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路基下穿公路U型支挡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208829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0 04: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路基下穿公路U型支挡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所述U型支挡结构为U型槽,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所述施工方法包括管线迁改、硬隔离围护、围护桩及冠梁施工、路堑开挖、垫层及防水层施工、底板施工、侧墙施工、结构防水施工和墙身两侧回填。本发明专利技术施工方法保证了既有高速公路基础不受施工影响,保证高速公路运营,解决了路基开挖对既有桥梁桩基可能产生的影响,并确保了施工安全,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路基下穿公路U型支挡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路基下穿公路U型支挡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新建铁路下穿已运营高速桥梁的现象越来越多,容易对既有桥基及其周围地质环境产生扰动。例如,新建北京至张家口铁路JZSG-6标段,位于怀来县境内,起讫里程为DK106+907.95~DK132+250。本标在DK109+530~DK109+610段下穿京新高速公路,交角48°,与既有京包铁路并行;原地面与既有桥梁梁底净距为4.2m。为了保证既有高速公路基础不受施工影响,保证高速公路运营,解决路基开挖对既有桥梁桩基可能产生的影响,并确保施工安全,因此提供一种适用于铁路、地铁等路基支档工程中封闭式路堑U型支挡结构的施工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路基下穿公路U型支挡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路基下穿公路U型支挡结构,所述U型支挡结构为U型槽,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所述U型槽的底部采用碎石垫层和混凝土垫层,上铺自粘式防水卷材,所述防水卷材上铺细石混凝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路基下穿公路U型支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支挡结构为U型槽,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所述U型槽的底部采用碎石垫层和混凝土垫层,上铺自粘式防水卷材,所述防水卷材上铺细石混凝土保护层;U型槽侧面设有自粘式防水卷材全包防水,所述U型槽的沉降缝和施工缝处设有中埋式止水带,所述U型槽的迎水面还设有自粘式防水卷材加强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路基下穿公路U型支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支挡结构为U型槽,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所述U型槽的底部采用碎石垫层和混凝土垫层,上铺自粘式防水卷材,所述防水卷材上铺细石混凝土保护层;U型槽侧面设有自粘式防水卷材全包防水,所述U型槽的沉降缝和施工缝处设有中埋式止水带,所述U型槽的迎水面还设有自粘式防水卷材加强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路基下穿公路U型支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槽共8节,每节10m,宽13.8m,底板厚80cm,侧墙宽80cm,侧墙高7.2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路基下穿公路U型支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槽两侧设有钢筋混凝土围护桩;所述围护桩桩长16m,桩顶为1.2×1.6钢筋混凝土横梁。4.一种路基下穿公路U型支挡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管线迁改:根据路基施工范围内管线布置情况,人工挖探沟确定管线的位置、径路,然后将管线进行迁改;(2)硬隔离围护:施工前,在既有路堑上设置硬隔离栅栏,将施工现场与既有线路隔离,其中栅栏采用高度为1.8米钢丝网片,立柱为φ48mm钢管,间距3.0m,埋深40cm;(3)围护桩及冠梁施工:围护桩采用人工挖孔施工工艺,采用跳桩开挖并分次施工,相邻桩不能同时施工;人工挖孔的工艺流程:场地平整→测量定桩位→开挖桩孔→支设护壁模板→进行护壁砼施工→按每节护壁要求高度重复开挖、护壁施工直到设计桩底标高→钢筋笼制作、吊装到位→桩基砼浇筑;(4)路堑开挖:路堑开挖前在坡顶设置截水沟;路堑开挖由小里程向大里程进行施工,自上而下横向全宽分层进行,每层1m;开挖至设计基底标高上30cm的土层停止机械开挖,配合人工进行清底;(5)垫层及防水层施工:基底铺30cm碎石垫层,两侧用槽钢作为侧模进行20cm厚C25混凝土垫层浇筑,浇筑完毕后覆盖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大林刘承宏安延伟王永彬刘志如宋峰张广乐马良杨博超孙立朝石隆王睿卿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三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