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继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8209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7 01: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磁继电器,包括磁路系统和接触系统;磁路系统包括漆包线、线圈架、轭铁、铁芯和衔铁,轭铁弯成大致L型,轭铁的一边与铁芯相连接,轭铁的另一边配置在线圈架的绕线窗口边;接触系统包括动簧片、静簧片,静簧片装配在线圈架上;动簧片弯成大致L型,动簧片的一边与轭铁的另一边相固定,动簧片的另一边与衔铁相固定并使衔铁抵在轭铁的刀口处并与铁芯的另一端相对应;所述轭铁的另一边的末端设有与线圈轴线相平行的轭铁引出脚,所述动簧片的一边设有动簧延伸臂,且该动簧延伸臂与轭铁的另一边的末端相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有效降低接触系统的导电回路温升,具有导电回路温升低,结构简单、体积小、装配性好、工艺性好的特点。

An electromagnetic relay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electromagnetic relay, which comprises a magnetic circuit system and a contact system; the magnetic circuit system comprises enamelled wire, a coil frame, yoke iron, iron core and armature, the yoke iron is bent into a roughly L-shaped shape, one side of the yoke iron is connected with the iron core, the other side of the yoke iron is arranged at the winding window side of the coil frame; the contact system comprises a moving spring and a static spring; A reed, a static reed, is assembled on a coil rack; a movable reed is bent into a roughly L-shaped shape, one side of which is fixed to the other side of the yoke ir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movable reed is fixed to the armature and the armature is fixed to the edge of the yoke iron and corresponding to the other end of the iron core; the other end of the yoke iron is provided with a parallel to the axis of the coil. The yoke iron leads out the foot, one side of the moving spring is provided with a moving spring extension arm, and the moving spring extension arm is connected with the end of the other side of the yoke iron. The invention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temperature rise of the conductive circuit of the contact system, and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ow temperature rise of the conductive circuit, simple structure, small volume, good assembly and good workmanshi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磁继电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继电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于大电流负载的且动簧具有延伸臂结构的电磁继电器。
技术介绍
电磁继电器作为一种机电元件,广泛运用于各种机电设备中。电磁继电器一般包括接触系统,磁路系统;接触系统由静簧片、静触点、动簧片、动触点组成;磁路部分由线圈、轭铁、铁芯和衔铁组成。接触系统与磁路系统通过动簧片与衔铁、轭铁铆接或焊接组合,接触系统一般由动簧片、静簧片设计引出脚构成导电回路。传统动簧片是在簧片本体设计出引出脚,动簧片一般都比较薄,当应用于大电流负载时,为了增大簧片的载流面积,避免簧片载流密度高,通常在将簧片部分作为引出脚时,引脚部分需要叠片,这样在制作时就增加了模具的难度,尤其是簧片一般都会有折弯,这就更增加了引脚叠片的难度,使得在工艺上很难实现。现有技术的一种应用于大电流负载的电磁继电器,为了实现小型化,使结构较紧凑,是将动簧片的导电引出端直接设置在轭铁上,这样,接触系统的导电回路就由轭铁、动簧片、触点、静簧片组成。将动簧片的引出脚设在轭铁上的好处是,结构比较简单,工艺上好实现,同时也简化了簧片结构的设计。但是,这种将动簧片的引出脚设在轭铁上也存在着弊端,由于动簧片的材料为铜合金材料,轭铁的主要材料为纯铁,铁的导电率远不及铜的导电率,因此存在着导电率低,温升高的弊端,即导电回路温升高于通过动簧片引出脚、静簧片引出脚构成的导电回路温升,尤其在回路电流较高的情况下,温升过高,会造成电磁继电器性能降低,以及电路板温升过高所带来的不良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电磁继电器,通过结构改进,能够有效降低接触系统的导电回路温升,具有导电回路温升低,结构简单、体积小、装配性好、工艺性好的特点。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磁继电器,包括磁路系统和接触系统;所述磁路系统包括漆包线、线圈架、轭铁、铁芯和衔铁,漆包线缠绕在线圈架上组成线圈结构,铁芯穿在线圈架的通孔中,轭铁弯成大致L型,轭铁的一边与铁芯的一端相连接,轭铁的另一边配置在线圈架的绕线窗口边;所述接触系统包括动簧片、静簧片及其相互配合的动、静触点;所述静簧片装配在线圈架上,静簧片设有静簧引出脚;动簧片弯成大致L型,动簧片的一边与轭铁的另一边相固定,动簧片的另一边与衔铁相固定并使衔铁抵在轭铁的刀口处并与铁芯的另一端相对应;所述轭铁的另一边的末端设有与线圈轴线相平行的轭铁引出脚,所述动簧片的一边设有向轭铁的另一边的末端方向延伸的动簧延伸臂,且该动簧延伸臂与轭铁的另一边的末端相连接,以实现动簧片与轭铁引出脚的电连通。所述动簧片的一边的末端端部与所述轭铁的另一边相固定,所述动簧延伸臂为两个,两个动簧延伸臂分别由所述动簧片的一边的末端端部的两侧向外凸伸后转向所述轭铁的另一边的末端方向延伸。所述轭铁的另一边的末端的里段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动簧片的另一边穿过该第一通孔后与所述衔铁相固定;所述两个动簧延伸臂分别沿着该第一通孔两侧的轭铁部分延伸。所述第一通孔为矩形,所述第一通孔中的远离所述轭铁的另一边的末端的一侧的孔沿为所述轭铁的刀口。所述轭铁引出脚设在所述轭铁的另一边的末端的中间。所述动簧片设有条型的第二通孔,该第二通孔由所述动簧片的一边经过弯折处后通向所述动簧片的另一边。进一步的,还包括绝缘片,该绝缘片设在轭铁的另一边与线圈架的绕线窗口之间,以增加线圈架的绕线窗口处的漆包线与轭铁之间的爬电距离。所述绝缘片还包覆于所述轭铁的另一边的宽度的两边。进一步的,还包括底板部件,所述轭铁的另一边的末端的轭铁引出脚插装在所述底板部件上,所述底板部件与所述线圈架卡装相配合。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了在轭铁的另一边的末端设有与线圈轴线相平行的轭铁引出脚,所述动簧片的一边设有向轭铁的另一边的末端方向延伸的动簧延伸臂,且该动簧延伸臂与轭铁的另一边的末端相连接,以实现动簧片与轭铁引出脚的电连通。本专利技术的这种结构,通过将动簧引出设在轭铁上,简化了动簧片结构的设计,有利于产品的小型化和紧凑化,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动簧片设置动簧延伸臂来实现动簧片与轭铁引出脚的电连通,可以减短轭铁的导电路径,降低导电回路阻抗,从而降低导电回路的温升,使本专利技术具有导电回路温升低,结构简单、体积小、装配性好、工艺性好的特点。2、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了将动簧引出设在轭铁上,且在轭铁的另一边与线圈架的绕线窗口之间设有绝缘片,利用绝缘片可以增加线圈架的绕线窗口处的漆包线与轭铁之间的爬电距离,也即增加了负载回路与线圈回路之间的爬电距离,从而能够提高产品的耐压要求。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电磁继电器不局限于实施例。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转动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磁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动簧片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绝缘片的安装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参见图1至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电磁继电器,包括磁路系统和接触系统;所述磁路系统包括漆包线1、线圈架2、轭铁3、铁芯4和衔铁5,漆包线1缠绕在线圈架2上组成线圈结构,铁芯4穿在线圈架2的通孔中,轭铁3弯成大致L型,轭铁3的一边31与铁芯4的一端相连接,轭铁3的另一边配置在线圈架2的绕线窗口边;所述接触系统包括动簧片6、静簧片7及其相互配合的动、静触点,其中,动触点60固定在动簧片6上,静触点70固定在静簧片7上,动簧片6上的动触点60与静簧片7上的静触点70处于相配合的位置;所述静簧片7装配在线圈架2上,静簧片7设有静簧引出脚71;动簧片6弯成大致L型,动簧片6的一边61与轭铁3的另一边32相固定,动簧片6的另一边62与衔铁5相固定并使衔铁5抵在轭铁3的刀口处并与铁芯4的另一端相对应;所述轭铁3的另一边32的末端321设有与线圈轴线相平行的轭铁引出脚322,所述动簧片6的一边61设有向轭铁3的另一边32的末端321方向延伸的动簧延伸臂63,且该动簧延伸臂63与轭铁3的另一边32的末端321相连接(采用铆接或焊接等),以实现动簧片6与轭铁引出脚322的电连通。本实施例中,所述动簧片6的一边61的末端端部611与所述轭铁3的另一边32相固定,所述动簧延伸臂63为两个,两个动簧延伸臂63分别由所述动簧片6的一边的末端端部611的两侧向外凸伸后转向所述轭铁3的另一边32的末端321方向延伸。本实施例中,所述轭铁3的另一边32的末端321的里段设有第一通孔323,所述动簧片6的另一边62穿过该第一通孔323后与所述衔铁5相固定;所述两个动簧延伸臂63分别沿着该第一通孔两侧的轭铁部分延伸。本实施例中,所述轭铁3的第一通孔323为矩形,所述第一通孔323中的远离所述轭铁的另一边的末端的一侧的孔沿为所述轭铁的刀口。本专利技术是将轭铁引出脚322设成与线圈轴线相平行的位置,并采用倒装方式来实现装配,因此需要有第一通孔323的存在,以便让动簧片6的另一边62穿过该第一通孔323后与所述衔铁5相固定,且轭铁的刀口也是设在第一通孔323的孔沿中。本实施例中,所述轭铁引出脚322设在所述轭铁3的另一边32的末端321的中间。本实施例中,所述动簧片6设有条型的第二通孔64,该第二通孔64由所述动簧片的一边61经过弯折处后通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磁继电器,包括磁路系统和接触系统;所述磁路系统包括漆包线、线圈架、轭铁、铁芯和衔铁,漆包线缠绕在线圈架上组成线圈结构,铁芯穿在线圈架的通孔中,轭铁弯成大致L型,轭铁的一边与铁芯的一端相连接,轭铁的另一边配置在线圈架的绕线窗口边;所述接触系统包括动簧片、静簧片及其相互配合的动、静触点;所述静簧片装配在线圈架上,静簧片设有静簧引出脚;动簧片弯成大致L型,动簧片的一边与轭铁的另一边相固定,动簧片的另一边与衔铁相固定并使衔铁抵在轭铁的刀口处并与铁芯的另一端相对应;其特征在于:所述轭铁的另一边的末端设有与线圈轴线相平行的轭铁引出脚,所述动簧片的一边设有向轭铁的另一边的末端方向延伸的动簧延伸臂,且该动簧延伸臂与轭铁的另一边的末端相连接,以实现动簧片与轭铁引出脚的电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继电器,包括磁路系统和接触系统;所述磁路系统包括漆包线、线圈架、轭铁、铁芯和衔铁,漆包线缠绕在线圈架上组成线圈结构,铁芯穿在线圈架的通孔中,轭铁弯成大致L型,轭铁的一边与铁芯的一端相连接,轭铁的另一边配置在线圈架的绕线窗口边;所述接触系统包括动簧片、静簧片及其相互配合的动、静触点;所述静簧片装配在线圈架上,静簧片设有静簧引出脚;动簧片弯成大致L型,动簧片的一边与轭铁的另一边相固定,动簧片的另一边与衔铁相固定并使衔铁抵在轭铁的刀口处并与铁芯的另一端相对应;其特征在于:所述轭铁的另一边的末端设有与线圈轴线相平行的轭铁引出脚,所述动簧片的一边设有向轭铁的另一边的末端方向延伸的动簧延伸臂,且该动簧延伸臂与轭铁的另一边的末端相连接,以实现动簧片与轭铁引出脚的电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簧片的一边的末端端部与所述轭铁的另一边相固定,所述动簧延伸臂为两个,两个动簧延伸臂分别由所述动簧片的一边的末端端部的两侧向外凸伸后转向所述轭铁的另一边的末端方向延伸。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轭铁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坤谭忠华朱艺青
申请(专利权)人:漳州宏发电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