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惯性通道式半主动液压悬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17461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0 07: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多惯性通道式半主动液压悬置,其腔体内设置隔振机构,所述隔振机构包括分腔机构总成、隔振机构孔总成、隔振机构轴总成、驱动机构总成。所述分腔机构总成包括将所述腔体分成上液室和下液室的安置板。所述隔振机构孔总成包括隔振架和相互平行的多个轴用阀片。所述隔振机构轴总成包括升降旋转轴和相互平行的多个孔用阀片。所述驱动机构总成包括拉杆和电子控制装置。该多惯性通道式半主动液压悬置通过电子控制装置控制升降旋转轴上下运动,升降旋转轴和隔振架上的多个阀片之间的间隙大小不断变化,从而使阀片之间液体流通的惯性通道的横截面积改变,从而控制液压悬置的动态特性,满足了汽车在不同工况下减振的需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惯性通道式半主动液压悬置
本技术涉及悬置
的一种液压悬置,尤其涉及一种多惯性通道式半主动液压悬置。
技术介绍
作为汽车的动力装置的发动机在为汽车提供动力的同时,由于燃料燃烧引起的冲击和往复运动,以及活塞连杆和曲轴等的惯性,发动机会产生多个不同振源和不同振型的复杂振动。这些振动耦合叠加后使发动机的振动具有宽频、多振源和多主频的特征,这不仅会有损其它零部件,恶化发动机的工作性能乃至缩短其使用寿命,而且影响其他机载设备仪器的正常工作,降低乘坐舒适性,并对周围的环境造成滋扰。减轻这种危害的方法是在发动机与车架之间安放悬置,以此来减少振动向车架的传递、降低车内噪声、提高乘坐舒适性,并且减小车身传递到动力总成的路面激励,更好地保护动力总成。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主要作用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即减少动力总成振动向车身的传递和控制动力总成位移。现有技术的液压悬置只能在某一频率范围内表现出良好的减振性能,而不能在整个工作范围内满足要求。通过增大阻尼可满足低频、大振幅和大刚度的要求,即汽车行驶过程中低频路面起伏传递到动力总成所产生的激励。但同时由于阻尼的增加也加大了怠速运转时的振动传递率和高频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惯性通道式半主动液压悬置,其腔体内设置隔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振机构包括:分腔机构总成,包括将所述腔体分成上液室(30)和下液室(19)的安置板(9),安置板(9)开设安装槽;隔振机构孔总成,包括:隔振架(18),其安装在所述安装槽中,并开设圆柱形通道;相互平行的多个轴用阀片(21),其安装在所述圆柱形通道内,且相互隔开;隔振机构轴总成,包括:升降旋转轴(28),其安装在所述圆柱形通道内,且开设一端开设阶梯式沟槽(29);相互平行的多个孔用阀片(20),其安装在升降旋转轴(28)另一端的外壁上,且相互隔开,相邻的两个孔用阀片(20)之间设置一个轴用阀片(21);驱动机构总成,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惯性通道式半主动液压悬置,其腔体内设置隔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振机构包括:分腔机构总成,包括将所述腔体分成上液室(30)和下液室(19)的安置板(9),安置板(9)开设安装槽;隔振机构孔总成,包括:隔振架(18),其安装在所述安装槽中,并开设圆柱形通道;相互平行的多个轴用阀片(21),其安装在所述圆柱形通道内,且相互隔开;隔振机构轴总成,包括:升降旋转轴(28),其安装在所述圆柱形通道内,且开设一端开设阶梯式沟槽(29);相互平行的多个孔用阀片(20),其安装在升降旋转轴(28)另一端的外壁上,且相互隔开,相邻的两个孔用阀片(20)之间设置一个轴用阀片(21);驱动机构总成,包括:拉杆(27),其一端插入在阶梯式沟槽(29)内;电子控制装置(24),其通过驱动拉杆(27)的另一端带动拉杆(27)在阶梯式沟槽(29)内呈阶梯式分段移动;其中,所述圆柱形通道、轴用阀片(21)、升降旋转轴(28)、孔用阀片(20)同轴设置;孔用阀片(20)、轴用阀片(21)在径向上均呈非连续性而具有间隙(31),这些间隙(31)形成上液室(30)和下液室(19)之间连通的通道,通过拉杆(27)在阶梯式沟槽(29)内的阶梯式分段移动,使升降旋转轴(28)相对隔振架(18)升或降,从而调节所述通道横截面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惯性通道式半主动液压悬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振机构轴总成还包括相互平行的多个套筒(22),相邻的两个孔用阀片(20)之间设置一个与之同轴的套筒(22),每个套筒(22)嵌入在相应的轴用阀片(21)内。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惯性通道式半主动液压悬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振机构孔总成还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金芳何冠男杨平白国栋朱冬东高东阳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