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0610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3 04: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推车,包括底箱、底板、中间置物总成和上扶拉置物总成;上扶拉置物总成包括扶拉支架以及上置物箱体;扶拉支架两端设置有扶拉结构,扶拉结构包括左扶拉把手和右扶拉把手,左扶拉把手或/和右扶拉把手内设置有触摸传感器;底板上设置有滚轮组一,底箱设置有驱动容置箱、电池容置盒,驱动容置箱的两侧设置有固定卡槽,驱动容置箱内设置有驱动机构,固定卡槽匹配有固定架;驱动机构包括传动轴、电机,传动轴的一端设置有齿轮一、滚轮组二,固定架内壁设置有定位槽孔一并安设有编码器,编码器连接有齿轮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电力驱动推车,大大的提高了服务人员的工作效率,根据人推动的方向而控制电力驱动推车的行驶方向。

An electric trolley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electric trolley, which comprises a bottom box, a bottom plate, an intermediate assembly and an upper support and pull assembly; an upper support and pull assembly includes a support bracket and an upper support box body; a support and pull structure is arranged at both ends of the support bracket, and the support and pull structure includes a left and right support brackets, a left or/and a right support bracket bracket. A touch sensor is arranged in the handle of the escalator; a roller group is arranged on the bottom plate; a drive holding box and a battery holding box are arranged on the bottom plate; a fixed chuck is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the drive holding box; a drive mechanism is arranged in the drive holding box, and a fixed chuck is matched with a fixed bracket; a drive mechanism includes a drive shaft, a motor and a drive shaft. One end is provided with gear one and roller group two, and the inner wall of the fixing frame is provided with positioning groove holes and an encoder, which is connected with gear two. The utility model uses an electric driving cart, greatly improves the working efficiency of the service personnel, and controls the driving direction of the electric driving cart according to the direction of the human driv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推车
本技术涉及酒店设备
,具体是涉及一种电动推车。
技术介绍
酒店一般需要推车进行物品的运送以及清理,例如:客房推车、平板推车、清洁推车等各种推车的使用,在客人入住酒店客房前,一般需要服务人员用推车将入住用品运送至客房放置摆设好,根据客人入住后的需要还会用推车送餐以及其他需要的物品,在客人结束入住离开后,需要服务人员用推车将一些物品进行打扫清理;而现有的推车大多是靠人力进行推动,这样服务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比较费力,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动推车,使用电力驱动推车,大大的提高了服务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服务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能根据人推动的方向而控制电力驱动推车的行驶的方向。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电动推车,包括底箱,底箱上设置有底板,底板上设置有中间置物总成,中间置物总成上设置有上扶拉置物总成;所述中间置物总成包括与底板连接的左侧板、右侧板和后侧板、以及设置在三块侧板之间的中心支板,后侧板由上后侧板和下后侧板组成,所述上扶拉置物总成包括与三块侧板连接的扶拉支架以及上置物箱体,上置物箱体的位置设置在扶拉支架中间并与中心支板的位置对应;所述扶拉支架两端分别设置有扶拉结构,扶拉结构包括左扶拉把手和右扶拉把手,所述左扶拉把手或/和右扶拉把手内设置有触摸传感器,触摸传感器用固定支架安装固定在左扶拉把手或/和右扶拉把手内;所述底板的一端设置有滚轮组一,所述底箱与滚轮组一相对的一端设置有驱动容置箱、以及处于驱动容置箱内的电池容置盒,所述驱动容置箱的两侧设置有固定卡槽,所述驱动容置箱内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固定卡槽匹配有将驱动机构固定安装的固定架;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传动轴、与传动轴连接的电机,所述传动轴的一端设置有齿轮一以及滚轮组二,齿轮一同时与滚轮组二其一侧的滚轮连接同步转动,所述与齿轮一对应的固定架内壁设置有定位槽孔一,定位槽孔一内设置有编码器,所述编码器连接有与齿轮一匹配的齿轮二;所述电池容置盒内设置有锂电池组,锂电池组用固定撑板固定于电池容置盒内,所述电池容置盒上设置有主控制程序电路板。所述底箱一端且与锂电池组对应的侧面上设置有电源开关、充电口和电量显示屏;所述主控制程序电路板包括核心控制器、控制信号模块、供电系统模块、电机双反馈驱动模块以及预扩充功能模块,核心控制器分别与控制信号模块、供电系统模块、电机双反馈驱动模块和预扩充功能模块连接;控制信号模块包括触摸传感器、制动开关、电源开关以及其他控制点,供电系统模块包括锂电池组、电压检测、保护电路和充电电路,电机双反馈驱动模块包括光电隔离(高速光耦)、MOSFET电机全桥驱动、电机、电流反馈、速度反馈和编码器,预扩充功能模块包括蓝牙通讯、wifi通讯和I2C电路。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亦设置有齿轮三、其对应的固定架内壁亦设置有定位槽孔二,定位槽孔二内设置有编码器并连接与齿轮三匹配啮合的齿轮四。所述定位槽孔一内设置有固定螺孔、编码器上亦设置有对应的固定螺孔。所述传动轴的两端设置有轴套,轴套分别与滚轮组二、齿轮一连接。所述固定架的下端设置有与传动轴匹配的弧形槽。本技术可以达到的技术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是通过触摸传感器感应使用人员的手部握着左右扶拉把手从而控制控制系统的启动,触摸传感器感应手握的到并将信息反馈给主控制程序电路板,主控制程序电路板控制编码器工作,更加智能化和安全;起始时通过人力推动推车稍微进行移动,这样滚轮组二就会带动连接的齿轮一转动,齿轮一带动齿轮二转动,从而编码器将齿轮二转动方向信息处理反馈给主控制程序电路板,主控制程序电路板控制电机转动的方向,从而控制车子的移动,提高了推车的工作效率以及启动实施的平稳性。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部分机构的分解图1;图3是本技术部分机构的分解图2;图4是本技术的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动推车,包括底箱1,底箱1上设置有底板2,底板2上设置有中间置物总成,中间置物总成上设置有上扶拉置物总成;所述中间置物总成包括与底板2连接的左侧板3-1、右侧板3-2和后侧板3-3、以及设置在三块侧板之间的中心支板4,后侧板3-3由上后侧板3-3-1和下后侧板3-3-2组成,所述上扶拉置物总成包括与三块侧板3连接的扶拉支架5以及上置物箱体6,上置物箱体6的位置设置在扶拉支架5中间并与中心支板4的位置对应;所述扶拉支架5两端分别设置有扶拉结构,扶拉结构包括左扶拉把手7和右扶拉把手8,所述左扶拉把手7或/和右扶拉把手8内设置有触摸传感器9,触摸传感器9用固定支架10安装固定在左扶拉把手7或/和右扶拉把手8内;所述底板2的一端设置有滚轮组一11,所述底箱1与滚轮组一11相对的一端设置有驱动容置箱12、以及处于驱动容置箱12内的电池容置盒13,所述驱动容置箱12的两侧设置有固定卡槽14,所述驱动容置箱12内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固定卡槽14匹配有将驱动机构固定安装的固定架15;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传动轴16、与传动轴16连接的电机17,所述传动轴16的一端设置有齿轮一18以及滚轮组二19,齿轮一18同时与滚轮组二19其一侧的滚轮连接同步转动,所述与齿轮一18对应的固定架15内壁设置有定位槽孔一20,定位槽孔一20内设置有编码器21,所述编码器21连接有与齿轮一18匹配的齿轮二22;所述电池容置盒13内设置有锂电池组23,锂电池组23用固定撑板23-1固定于电池容置盒13内,所述电池容置盒13上设置有主控制程序电路板24。所述底箱1一端且与锂电池组23对应的侧面上设置有电源开关25、充电口26和电量显示屏27;所述主控制程序电路板包括核心控制器、控制信号模块、供电系统模块、电机双反馈驱动模块以及预扩充功能模块,核心控制器分别与控制信号模块、供电系统模块、电机双反馈驱动模块和预扩充功能模块连接;控制信号模块包括触摸传感器9、制动开关、电源开关25以及其他控制点,供电系统模块包括锂电池组23、电压检测、保护电路和充电电路,电机双反馈驱动模块包括光电隔离(高速光耦)、MOSFET电机全桥驱动、电机17、电流反馈、速度反馈和编码器21,预扩充功能模块包括蓝牙通讯、wifi通讯和I2C电路。所述传动轴16的另一端亦设置有齿轮三31、其对应的固定架15内壁亦设置有定位槽孔二32,定位槽孔二32内设置有编码器33并连接与齿轮三31匹配啮合的齿轮四34。所述定位槽孔一20内设置有固定螺孔28、编码器21上亦设置有对应的固定螺孔。所述传动轴16的两端设置有轴套29,轴套29分别与滚轮组二19、齿轮一18连接。所述固定架15的下端设置有与传动轴16匹配的弧形槽30。以下对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作出说明:在使用时,首先按下电源开关25,使用人员先握住左扶拉把手7和右扶拉把手8,这时触摸传感器9应到手部的存在,触摸传感器9将感应信息反馈到主控制程序电路板24,同时使用人员将推车向需要移动的方向稍微推动,使其滚轮组二19带动齿轮一18转动,齿轮一18带动齿轮二22转动,从而可以让编码器21将齿轮二22转动方向信息处理反馈给主控制程序电路板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箱,底箱上设置有底板,底板上设置有中间置物总成,中间置物总成上设置有上扶拉置物总成;所述中间置物总成包括与底板连接的左侧板、右侧板和后侧板、以及设置在三块侧板之间的中心支板,后侧板由上后侧板和下后侧板组成,所述上扶拉置物总成包括与三块侧板连接的扶拉支架以及上置物箱体,上置物箱体的位置设置在扶拉支架中间并与中心支板的位置对应;所述扶拉支架两端分别设置有扶拉结构,扶拉结构包括左扶拉把手和右扶拉把手,所述左扶拉把手或/和右扶拉把手内设置有触摸传感器,触摸传感器用固定支架安装固定在左扶拉把手或/和右扶拉把手内;所述底板的一端设置有滚轮组一,所述底箱与滚轮组一相对的一端设置有驱动容置箱、以及处于驱动容置箱内的电池容置盒,所述驱动容置箱的两侧设置有固定卡槽,所述驱动容置箱内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固定卡槽匹配有将驱动机构固定安装的固定架;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传动轴、与传动轴连接的电机,所述传动轴的一端设置有齿轮一以及滚轮组二,齿轮一同时与滚轮组二其一侧的滚轮连接同步转动,所述与齿轮一对应的固定架内壁设置有定位槽孔一,定位槽孔一内设置有编码器,所述编码器连接有与齿轮一匹配的齿轮二;所述电池容置盒内设置有锂电池组,锂电池组用固定撑板固定于电池容置盒内,所述电池容置盒上设置有主控制程序电路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箱,底箱上设置有底板,底板上设置有中间置物总成,中间置物总成上设置有上扶拉置物总成;所述中间置物总成包括与底板连接的左侧板、右侧板和后侧板、以及设置在三块侧板之间的中心支板,后侧板由上后侧板和下后侧板组成,所述上扶拉置物总成包括与三块侧板连接的扶拉支架以及上置物箱体,上置物箱体的位置设置在扶拉支架中间并与中心支板的位置对应;所述扶拉支架两端分别设置有扶拉结构,扶拉结构包括左扶拉把手和右扶拉把手,所述左扶拉把手或/和右扶拉把手内设置有触摸传感器,触摸传感器用固定支架安装固定在左扶拉把手或/和右扶拉把手内;所述底板的一端设置有滚轮组一,所述底箱与滚轮组一相对的一端设置有驱动容置箱、以及处于驱动容置箱内的电池容置盒,所述驱动容置箱的两侧设置有固定卡槽,所述驱动容置箱内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固定卡槽匹配有将驱动机构固定安装的固定架;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传动轴、与传动轴连接的电机,所述传动轴的一端设置有齿轮一以及滚轮组二,齿轮一同时与滚轮组二其一侧的滚轮连接同步转动,所述与齿轮一对应的固定架内壁设置有定位槽孔一,定位槽孔一内设置有编码器,所述编码器连接有与齿轮一匹配的齿轮二;所述电池容置盒内设置有锂电池组,锂电池组用固定撑板固定于电池容置盒内,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国明吴爱荣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印山制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