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组装用转运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0609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3 04: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组装用转运车,包括具有滚轮的车架,所述的车架上设有可转动的挂架和限制挂架转动角度的限位结构,所述挂架包括扁平的架体以及设置在架体上的挂杆,所述挂架具有一个转运状态和一个放置状态,当所述挂架处于放置状态时,所述挂架处于平放状态,所述挂杆则处于直立状态,当所述挂架处于转运状态时,所述架体处于直立状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方便操作人员的放置和搬运,同时可确保侧围前部内板总成的安全翻转。

A transfer vehicle for automobile assembly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transshipment vehicle for automobile assembly, which comprises a frame with rollers. The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 rotating hanger and a limit structure for limiting the rotation angle of the hanger. The hanger comprises a flat frame and a hanger rod arranged on the frame. The hanger has a transit state and a placement state. When the hanger is in the position state, the hanger is in the level state, the hanger rod is in the upright state, and the hanger body is in the upright state when the hanger is in the transit stat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placement and handling of the operator, and can ensure the safe turnover of the front inner plate assembly of the side girt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组装用转运车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组装用工装,具体涉及一种在汽车组装时用于侧围前部内板总成转运的转运车。
技术介绍
在汽车组装过程中,经常需要用到一些转运小车,用以存放、转运各种零部件总成,以方便生产线的组装。在现有技术中,用于外形大致呈C形的转运侧围前部内板总成的转运小车通常是在一个具有滚轮的框架式车架上设有二至三根水平的挂杆。使用时,将平放在夹具上的侧围前部内板总成悬挂在转运小车的挂杆上,然后将转运小车推送到一下个工序的工位旁。然而,现有用于转运侧围前部内板总成的转运小车存在如下缺陷:由于侧围前部内板总成大致呈C形,其外形尺寸较大,而从用于定位加工侧围前部内板总成的第一个夹具上搬运侧围前部内板总成通常由一个操作人员负责,因此,操作人员只能从远离侧围前部内板总成开口的一侧靠近夹具,然后用双手分别握持侧围前部内板总成的左右两侧,并从夹具上水平地搬离,此时的侧围前部内板总成呈大致的水平状态,并且其正面朝上。接着,操作人员必须将远离身体的侧围前部内板总成的开口端放置到地面,并将侧围前部内板总成翻转90度使其大致呈直立状态,然后再次用双手握持侧围前部内板总成的左右两侧,并将侧围前部内板总成套挂在转运小车的挂杆上,此时侧围前部内板总成的开口端朝下。当操作人员将套挂有侧围前部内板总成的转运小车推送到下一个工序的工位旁时,该工序的操作人员先将侧围前部内板总成从挂杆上取下,并将侧围前部内板总成的开口端放置到地面,然后操作人员的身体移动到位于侧围前部内板总成上远离开口的一侧,并再次将侧围前部内板总成翻转90度,使其背面朝上,此时操作人员即可双手握持侧围前部内板总成的两侧,并将侧围前部内板总成水平地放置到该工位的夹具上,此时侧围前部内板总成的背面朝上。也就是说,对于采用手动搬运的工位而言,操作人员在整个侧围前部内板总成的转运过程中,需要分两次将侧围前部内板总成翻转180度,不仅提高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并且操作人员脱手翻转侧围前部内板总成,容易出现因脱手造成的人身伤害以及侧围前部内板总成损伤等事故。当然,也有采用机械手自动搬运的,此时推送到工位旁的转运小车上直立套挂的侧围前部内板总成可直接通过机械手自动抓取并放置到第二个工位的夹具上,但是在从第一个工位的夹具上取下侧围前部内板总成,并且套挂到转运小车的挂杆上时,操作人员仍然需要将侧围前部内板总成翻转90度,因此还是存在搬运过程中操作人员因脱手翻转侧围前部内板总成而容易使侧围前部内板总成脱手,从而造成人身伤害以及侧围前部内板总成损伤等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用于转运侧围前部内板总成的转运小车所存在的需要翻转侧围前部内板总成,从而容易使侧围前部内板总成脱手,从而造成人身伤害以及侧围前部内板总成损伤等事故的问题,提供一种汽车组装用转运车,其结构简单、方便操作人员的放置和搬运,同时可确保侧围前部内板总成的安全翻转。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组装用转运车,包括具有滚轮的车架,所述的车架上设有可转动的挂架和限制挂架转动角度的限位结构,所述挂架包括扁平的架体以及设置在架体上的挂杆,所述挂架具有一个转运状态和一个放置状态,当所述挂架处于放置状态时,所述架体处于平放状态,所述挂杆则处于直立状态,当所述挂架处于转运状态时,所述架体处于直立状态。本技术的转运车上设有一个可转动的挂架,这样,当我们需要从第一个工位的夹具上取下侧围前部内板总成时,可先使挂架转动并定位到架体大致水平的放置状态,此时的挂杆处于直立状态,操作人员可从远离侧围前部内板总成开口的一侧靠近平放在夹具上的侧围前部内板总成,然后用双手握持侧围前部内板总成的两侧,并将侧围前部内板总成大致水平地搬离夹具,此时的侧围前部内板总成开口朝向操作人员的前侧。然后将侧围前部内板总成放置到挂架平放的架体上,此时架体上的挂杆可从侧围前部内板总成的开口处进入侧围前部内板总成内。当架体上放置好额定数量的侧围前部内板总成后,操作人员即可使挂架转动90度,从而使挂架处于转运状态,此时的架体呈直立状态,相应地,挂杆则大致呈水平状态,从而使大致呈C形的侧围前部内板总成套挂在架体上的挂杆上。当操作人员将套挂有侧围前部内板总成的转运车推送至下一个工位旁时,机械手即可直接从转运车上夹取侧围前部内板总成。也就是说,在将侧围前部内板总成从第一个工位的夹具上搬离并放置到挂架上的过程中,操作人员无需使侧围前部内板总成脱手并翻转,整个搬离、放置过程可一气呵成,从而有利于降低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并且避免因脱手造成的人身伤害和部件损伤,确保侧围前部内板总成的安全翻转。作为优选,所述车架包括矩形框架式的底架,在所述底架的两侧分别设有竖直的支承杆,二根支承杆的上端设有同轴的转动轴,所述架体为位于所述二根支承杆之间的矩形框架结构,所述架体分别与所述底架两侧的支承杆上的转动轴转动连接,所述挂杆位于所述架体的同一侧。框架式结构的底架和架体方便加工制造,同时有利于减轻重量并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性。特别是,挂杆位于架体的同一侧,因此,套挂有侧围前部内板总成的挂架的重心位于挂架的一侧,因此,挂架上的限位结构只需限定挂架的一个转动方向,从而有利于简化限位结构,可实现限位结构的自动锁止定位和解锁。作为优选,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连接在二根所述支承杆的上端之间的水平的U形连接杆、连接在所述支承杆下部靠近所述U形连接杆的一侧与所述底架之间倾斜的支撑挡杆,当所述挂架处于放置状态时,所述架体上设有所述挂杆的正面朝上,所述架体的背面抵靠所述U形连接杆,当所述挂架处于转运状态时,所述架体下部的背面抵靠所述支撑挡杆。U形连接杆将二根支承杆连接成一个整体,既有利于提高二根支承杆的刚性,同时可用于放置状态的挂架的支撑定位,并且可避免挂架在转动时产生干涉。特别是,当挂架处于转运状态时,套挂在挂杆上的侧围前部内板总成使整个挂架的中心偏向设有挂杆的一侧,因此,当操作人员使放置有侧围前部内板总成的挂架向上翻转至转运状态时,整个挂架可依靠侧围前部内板总成的重力作用形成一个继续向前翻转的扭矩,也就是说,挂架不会自行向后翻转至放置状态,而位于支承杆下部的支撑挡杆即可阻止挂杆的向前翻转,从而使套挂有侧围前部内板总成的挂架可靠地定位在转运状态。而支撑挡杆除了起到纤维作用外,还可对支承杆起到良好的三角支撑作用,从优有利于提高支承杆的稳定性。作为优选,所述车架包括矩形框架式的底架,在所述底架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竖直的支承杆,二根支承杆的上端设有同轴的转动轴,所述架体为U形弯折的杆件结构,所述架体的两个开口端分别与所述底架左右两侧的支承杆上的转动轴转动连接,所述挂杆位于所述架体的外侧并且向所述架体的两侧延伸,所述挂杆的两端分别设有向所述架体外侧延伸的支撑挡板。在本方案中,挂杆位于架体的外侧并且分别向架体的两侧延伸,因此,处于转运状态的挂架可想两个方向转动90度,从而使挂架具有两个放置状态。这样,当我们需要从第一个工位的夹具上取下侧围前部内板总成时,可先使挂架转动并定位到架体大致水平的第一个放置状态,此时的挂杆处于直立状态,挂杆上的两个支撑挡板分别位于挂杆的上窜和下端,操作人员可从远离侧围前部内板总成开口的一侧靠近平放在夹具上的侧围前部内板总成,然后用双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组装用转运车,包括具有滚轮(11)的车架(1),其特征是,所述的车架(1)上设有可转动的挂架(2)和限制挂架(2)转动角度的限位结构,所述挂架(2)包括扁平的架体(21)以及设置在架体(21)上的挂杆(22),所述挂架(2)具有一个转运状态和一个放置状态,当所述挂架(2)处于放置状态时,所述架体(21)处于平放状态,所述挂杆(22)则处于直立状态,当所述挂架(2)处于转运状态时,所述架体(21)处于直立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组装用转运车,包括具有滚轮(11)的车架(1),其特征是,所述的车架(1)上设有可转动的挂架(2)和限制挂架(2)转动角度的限位结构,所述挂架(2)包括扁平的架体(21)以及设置在架体(21)上的挂杆(22),所述挂架(2)具有一个转运状态和一个放置状态,当所述挂架(2)处于放置状态时,所述架体(21)处于平放状态,所述挂杆(22)则处于直立状态,当所述挂架(2)处于转运状态时,所述架体(21)处于直立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组装用转运车,其特征是,所述车架(1)包括矩形框架式的底架(12),在所述底架(12)的两侧分别设有竖直的支承杆(13),二根支承杆(13)的上端设有同轴的转动轴,所述架体(21)为位于所述二根支承杆(13)之间的矩形框架结构,所述架体(21)分别与所述底架(12)两侧的支承杆(13)上的转动轴转动连接,所述挂杆(22)位于所述架体(21)的同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组装用转运车,其特征是,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连接在二根所述支承杆(13)的上端之间的水平的U形连接杆(14)、连接在所述支承杆(13)下部靠近所述U形连接杆(14)的一侧与所述底架(12)之间倾斜的支撑挡杆(15),当所述挂架(2)处于放置状态时,所述架体(21)上设有所述挂杆(22)的正面朝上,所述架体(21)的背面抵靠所述U形连接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江涛尚东朋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高原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