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率可选阻尼阀及具有该阀的减震器和活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68046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7 04:56
频率可选阻尼阀包括:在第一阀侧与第二阀侧之间提供流体连通的受控流体通道(302、205、105、301);在受控流体通道中的受控阀组件(500);作用在受控阀组件上以允许改变流动阻力的活动阀体(600);以及可变容积腔(710、720),活动阀体(600)与可变容积腔(710、720)相互作用使得活动阀体(600)的移动与可变容积腔(710、720)的容积变化相关联。可变容积腔(710、720)包括在工作中相对于受控流体通道中的受控流体流处于受控阀组件下游的退出开口(711、721)而在受控阀组件上游不包括开口,退出开口提供流动阻力。相对于受控流体流在受控阀组件上游的流体压力作用在活动阀体(600)上,从而在使可变容积腔的容积减小的方向上在活动阀构件上施加力,可变容积腔的容积减小通过使来自可变容积腔的流体流经由退出开口(711、721)流出而减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频率可选阻尼阀及具有该阀的减震器和活塞
本专利技术涉及频率可选阻尼阀,该频率可选阻尼阀具有受控流体通道和设置在受控流体通道中的受控阀组件。
技术介绍
阻尼器或减震器是众所周知的且广泛应用于例如各种车辆中,例如汽车、卡车、公交车和火车。阻尼器设计成在相对于彼此移动的部件之间提供所期望的阻尼特性。根据阻尼器的特定设计,阻尼可选择为硬的或者软的。已提出了更多先进的阻尼器,其向阻尼器提供了频率可选(frequencyselective)的阻尼特性。可以为阻尼器添加频率可选阻尼阀,以提供所期望的频率可选的阻尼特性。可以在已知的阻尼器配置中添加或并入这种频率可选阻尼阀,以提供附加的频率选择性。另一方面,这种频率可选阻尼器本身也可以应用于要求两个(压力)腔之间的流体流具有频率可选阻尼的某些应用中。可在频率可选阀和包括这类阀的阻尼器中应用压力腔或控制腔。当对阀中的流体流加阻尼以提供阻尼特性时,流体流的一部分可能被分叉从而使压力腔或控制腔内部的压力增大。控制腔内部的压力的增加量随后进行作用,从而增大受控阀上的闭合力,其中该受控阀设置在用于对流体流加阻尼的流动通道中。受控阀的闭合力控制瞬态阻尼特性。人们希望闭合力作为时间的函数具有预定的增加量,例如,人们期望闭合力与时间之间具有比例关系。然而,不容易在当前已知的频率可选阀配置中(如果可能的话)在闭合力与时间之间获得所期望的关系。闭合力的增加相对于控制腔中的压力增加通常展现出非常强的非线性依赖关系,因此,闭合力的增加相对于时间展现出非常强的非线性依赖关系。人们希望获得能够将闭合力调节为控制腔内部的压力的函数且由此调节为时间的函数的多种参数。在已知的频率可选阻尼器中,在控制腔内部,用于控制受控阀的闭合力的压力随着时间增加从而提供频率可选阻尼。然而,对于已知的配置,针对将要被加阻尼的下一流体流(诸如在其缸体中的活塞的下一冲程期间将要被加阻尼的流体流),控制腔内部的压力不会再次恢复至中性水平。由于控制腔压力维持在中性之上的某一水平处,所以频率可选阀的性能显著劣化。此外,已知的配置仅适合在一个方向上起作用。这需要两个已知的配置来获得相反方向上的频率可选的阻尼,从而需要相对大的空间。对于其本身而言,已知的单向频率可选阻尼阀已经需要非常大的空间,这可能使得这种阀的应用变得困难。对于当前已知的配置,还可能,所制造的各个阀对制造公差展现出非常强的依赖关系。需要这样一种频率可选阀配置,其对制造公差具有非常好的鲁棒性,使得在所生产的任意阀中均可实际达到任意期望阻尼特性。US2005/056506A1公开了一种具有活塞组件的减震器,该活塞组件将减震器的缸体分成上工作腔和下工作腔。附加壳体附接到活塞杆,活塞杆限定压力腔,该压力腔中可滑动地设置有另一活塞以分别限定与减震器缸体的上工作腔和下工作腔流体连通的上流体腔和下流体腔。流体可以进入压力腔内的上流体腔和下流体腔中的一个以对该腔加压,从而使得流体通过该另一活塞的移动而被迫从另一流体腔中流出。该另一活塞防止流体在两个流体腔之间流动,并且因此防止流体在活塞组件的两侧之间流动。EP2108858A2公开了一种具有活塞的减震器,该活塞具有两构件式壳体。壳体的第一构件旨在沿着减震器的缸体的缸体壁移动,在第一构件与缸体的缸体壁之间具有密封件。第一壳体构件是中空的且具有开放底部端,该开放底部端由第二构件或盖封闭。
技术实现思路
通过频率可选阻尼阀克服了已知的频率可选阻尼阀的至少一个缺点,和/或通过频率可选阻尼阀实现了其他改进和/或其他优点,该频率可选阻尼阀包括:-受控流体通道,所述受控流体通道布置成在阻尼阀的第一阻尼阀侧与第二阻尼阀侧之间提供流体连通;-受控阀组件,所述受控阀组件设置在受控流体通道中以允许在工作中在从第一阻尼阀侧到第二阻尼阀侧的受控流体方向上影响受控流体通道中的受控流体流。-活动阀体,所述活动阀体能够相对于受控流体通道的壁移动,并且作用在受控阀组件上以允许改变受控阀组件对受控流体流的流动阻力;以及-可变容积腔,活动阀体与可变容积腔相互作用,使得活动阀体的移动和可变容积腔的容积变化相关联,其中,可变容积腔包括在操作中相对于受控流体通道中的受控流体流处于受控阀组件下游的退出开口而不包括在受控阀组件上游的开口,退出开口提供流动阻力,并且相对于受控流体流在受控阀组件上游的流体压力作用在活动阀体上,以在使可变容积腔中的流体压力增加并且使可变容积腔的容积减小的方向上在活动阀构件上施加力,其中,使可变容积腔中的流体压力增加并且使可变容积腔的容积减小可通过使来自可变容积腔的流体流经由退出开口流出从而允许活动阀体相关联地移动来实现。本专利技术的阻尼阀可以容易地实现在相反的方向上起作用。它还允许流体流和压力相对于阻尼阀的封闭位置和封闭速度具有明确限定的关系。性能非常稳定,并且不易受制造公差的影响。设计非常简单并且可以在非常有限的空间中实现。在实施方式中,受控阀组件配置成使得受控阀组件的有效开启力和闭合力中的至少一个在活动阀体移动时改变,以改变受控阀组件对受控流体流的流动阻力。在实施方式中,受控阀组件配置成使得受控阀组件对受控流体流的流动阻力随着可变容积腔的容积减小而增加。在实施方式中,受控阀组件配置成具有类似弹簧的特性,并且当活动阀体已经离开中性位置时,在使活动阀体移回到中性位置的方向上在活动阀体上施加力。特别地,这种实施方式允许在受控阀组件的关闭位置下在受控阀上游的流体压力的范围下有效地提供平衡位置。受控阀组件将在进一步增加压力时再次打开。在实施方式中,受控阀组件包括受控阀板,可选地,环状受控阀板。在实施方式中,受控阀板包括相对的边缘,可选地,环状受控阀板的相对的内周边和外周边,相对的边缘中的一者或两者的移动受到受控流体通道和活动阀体的壁中的一者或两者的限制,可选地,相对的边缘中的一者或两者由受控流体通道和活动阀体的壁中的一者或两者夹紧。在实施方式中,受控阀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受控阀板的堆叠,当活动阀体移动使得可变容积腔的容积减小时,至少一个受控阀板与具有曲度的至少一个表面互相作用,并且受控阀板(至少一个受控阀板的堆叠)在变形时遵循该曲度以逐渐地减小受控阀板在受控流体通道中的有效表面面积。在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受控阀板的堆叠包括至少一个开口。在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受控阀板的堆叠包括定位并配置成在活动阀体移动使得可变容积腔的容积减小时逐渐地紧靠至少一个弯曲表面的至少一个开口。在实施方式中,活动阀体包括与受控阀板互相作用的具有曲度的表面。在实施方式中,活动阀体包括第一活动阀体构件和第二活动阀体构件,并且受控阀板夹在第一活动阀体构件与第二活动阀体构件之间,可选地,第一活动阀构件和第二活动阀构件中的至少一个包括与受控阀板相互作用的具有曲度的表面。在实施方式中,受控流体通道的壁包括与第一阀板相互作用的具有曲度的表面。在实施方式中,受控阀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受控阀板的堆叠,至少一个受控阀板紧靠阀座,并且至少一个受控阀板抵靠阀座的闭合力在活动阀体移动时改变,可选地,阀座设置在活动阀体上,并且至少一个受控阀板的堆叠相对于受控流体通道的壁固定。在实施方式中,受控阀组件双向作用于受控流体通道中在相反方向上的第一流和第二流,并且分别包括与第一流和第二流相关联的第一受控阀板和第二受控阀板,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频率可选阻尼阀,包括:受控流体通道(302、205、105、301;910),布置成在所述阻尼阀的第一阻尼阀侧与第二阻尼阀侧之间提供流体连通;受控阀组件(500),设置在所述受控流体通道中,以允许在工作中在从所述第一阻尼阀侧到所述第二阻尼阀侧的受控流体方向上影响所述受控流体通道中的受控流体流(F15、F25);活动阀体(600),能够相对于所述受控流体通道的壁移动,并且作用在所述受控阀组件上以允许改变所述受控阀组件对所述受控流体流的流动阻力;以及可变容积腔(710、720),所述活动阀体与所述可变容积腔相互作用,使得所述活动阀体的移动和所述可变容积腔的容积变化相关联,其中,所述可变容积腔包括相对于所述受控流体通道中的受控流体流(F15、F25)在工作中处于所述受控阀组件下游的退出开口(711、721)而在所述受控阀组件上游不包括开口,所述退出开口提供流动阻力,以及,相对于所述受控流体流在所述受控阀组件上游的流体压力作用在所述活动阀体上,以在使所述可变容积腔中的流体压力增加并且使所述可变容积腔的容积减小的方向上、在所述活动阀构件上施加力,其中使所述可变容积腔中的流体压力增加并且使所述可变容积腔的容积减小通过使来自所述可变容积腔的流体流经由所述退出开口(711、721)流出从而允许所述活动阀体相关联地移动来实现。...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11.27 NL 20158761.频率可选阻尼阀,包括:受控流体通道(302、205、105、301;910),布置成在所述阻尼阀的第一阻尼阀侧与第二阻尼阀侧之间提供流体连通;受控阀组件(500),设置在所述受控流体通道中,以允许在工作中在从所述第一阻尼阀侧到所述第二阻尼阀侧的受控流体方向上影响所述受控流体通道中的受控流体流(F15、F25);活动阀体(600),能够相对于所述受控流体通道的壁移动,并且作用在所述受控阀组件上以允许改变所述受控阀组件对所述受控流体流的流动阻力;以及可变容积腔(710、720),所述活动阀体与所述可变容积腔相互作用,使得所述活动阀体的移动和所述可变容积腔的容积变化相关联,其中,所述可变容积腔包括相对于所述受控流体通道中的受控流体流(F15、F25)在工作中处于所述受控阀组件下游的退出开口(711、721)而在所述受控阀组件上游不包括开口,所述退出开口提供流动阻力,以及,相对于所述受控流体流在所述受控阀组件上游的流体压力作用在所述活动阀体上,以在使所述可变容积腔中的流体压力增加并且使所述可变容积腔的容积减小的方向上、在所述活动阀构件上施加力,其中使所述可变容积腔中的流体压力增加并且使所述可变容积腔的容积减小通过使来自所述可变容积腔的流体流经由所述退出开口(711、721)流出从而允许所述活动阀体相关联地移动来实现。2.根据前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阻尼阀,其中,所述受控阀组件配置成使得:当所述活动阀体移动时,所述受控阀组件的有效开启力和闭合力中的至少一个改变,以改变所述受控阀组件对所述受控流体流(F15、F25)的流动阻力。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阻尼阀,其中,所述受控阀组件配置成使得:所述受控阀组件对所述受控流体流(F15、F25)的流动阻力随着所述可变容积腔的容积减小而增加。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阻尼阀,其中,所述受控阀组件配置成具有类似弹簧的特性,并且配置成当所述活动阀体已经离开中性位置时,在使所述活动阀体移回到所述中性位置的方向上在所述活动阀体上施加力。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阻尼阀,其中,所述受控阀组件包括受控阀板,可选地,包括环状受控阀板。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阻尼阀,其中,所述受控阀板包括相对的边缘,可选地,环状受控阀板的相对的内周边和外周边,所述相对的边缘中的一者或两者相对于所述受控流体通道和所述活动阀体的壁中的一者或两者的移动受限制,可选地,所述相对的边缘中的一者或两者由所述受控流体通道和所述活动阀体的壁中的一者或两者夹紧。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阻尼阀,其中,所述受控阀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受控阀板的堆叠,在所述活动阀体移动使得所述可变容积腔的容积减小时,所述至少一个受控阀板与具有曲度的至少一个表面互相作用,并且所述受控阀板(至少一个受控阀板的堆叠)在变形时遵循所述曲度以逐渐地减小所述受控阀板在所述受控流体通道中的有效表面面积。8.根据前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阻尼阀,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受控阀板的堆叠包括至少一个开口。9.根据前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阻尼阀,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受控阀板的堆叠包括定位并配置成当所述活动阀体移动使得所述可变容积腔的容积减小时逐渐地紧靠弯曲的所述至少一个表面的至少一个开口。10.根据前述三项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阻尼阀,其中,所述活动阀体包括与所述受控阀板互相作用的具有曲度的表面。11.根据前述四项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阻尼阀,其中,所述活动阀体包括第一活动阀体构件和第二活动阀体构件,所述受控阀板夹在所述第一活动阀体构件与所述第二活动阀体构件之间,可选地,所述第一活动阀构件和所述第二活动阀构件中的至少一个包括与所述受控阀板相互作用的具有曲度的表面。12.根据前述五项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阻尼阀,其中,所述受控流体通道的壁包括与所述第一阀板相互作用的具有曲度的表面。1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阻尼阀,其中,所述受控阀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受控阀板的堆叠,所述至少一个受控阀板紧靠阀座,并且当所述活动阀体移动时所述至少一个受控阀板抵靠所述阀座的闭合力改变,可选地,所述阀座设置在所述活动阀体上,所述至少一个受控阀板的堆叠相对于所述受控流体通道的壁固定。1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阻尼阀,其中,所述受控阀组件双向作用于所述受控流体通道中的在相反方向上的第一流和第二流,并且分别包括与所述第一流和所述第二流相关联的第一受控阀板和第二受控阀板,所述第一受控阀板和所述第二受控阀板中的每个紧靠相应的阀座,并且当所述活动阀体移动时所述第一受控阀板和所述第二受控阀板中的每个抵靠所述相应的阀座的闭合力改变,可选地,所述相应的阀座设置在所述活动阀体上,并且所述第一受控阀板和所述第二受控阀板相对于所述受控流体通道的壁固定。15.根据前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阻尼阀,其中,所述受控阀组件包括第三受控阀板,所述第三受控阀板配置成具有类似弹簧的特性,并且当所述活动阀体已经离开中性位置时,在将所述活动阀体移回到中性位置的方向上在所述活动阀体上施加力,可选地,所述第三受控阀板布置在所述第一受控阀板与所述第二受控阀板之间。1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阻尼阀,其中,所述可变容积腔包括与所述受控阀组件下游的可变容积腔的开口相关联的止回阀,所述止回阀配置成:在所述受控流体流动时关闭,并且当在与所述受控流体的流动方向相反的方向上进行流体流动时打开。17.减震器,包括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阻尼阀。18.根据前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减震器,其中,所述减震器还包括:缸体(12),具有缸体壁(12.1);活塞(11),密封地抵靠所述缸体壁并且将所述缸体分成第一缸腔和第二缸腔(10.1、10.2),所述活塞能够沿着所述缸体壁在所述缸体内移动,并且当所述活塞分别在所述缸体内向内移动和向外移动时,所述活塞能够分别在向内方向和向外方向(Mi、Mo)上沿着所述活塞和所述缸体的纵向方向移动,所述活塞的第一侧(11.1)与所述第一缸腔(10.1)相关联且所述活塞的第二侧(11.2)与所述第二缸腔(10.2)相关联;第一主通道(101、301)和第一主止回阀(111),所述第一主止回阀与所述第一主通道相关联,使得所述第一主通道和所述第一主止回阀允许第一主流体流(F10)从所述第二缸腔到所述第一缸腔,并且对所述第一主流体流加阻尼;以及第二主通道(202、302)和第二主止回阀(212),所述第二主止回阀与所述第二主通道相关联,使得所述第二主通道和所述第二主止回阀允许第二主流体流(F20)从所述第一缸腔到所述第二缸腔,并且对所述第二主流体流加阻尼,其中,所述第一阻尼阀侧与所述第一缸腔和所述第二缸腔中的一个直接流体连通,所述第二阻尼阀侧与所述第一缸腔和所述第二缸腔中的另一个直接流体连通,可选地,所述阻尼阀布置在所述活塞中。19.根据前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减震器,其中,所述阻尼阀布置在所述活塞中,并且所述活塞包括:环状连接构件(300);第一中央构件(100),在所述连接构件的第一侧处容纳在所述连接构件(300)中,所述第一中央构件横向垂直于所述活塞的纵向方向并且与所述活塞的第一侧(11.1)相关联,在所述第一中央构件(100)的横向垂直于所述活塞的纵向方向且与所述活塞(11)的第二侧(11.2)相关联的一侧设置有第一中央构件通道(105),所述第一中央构件通道与所述活塞的第二侧(11.2)流体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保罗·德科克
申请(专利权)人:科尼私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荷兰,NL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