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07448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9 17: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通过简单的组装而有利于获得流体室的流体密封性的、新型构造的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在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10中,在第二安装部件18安装有筒状的封闭用部件72,封闭用部件72在阶梯部78的两侧具备安装筒部80和密封筒部74的各一方,并且在安装筒部80的内周面和第二安装部件18的外周面的至少一方且在周向上局部地形成有压入突部82,第二安装部件18被插入于安装筒部80并被压入固定于压入突部82的形成部分,另一方面,在封闭用部件72的阶梯部78,在伴随着从安装筒部80向密封筒部74的压入的应力的传递部分设置有使得应力的传递减弱的传递防止部8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汽车的发动机支架等的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夹装于构成振动传递系统的部件之间并对这些部件相互进行防振连结的防振支承体或防振连结体的一种而已知有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例如日本特许第4113889号公报(专利文献1)等所示,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具有如下构造:利用主体橡胶弹性体将第一安装部件和第二安装部件弹性连结,并且形成在内部封入有非压缩性流体的流体室。但是,在专利文献1的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中,在第二安装部件安装有作为封闭用部件的轴承盖,间隔壁、作为挠性膜的波纹管由封闭用部件支承。另外,在专利文献1中,轴承盖的向第二安装部件的安装部分形成为带阶梯的筒状,在大径的上部设置的钩状部件与第二安装部件的外周缘部卡挂卡合,由此将轴承盖安装于第二安装部件。然而,在专利文献1的构造中,当向内周突出的钩状部件越过第二安装部件的外周缘部时,轴承盖的变形变大,从而对流体密封性的不良影响、轴承盖的损伤等有可能成为问题。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411388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以上述情形为背景而完成的,其解决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利用主体橡胶弹性体将第一安装部件和环状的第二安装部件弹性连结,并且具有壁部的一部分由该主体橡胶弹性体构成且封入有非压缩性流体的流体室,所述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安装部件安装有筒状的封闭用部件,该封闭用部件在阶梯部的两侧具备安装筒部和密封筒部的各一方,并且,在该安装筒部的内周面和该第二安装部件的外周面的至少一方且在周向上局部地形成有压入突部,该第二安装部件被插入于该安装筒部并被压入固定于该压入突部的形成部分,另一方面,在该封闭用部件的该阶梯部,在伴随着从该安装筒部向该密封筒部的压入的应力的传递部分设置有使得应力的传递减弱的传递防止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12.08 JP 2014-2477341.一种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利用主体橡胶弹性体将第一安装部件和环状的第二安装部件弹性连结,并且具有壁部的一部分由该主体橡胶弹性体构成且封入有非压缩性流体的流体室,所述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安装部件安装有筒状的封闭用部件,该封闭用部件在阶梯部的两侧具备安装筒部和密封筒部的各一方,并且,在该安装筒部的内周面和该第二安装部件的外周面的至少一方且在周向上局部地形成有压入突部,该第二安装部件被插入于该安装筒部并被压入固定于该压入突部的形成部分,另一方面,在该封闭用部件的该阶梯部,在伴随着从该安装筒部向该密封筒部的压入的应力的传递部分设置有使得应力的传递减弱的传递防止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压入突部形成于所述第二安装部件以及所述安装筒部的周向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入突部突出形成于所述封闭用部件的所述安装筒部的内周面。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部件以及所述安装筒部的所述压入突部的突出前端和该压入突部的突出前端的抵接面均沿轴向非倾斜地延伸。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入突部在周向上以规定长度连续地延伸,该压入突部的突出前端在周向上扩展。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入突部沿轴向延伸至所述安装筒部的基端。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递防止部的周向长度设为所述压入突部的周向长度以上,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后藤淳安东哲史村岡睦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理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