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主副双弹簧减震的自行车车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08311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0 04: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主副双弹簧减震的自行车车架,包括主安装套、车架横杆、转动套管、转动杆、上连接杆和下连接杆,所述转动杆上套接有转动套管,所述转动杆下端安装有弹簧固定件,所述弹簧固定件上端安装有主减震弹簧,所述主减震弹簧上端安装有弹簧移动件,所述弹簧移动件一端安装有上连接杆,所述上连接杆末端通过轮安装板连接下连接板,所述上连接杆和下连接杆之间通过副弹簧连接,所述副弹簧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副减震弹簧,所述副减震弹簧上端安装有弹簧上固定件,所述副减震弹簧下端安装有弹簧下固定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安装在自行车的内部,构成自行车的骨架,通过主副弹簧的设计,能够使自行车在骑行时的减震效果达到最佳。

Bicycle frame with main pair and double spring damping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bicycle frame with two main and auxiliary springs for shock absorption, which comprises a main mounting sleeve, a cross bar of the frame, a rotating sleeve, a rotating bar, an upper connecting rod and a lower connecting rod. A rotating sleeve is sleeved on the rotating bar, and a spring fixture is installed at the lower end of the rotating bar, and a main reducing rod is installed at the upper end of the spring fixture. The upper end of the main shock absorbing spring is provided with a spring moving part, and one end of the spring moving part is provided with an upper connecting rod. The upper connecting rod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lower connecting plate through a wheel mounting plate. The upper connecting rod and the lower connecting rod are connected by a secondary spring, and a secondary shock absorbing spring is arranged at the middle position of the secondary spring. The upper end of the auxiliary damping spring is provided with a spring upper fixing piece, and the lower end of the auxiliary damping spring is provided with a spring lower fixing piece. The utility model can be installed in the inside of the bicycle to form the skeleton of the bicycle. Through the design of the main and auxiliary springs, the bicycle can achieve the best shock absorption effect when ri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主副双弹簧减震的自行车车架
本技术涉及自行车车架
,具体为一种主副双弹簧减震的自行车车架。
技术介绍
自行车是人类专利技术的最成功的一种人力机械之一,它是由许多简单机械组成的复杂机械,德国人德莱斯在法国巴黎专利技术了带车把的木制两轮自行车,自行车问世后迅速成为当时欧洲人青睐的交通工具,但是,自行车在骑行的时候,如果碰到道路不是十分好的情况下,会觉得颇为颠簸,所以,需要一种能够加强其减震功能的自行车车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主副双弹簧减震的自行车车架,具备能够通过主副弹簧,将自行车车架所受到的震动减小的优点,解决了现有设备的减震效果不明显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主副双弹簧减震的自行车车架,包括主安装套、车架横杆、转动套管、转动杆、上连接杆和下连接杆,所述转动杆上套接有转动套管,所述转动杆下端安装有弹簧固定件,所述弹簧固定件上端安装有主减震弹簧,且主减震弹簧套接在转动杆外侧,所述主减震弹簧上端安装有弹簧移动件,所述弹簧移动件一端安装有上连接杆,所述上连接杆末端通过轮安装板连接下连接板,所述上连接杆和下连接杆之间通过副弹簧连接,所述副弹簧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副减震弹簧,所述副减震弹簧上端安装有弹簧上固定件,且弹簧上固定件焊接在上连接杆下端表面,所述副减震弹簧下端安装有弹簧下固定件,且弹簧下固定件焊接在下连接杆上端表面。优选的,所述转动杆顶端安装有安装螺母。优选的,所述转动套管背离上连接杆的一端安装有车架横杆,所述车架横杆末端安装有主安装套。优选的,所述上连接杆、轮安装板和下连接杆均设有两个,且两个上连接杆、轮安装板和下连接杆关于转动杆对称分布。优选的,所述副弹簧共设有三个,且三个副弹簧等距分布。优选的,所述下连接杆背离轮安装板的一端开设有安装螺纹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设置安装螺母、转动套管和转动杆,达到了使设备具有自行车的行动能力的效果,通过将自行车进行安装,即可进行工作了,将设备安装到自行车的骨架位置,将把手安装到安装螺母上,即可进行工作了,通过转动把手,即可使下端的转动杆在转动套管的限位作用下进行转动,通过设置安装螺母、转动套管和转动杆,使设备具有自行车的行动能力;2、本技术通过设置弹簧固定件、主减震弹簧和弹簧移动件,达到了使设备具有减震功能的效果,当碰到障碍物的时候,自行车的轮会因为接触到障碍物而上移,通过弹簧移动件拉动着主减震弹簧向上移动,通过主减震弹簧的回弹力,使车轮上移的过程中,整个车架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能够起到减震的效果;3、本技术通过设置副弹簧,达到了使设备具有减震功能的效果,当碰到障碍物的时候,自行车的轮会因为接触到障碍物而上移,通过弹簧下固定件向上移动,将副减震弹簧压缩,通过副减震弹簧的回弹力作用,使弹簧上固定件和弹簧下固定件向反方向移动,使车轮上移的过程中,整个车架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能够起到减震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副弹簧主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主安装套;2-车架横杆;3-安装螺母;4-转动套管;5-转动杆;6-副弹簧;7-上连接杆;8-轮安装板;9-下连接杆;10-安装螺纹孔;11-弹簧固定件;12-主减震弹簧;13-弹簧移动件;14-弹簧上固定件;15-副减震弹簧;16-弹簧下固定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至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主副双弹簧减震的自行车车架,包括主安装套1、车架横杆2、转动套管4、转动杆5、上连接杆7和下连接杆9,转动杆5顶端安装有安装螺母3,转动杆5上套接有转动套管4,通过将自行车进行安装,即可进行工作了,将设备安装到自行车的骨架位置,将把手安装到安装螺母3上,即可进行工作了,通过转动把手,即可使下端的转动杆5在转动套管4的限位作用下进行转动,通过设置安装螺母3、转动套管4和转动杆5,使设备具有自行车的行动能力,转动套管4背离上连接杆7的一端安装有车架横杆2,车架横杆2末端安装有主安装套1,转动杆5下端安装有弹簧固定件11,弹簧固定件11上端安装有主减震弹簧12,且主减震弹簧12套接在转动杆5外侧,主减震弹簧12上端安装有弹簧移动件13,当碰到障碍物的时候,自行车的轮会因为接触到障碍物而上移,通过弹簧移动件13拉动着主减震弹簧12向上移动,通过主减震弹簧12的回弹力,使车轮上移的过程中,整个车架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能够起到减震的效果,弹簧移动件13一端安装有上连接杆7,上连接杆7末端通过轮安装板8连接下连接板9,上连接杆7、轮安装板8和下连接杆9均设有两个,且两个上连接杆7、轮安装板8和下连接杆9关于转动杆5对称分布,上连接杆7和下连接杆9之间通过副弹簧6连接,副弹簧6共设有三个,且三个副弹簧6等距分布,当碰到障碍物的时候,自行车的轮会因为接触到障碍物而上移,通过弹簧下固定件16向上移动,将副减震弹簧15压缩,通过副减震弹簧15的回弹力作用,使弹簧上固定件14和弹簧下固定件16向反方向移动,使车轮上移的过程中,整个车架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能够起到减震的效果,副弹簧6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副减震弹簧15,副减震弹簧15上端安装有弹簧上固定件14,且弹簧上固定件14焊接在上连接杆7下端表面,副减震弹簧15下端安装有弹簧下固定件16,且弹簧下固定件16焊接在下连接杆9上端表面,下连接杆9背离轮安装板8的一端开设有安装螺纹孔10。工作原理:本技术工作中,使用者将自行车进行安装,即可进行工作了,将设备安装到自行车的骨架位置,将把手安装到安装螺母3上,即可进行工作了,通过转动把手,即可使下端的转动杆5在转动套管4的限位作用下进行转动,当碰到障碍物的时候,自行车的轮会因为接触到障碍物而上移,通过弹簧移动件13拉动着主减震弹簧12向上移动,通过主减震弹簧12的回弹力,使车轮上移的过程中,整个车架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能够起到减震的效果,当碰到障碍物的时候,自行车的轮会因为接触到障碍物而上移,通过弹簧下固定件16向上移动,将副减震弹簧15压缩,通过副减震弹簧15的回弹力作用,使弹簧上固定件14和弹簧下固定件16向反方向移动,使车轮上移的过程中,整个车架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能够起到减震的效果,至此,整个设备的工作流程完成。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主副双弹簧减震的自行车车架,包括主安装套(1)、车架横杆(2)、转动套管(4)、转动杆(5)、上连接杆(7)和下连接杆(9),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5)上套接有转动套管(4),所述转动杆(5)下端安装有弹簧固定件(11),所述弹簧固定件(11)上端安装有主减震弹簧(12),且主减震弹簧(12)套接在转动杆(5)外侧,所述主减震弹簧(12)上端安装有弹簧移动件(13),所述弹簧移动件(13)一端安装有上连接杆(7),所述上连接杆(7)末端通过轮安装板(8)连接下连接杆(9),所述上连接杆(7)和下连接杆(9)之间通过副弹簧(6)连接,所述副弹簧(6)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副减震弹簧(15),所述副减震弹簧(15)上端安装有弹簧上固定件(14),且弹簧上固定件(14)焊接在上连接杆(7)下端表面,所述副减震弹簧(15)下端安装有弹簧下固定件(16),且弹簧下固定件(16)焊接在下连接杆(9)上端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主副双弹簧减震的自行车车架,包括主安装套(1)、车架横杆(2)、转动套管(4)、转动杆(5)、上连接杆(7)和下连接杆(9),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5)上套接有转动套管(4),所述转动杆(5)下端安装有弹簧固定件(11),所述弹簧固定件(11)上端安装有主减震弹簧(12),且主减震弹簧(12)套接在转动杆(5)外侧,所述主减震弹簧(12)上端安装有弹簧移动件(13),所述弹簧移动件(13)一端安装有上连接杆(7),所述上连接杆(7)末端通过轮安装板(8)连接下连接杆(9),所述上连接杆(7)和下连接杆(9)之间通过副弹簧(6)连接,所述副弹簧(6)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副减震弹簧(15),所述副减震弹簧(15)上端安装有弹簧上固定件(14),且弹簧上固定件(14)焊接在上连接杆(7)下端表面,所述副减震弹簧(15)下端安装有弹簧下固定件(16),且弹簧下固定件(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玉刚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风一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