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消防手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7152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6 23: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械消防手臂,包括依次连接的安装座、连接臂、主工作臂及球形可旋转工作手,所述球形可旋转工作手上设有水雾自喷装置和防爆摄像头,所述水雾自喷装置连接灭火管路,所述防爆摄像头通过耐高温通信网线链路电性连接控制系统,所述连接臂及主工作臂外表面设有火情预报探测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消防手臂,通过连接臂、工作臂及可旋转工作手的多级配合,使得水雾自喷装置的可旋转范围扩大,可六自由度全方位无死角地进行灭火。火情预报探测系统可对环境进行监测,防爆摄像头可即时拍摄着火点火情,便于操作和控制。

Mechanical fire ar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echanical fire-fighting arm, which comprises a successively connected mounting seat, a connecting arm, a main working arm and a spherical rotatable working hand. The spherical rotatable working hand is provided with a water mist self-spraying device and an explosion-proof camera. The water mist self-spraying device is connected with a fire-extinguishing pipeline, and the explosion-proof camera passes through a high-temperature-resistant camera. The electric connection control system of communication network link is equipped with a fire prediction and detection system on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connecting arm and the main working arm. The fire arm of the utility model can expand the rotating range of the water mist self-spraying device by multi-level coordination of the connecting arm, the working arm and the rotating working hand, and can extinguish fire in an omni-directional and non-dead angle with six degrees of freedom. The fire prediction and detection system can monitor the environment, and the explosion-proof camera can instantly photograph the fire ignition, which is easy to operate and contro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机械消防手臂
本技术涉及消防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机械消防手臂。
技术介绍
船体为六自由度运动体,目前船用消防机器人开发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机舱内空间有限;船舶机舱内温度相对较高,无线通信问题较难解决;消防机器人高度有限,视角有限,无法使用最有效感烟报警系统。现有一种消防机械手,其功能类似于人工控制的机械化水枪,主要功能在于保护消防员安全。此设备未加装高自由度的旋转功能,且无法发现火情及自主控制火情,只能依靠人工操作,属于一种火灾发生后的人工灭火器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机械消防手臂,包括依次连接的安装座、连接臂、主工作臂及球形可旋转工作手,所述球形可旋转工作手上设有水雾自喷装置和防爆摄像头,所述水雾自喷装置连接灭火管路,所述防爆摄像头通过耐高温通信网线链路电性连接控制系统,所述连接臂及主工作臂外表面设有火情预报探测系统。进一步地,所述连接臂为两级连接臂,包括连接安装座的第一连接臂,连接第一连接臂的第二连接臂。进一步地,所述灭火管路、耐高温通信网线链路安装于连接臂及主工作臂。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均包括两个片状支臂,每个片状支臂安装有灭火管路、耐高温通信网线链路及传动机构;所述主工作臂安装有传动机构。进一步地,所述传动机构为液压杆机构、传动链或传动索。进一步地,所述灭火管路可切换地连接气源或水源。进一步地,所述球形可旋转工作手为六自由度旋转工作手。进一步地,所述火情预报探测系统包括感温探测器、感光探测器和/或感烟探测器,所述火情预报探测系统电性连接控制系统。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臂与安装座、第二连接臂与第一连接臂、主工作臂与第二连接臂之间均为转动副连接。本技术的消防手臂,通过连接臂、工作臂及可旋转工作手的多级配合,使得水雾自喷装置的可旋转范围扩大,可六自由度全方位无死角地进行灭火,结构简单,适合船用环境。火情预报探测系统可对环境进行监测,防爆摄像头可即时拍摄着火点火情,便于操作和控制。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连接臂截面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主工作臂截面示意图。图中:1,安装座;2,连接臂;21,第一连接臂;22,第二连接臂;211、221,片状支臂;3,转动副;4,主工作臂;5,火情预报探测系统;6,可旋转工作手;7,防爆摄像头;8,水雾自喷装置;9,耐高温通信网线链路;10,传动机构;11,灭火管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一种机械消防手臂,包括依次连接的安装座1、连接臂2、主工作臂4及球形可旋转工作手6,球形可旋转工作手6上设有水雾自喷装置8和防爆摄像头7,水雾自喷装置连接灭火管路11,防爆摄像头7通过耐高温通信网线链路9电性连接控制系统,连接臂2及主工作臂4外表面设有火情预报探测系统5。优选地,为提高消防手臂的灵活性,连接臂2为两级连接臂,包括连接安装座的第一连接臂21,连接第一连接臂的第二连接臂22,第一支臂与第二支臂的结构可使得灭火范围更大。优选地,第一连接臂21和第二连接臂22包括两个片状支臂211、221,每个片状支臂内均设有灭火管路11、耐高温通信网线链路9及传动机构10,主工作臂亦安装有传动机构10。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本技术工作时并非必须两个片状支臂中的灭火管路、耐高温通信网线链路同时工作,而是一个片状支臂中的灭火管路、耐高温通信网线链路为工作状态,另一个片状支臂中的灭火管路、耐高温通信网线链路为备用状态,以备器件损坏时启用。附图所示实施方式中,灭火管路11、耐高温通信网线链路9安装于连接臂2及主工作臂4内部,但该安装方式不能视为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采用其它安装方式不能认为是超出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技术的耐高温通信网线链路9用于解决高温下无线传输不畅问题。传动机构10用于控制与其连接的片状支臂211、221或主工作臂4进行拉起或放下运动。具体地揭示,传动机构的一个支点安装于相对静止构件,一个支点安装待运动构件,优选采用液压杆机构、传动链或传动索,传动机构由控制系统控制。此为本领域的成熟技术,此处不过多赘述,仅以安装座与第一连接臂的相对运动,以液压杆机构为例代表揭示,液压杆的一端固定于安装座,另一端固定于第一连接臂下方,当液压杆进给时,第一连接臂相对于安装座抬起,液压杆回缩时,第一连接臂相对于安装座落下;当液压杆另一端固定于第一连接臂上方时,运动方向则相反。优选地实施方式中,灭火管路11可切换地连接气源或水源。在非工作状态时,灭火管路连接气源,在火情预报探测系统感测到火情后,灭火管路在控制系统作用下连接至水源,以从水雾自喷装置中喷出高压水进行灭火。火情预报探测系统5包括感温探测器、感光探测器和/或感烟探测器,火情预报探测系统电性连接控制系统并向控制系统发送火情数据,在数据异常时控制系统启动灭火操作。此处需要特别说明,现有的灭火装置的灭火管路系统可分为湿式系统和干式系统,湿式系统管路内始终充满着压力水,火灾发生时,在火场温度的作用下,喷头的感温元件温升达到预定的动作温度范围时,喷头开启,喷水灭火。由于湿式系统的管路中始终充满水,所以应用受环境温度的限制,适合安装在室内温度不低于4℃,且不高于70℃能用水灭火的建、构筑物内,且管路内的水容易腐蚀管路。干式系统能满足寒冷和高温场所安装自动灭火系统的需要,干式系统的管路和喷头内平时没有水,只处于充高压气体状态,发生火灾时,管路内排净高压气体并接入水源进行灭火,但干式喷水灭火系统要求管网内的气压要经常保持在一定范围内,管理比较复杂,且灭火时需排净高压气体水才能喷出,喷水灭火有延迟。本技术将火灾自动探测报警技术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有机地结合起来,灭火管路内平时充低压气体,在火情预报探测系统预报火灾发生时,灭火管路即时切换至水源,在很短时间内完成充水过程以进行灭火。本技术第一连接臂21与安装座1、第二连接臂22与第一连接臂21、主工作臂4与第二连接臂22之间均为转动副连接,此外,球形可旋转工作手6六自由度旋转工作手。连接臂与主工作臂的转动配合使得本技术在延展方向上有更大的伸缩量,球形可旋转工作手六自由度旋转,能对工作手周围无死角灭火,该种结构具有很大的灵活性,灭火范围更大。附加技术特征中,防爆摄像头7设置于球形可旋转工作手前端,防爆摄像头可通过自动识别火焰来识别火灾。在火灾发生时,操作人员亦可通过该摄像头观察火灾情况,进行合理操作。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机械消防手臂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械消防手臂,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安装座、连接臂、主工作臂及球形可旋转工作手,所述球形可旋转工作手上设有水雾自喷装置和防爆摄像头,所述水雾自喷装置连接灭火管路,所述防爆摄像头通过耐高温通信网线链路电性连接控制系统,所述连接臂及主工作臂外表面设有火情预报探测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械消防手臂,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安装座、连接臂、主工作臂及球形可旋转工作手,所述球形可旋转工作手上设有水雾自喷装置和防爆摄像头,所述水雾自喷装置连接灭火管路,所述防爆摄像头通过耐高温通信网线链路电性连接控制系统,所述连接臂及主工作臂外表面设有火情预报探测系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消防手臂,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臂为两级连接臂,包括连接安装座的第一连接臂,连接第一连接臂的第二连接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械消防手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灭火管路、耐高温通信网线链路安装于连接臂及主工作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械消防手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均包括两个片状支臂,每个片状支臂安装有灭火管路、耐高温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永强于徽安熠明
申请(专利权)人: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