建筑物快速锁定,使专用平台的刚度与建筑物刚度相协调,为起重装置提供无摆动的运行基础。本专利技术在门型架体上设置有挂接件,可悬挂模板,便于混凝土浇筑时就近取用,既不影响预制构件的吊装,又便于模板的安装和拆卸,拆卸后的模板无需运走,也不会占用工作平台和工作面的空间,保证了施工现场的安全和整洁,便于下次取用,大大简化了施工工序,提高了施工效率。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装配式建筑的可升降施工平台及其施工方法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装配式建筑的可升降施工平台的主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装配式建筑的可升降施工平台的侧视图;图3为上层平台的俯视图;图4为下层平台的俯视图;图5为桅柱顶端节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建筑物;2-工作平台;21-上层平台;211-长梁;212-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装配式建筑的可升降施工平台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保护点】
装配式建筑的可升降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环绕在建筑物(1)外围的工作平台(2)、支撑工作平台(2)的桅柱(3)、位于工作平台(2)上的桥式起重机(4)、安装在桥式起重机(4)上的混凝土布料机(5)和位于工作平台(2)顶端的网架(6);所述工作平台(2)采用桁架组件拼接而成;所述工作平台(2)包括沿桅柱(3)方向平行间隔设置的上层平台(21)与下层平台(22)、连接上层平台(21)与下层平台(22)的桁架柱(23)和设置在桁架柱(23)内的爬升系统;所述上层平台(21)和下层平台(22)均为由长梁(211)和短梁(212)围合而成的矩形框架;桁架柱(23)与桅柱(3)对应设置;所述桁架柱(23)横截面的边长大于桅柱(3)横截面对应的边长,桁架柱(23)套设在桅柱(3)外;所述桅柱(3)由桅柱标准节拼接组成,桅柱(3)的顶端为桅柱顶端节(31),桅柱顶端节(31)顶部通过法兰与上层平台(21)的桁架的下弦杆连接、底端与桅柱标准节连接;桅柱(3)底端固定在建筑物(1)的混凝土基础上;所述桥式起重机(4)跨设在上层平台(21)的两长梁(211)之间;所述网架(6)包括跨设在上层平台(21)两长梁(211)之间的门形架体(61)和连接相邻门形架体(61)的连接梁(62),所述门形架体(61)沿长梁(211)方向间隔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装配式建筑的可升降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环绕在建筑物(1)外围的工作平台(2)、支撑工作平台(2)的桅柱(3)、位于工作平台(2)上的桥式起重机(4)、安装在桥式起重机(4)上的混凝土布料机(5)和位于工作平台(2)顶端的网架(6);所述工作平台(2)采用桁架组件拼接而成;所述工作平台(2)包括沿桅柱(3)方向平行间隔设置的上层平台(21)与下层平台(22)、连接上层平台(21)与下层平台(22)的桁架柱(23)和设置在桁架柱(23)内的爬升系统;所述上层平台(21)和下层平台(22)均为由长梁(211)和短梁(212)围合而成的矩形框架;桁架柱(23)与桅柱(3)对应设置;所述桁架柱(23)横截面的边长大于桅柱(3)横截面对应的边长,桁架柱(23)套设在桅柱(3)外;所述桅柱(3)由桅柱标准节拼接组成,桅柱(3)的顶端为桅柱顶端节(31),桅柱顶端节(31)顶部通过法兰与上层平台(21)的桁架的下弦杆连接、底端与桅柱标准节连接;桅柱(3)底端固定在建筑物(1)的混凝土基础上;所述桥式起重机(4)跨设在上层平台(21)的两长梁(211)之间;所述网架(6)包括跨设在上层平台(21)两长梁(211)之间的门形架体(61)和连接相邻门形架体(61)的连接梁(62),所述门形架体(61)沿长梁(211)方向间隔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建筑的可升降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平台(22)还包括加固梁(221),所述加固梁(221)对称设置在矩形框架内、与短梁(212)平行设置;加固梁(221)与下层平台(22)的长梁(211)上还设置有水平顶杆(222),所述水平顶杆(222)垂直顶撑在建筑物(1)外立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建筑的可升降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桁架柱(23)的横截面为矩形,其侧立面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横腹杆,所述桁架柱(23)的三个侧立面内设有斜腹杆,所述斜腹杆设置在两横腹杆之间;桁架柱(23)的上端与上层平台(21)的桁架的下弦杆连接,桁架柱(23)的下端分别与下层平台(22)的桁架的上弦杆和下弦杆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式建筑的可升降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桅柱标准节的高度小于于桁架柱(23)同一侧立面内的两横腹杆之间的距离。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建筑的可升降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桅柱顶端节(31)的侧立面中部设有横腹杆,侧立面的上弦杆与下弦杆之间设有X形斜腹杆(3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建筑的可升降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门形架体(61)包括分别设置在两长梁(211)上方的竖向立柱(611)和跨设在两竖向立柱(6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文龙姚金柯王涛陈赣平刘雨林史洪旻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建筑机械化研究院廊坊凯博建设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