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式压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16852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0 07: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旋转式压缩机,包括:第一壳体和下盖,所述下盖与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一端同轴密封相连;电机和气缸,容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内;曲轴,具有长轴部、偏心部和短轴部,所述曲轴将电机的旋转力传递给所述气缸,以压缩制冷剂;第一轴承组件和第二轴承组件,与所述气缸共同限定压缩空间并支撑所述曲轴;第三轴承组件,所述第三轴承组件包括:第二壳体及与所述第二壳体的内壁连接的定位支架,所述第二壳体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二端同轴密封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出的旋转式压缩机,通过第一轴承组件、第二轴承组件及第三轴承组件共同支撑曲轴,可以显著降低曲轴的摆动幅度及弹性变形,结构设计合理、可靠性高,进而提高压缩机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转式压缩机
本技术属于制冷设备领域,涉及一种压缩机,尤其涉及一种旋转式压缩机。
技术介绍
随着压缩机技术的发展,高效化要求的提高,旋转式压缩机电机高度逐步加大,电机转速越来越高,曲轴直径越来越小,长径比越来越大,曲轴刚性越来越差,抵抗变形的能力也逐渐降低。随之而来的问题是,由于电机间隙不平衡导致的电磁拉力作用,压缩机在启动的瞬间曲轴发生弹性变形,造成转子与定子内径碰撞。同时,电机转速的增加使转子运转离心力作用加大,转子末端与定子内径经常发生刮擦、碰撞。而且,曲轴的摆动会增大曲轴与压缩组件间的磨耗,最终使得压缩机噪音增加,性能下降,可靠性变差。另外,压缩机行业普遍采用直接将压缩组件焊接固定在壳体上的方式来固定压缩部件,以形成电机定转子间隙。但由于装配关联尺寸较多,装配过程中各零件间或零件与工装夹具间经常发生尺寸干涉。又因为焊接应力的影响,焊接完成后的电机定转子间隙往往发生变化,造成电机间隙不平衡量恶化,压缩机性能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旋转式压缩机,克服了现有技术的困难,减少了曲轴的与各个轴承组件之间的摩擦,提高了产品的运转性能和使用寿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1)和下盖(8),所述下盖(8)与所述第一壳体(1)的第一端同轴密封相连;电机和气缸(3),容置于所述第一壳体(1)内;曲轴,具有长轴部(31)、偏心部和短轴部(32),所述曲轴将电机的旋转力传递给所述气缸(3),以压缩制冷剂;第一轴承组件(2)和第二轴承组件(21),与所述气缸(3)共同限定压缩空间并支撑所述曲轴;第三轴承组件(6),所述第三轴承组件(6)包括:第二壳体(61)及与所述第二壳体(61)的内壁连接的定位支架,所述第二壳体(61)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壳体(1)的第二端同轴密封相连;所述定位支架具有支撑所述曲轴的内孔,以套设于所述曲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1)和下盖(8),所述下盖(8)与所述第一壳体(1)的第一端同轴密封相连;电机和气缸(3),容置于所述第一壳体(1)内;曲轴,具有长轴部(31)、偏心部和短轴部(32),所述曲轴将电机的旋转力传递给所述气缸(3),以压缩制冷剂;第一轴承组件(2)和第二轴承组件(21),与所述气缸(3)共同限定压缩空间并支撑所述曲轴;第三轴承组件(6),所述第三轴承组件(6)包括:第二壳体(61)及与所述第二壳体(61)的内壁连接的定位支架,所述第二壳体(61)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壳体(1)的第二端同轴密封相连;所述定位支架具有支撑所述曲轴的内孔,以套设于所述曲轴的长轴部(31)上背离所述偏心部的一端;以及上盖(7),所述上盖(7)与所述第二壳体(61)的第二端同轴密封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支架包括轴承(63)和圆盘支架(62);所述圆盘支架(62)与所述第二壳体(61)一体成型;所述内孔设于所述圆盘支架(62)的中心,所述轴承(63)嵌于所述内孔中并与所述圆盘支架(62)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德权陈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海立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