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苗苗专利>正文

一种消防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989289 阅读:2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2 00: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消防机器人,包括消防机器人本体,所述消防机器人本体的顶部开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内滑动安装有滑杆,滑杆的顶端延伸至第一凹槽外,滑杆的顶端开设有螺孔,螺孔内设有螺纹柱,螺纹柱与螺孔螺纹连接,螺纹柱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的底端延伸至螺孔外,且转动安装在第一凹槽的底部内壁上,第一转轴上固定套设有位于滑杆下方的第一锥形齿轮,第一凹槽的一侧设有开设在消防机器人本体上的腔体,腔体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实用性强,不仅能够方便快速的升降喷头,并且能够方便的调节喷头的喷水角度,从而使喷头能够对各个方位进行喷水灭火。

A firefighting robo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fire-fighting robot, which comprises a fire-fighting robot body. A first groove is arranged on the top of the fire-fighting robot body, a sliding rod is arranged in the first groove, the top of the sliding rod extends to the outside of the first groove, a screw hole is arranged on the top of the sliding rod, a screw post is arranged in the screw hole, and the screw column is connected with the screw hole screw thread. The bottom end of the screw column is fixed with a first rotating shaft, the bottom end of the first rotating shaft extends outside the screw hole, and the first rotating shaft is rotated and installed on the bottom inner wall of the first groove. The first rotating shaft is fixedly sleeved with a first conical gear located below the sliding rod, and one side of the first groove is provided with a cavity arranged on the body of the fire fighting robot. A first through hole is arranged on the top inner wall. The sprinkler has simple structure and strong practicability, and can not only conveniently and quickly lift the sprinkler head, but also conveniently adjust the sprinkler angle, so that the sprinkler head can sprinkle fire in various direction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消防机器人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器人
,尤其涉及一种消防机器人。
技术介绍
机器人是自动控制机器的俗称,自动控制机器包括一切模拟人类行为或思想与模拟其他生物的机械,狭义上对机器人的定义还有很多分类法及争议,有些电脑程序甚至也被称为机器人,在当代工业中,机器人指能自动执行任务的人造机器装置,用以取代或协助人类工作,理想中的高仿真机器人是高级整合控制论、机械电子、计算机与人工智能、材料学和仿生学的产物,目前科学界正在向此方向研究开发。专利号为201310691593.6的一种消防机器人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消防机器人,其包括有箱体、控制台和控制手柄,还包括摄像头和水泵、水箱、喷头和由可编程控制器控制的行走驱动器和升降驱动器;箱体内的底部固定有导向杆;导向杆上设置有升降板;升降板上方固定有升降筒;升降板下方设置有升降驱动器;升降筒能从箱体顶部伸出;升降筒的顶部固定有支撑管;支撑管上设置有喷头和摄像头;箱体内部的一侧设置有水箱;水箱下方设置有水泵;水泵通过软管与喷头连接;箱体底部设置有行走驱动器。该方案能够解决了在DDNP起爆药生产中出现紧急情况时对DDNP起爆药的应急处理时的难题;实现了人药分离,提高了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但在实际使用中,其喷头的高度是固定的,不能够根据实际现场情况调节,并且喷头的角度也无法调节,无法根据实际需要对不同角度进行喷水,所以我们急需一种能够升降和调节喷头角度的消防机器人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消防机器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消防机器人,包括消防机器人本体,所述消防机器人本体的顶部开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内滑动安装有滑杆,滑杆的顶端延伸至第一凹槽外,滑杆的顶端开设有螺孔,螺孔内设有螺纹柱,螺纹柱与螺孔螺纹连接,螺纹柱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的底端延伸至螺孔外,且转动安装在第一凹槽的底部内壁上,第一转轴上固定套设有位于滑杆下方的第一锥形齿轮,第一凹槽的一侧设有开设在消防机器人本体上的腔体,腔体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内转动安装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的底端延伸至腔体内,且固定安装有第二锥形齿轮,消防机器人本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位于滑杆一侧的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延伸至第一通孔内,且固定安装有花键轴,花键轴滑动安装在第二转轴内,腔体的一侧开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内转动安装有第三转轴,第三转轴的两端分别延伸至腔体与第一凹槽内,且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三锥形齿轮与第四锥形齿轮,第三锥形齿轮与第二锥形齿轮啮合,第四锥形齿轮与第一锥形齿轮啮合;所述滑杆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座,固定座的顶部开设有两侧均为开口的方槽,方槽内转动安装有第四转轴,第四转轴上固定套设有安装座,安装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喷头,安装座的一侧设有固定套设在第四转轴上的第一圆形齿轮,方槽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第三通孔,第三通孔内转动安装有第五转轴,第五转轴的一端延伸至方槽内,且固定安装有第二圆形齿轮,第二圆形齿轮与第一圆形齿轮啮合,固定座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延伸至第三通孔内,且与第五转轴远离第二圆形齿轮的一端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滑杆远离第一电机的一侧设有固定安装在消防机器人本体顶部的水管,水管与喷头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软管。优选的,所述第一凹槽的两侧内壁上对称开设有定位槽,滑杆的两侧对称固定安装有定位块,定位块与定位槽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圆槽,第一转轴的底端转动安装在圆槽内。优选的,所述第二转轴的顶端开设有花键槽,花键轴的底端滑动安装在花键槽内。优选的,所述第一通孔内固定安装有第一轴承,第一轴承转动套设在第二转轴上,第二通孔内固定安装有第二轴承,第二轴承转动套设在第三转轴上,第三通孔内固定安装有第三轴承,第三轴承转动套设在第五转轴上。优选的,所述方槽的两侧内壁上对称开设有第二凹槽,第四转轴的两端分别转动安装在两个第二凹槽内。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机外套设有固定安装在消防机器人本体顶部的第一防水壳体,第二电机外套设有固定安装在固定座上的第二防水壳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中,通过消防机器人本体、第一凹槽、滑杆、螺孔、螺纹柱、第一转轴、第一锥形齿轮、腔体、第一通孔、第二转轴、第二锥形齿轮、第一电机、花键轴、第二通孔、第三转轴、第三锥形齿轮、第四锥形齿轮、固定座、方槽、第四转轴、安装座、喷头、第一圆形齿轮、第三通孔、第五转轴、第二圆形齿轮和第二电机相配合,控制第一电机转动,第一电机将带动花键轴转动,花键轴带动第二转轴转动,第二转轴带动第二锥形齿轮转动,从而带动第三锥形齿轮转动,第三锥形齿轮带动第三转轴转动,第三转轴带动第四锥形齿轮转动,第四锥形齿轮带动第一转轴转动,第一转轴带动螺纹柱转动,螺纹柱在螺孔内转动将带动滑杆上下移动,滑杆带动固定座上下移动,从而带动喷头升降,同时控制第二电机转动,第二电机带动第五转轴转动,第五转轴带动第二圆形齿轮转动,第二圆形齿轮带动第一圆形齿轮转动,第一圆形齿轮带动第四转轴转动,第四转轴带动安装座转动,从而带动喷头转动,即可随意的调节喷头的喷水角度,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实用性强,不仅能够方便快速的升降喷头,并且能够方便的调节喷头的喷水角度,从而使喷头能够对各个方位进行喷水灭火。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消防机器人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消防机器人中A部分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C部分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消防机器人中B部分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消防机器人中滑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消防机器人本体、2第一凹槽、3滑杆、4螺孔、5螺纹柱、6第一转轴、7第一锥形齿轮、8腔体、9第一通孔、10第二转轴、11第二锥形齿轮、12第一电机、13花键轴、14第二通孔、15第三转轴、16第三锥形齿轮、17第四锥形齿轮、18固定座、19方槽、20第四转轴、21安装座、22喷头、23第一圆形齿轮、24第三通孔、25第五转轴、26第二圆形齿轮、27第二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5,一种消防机器人,包括消防机器人本体1,消防机器人本体1的顶部开设有第一凹槽2,第一凹槽2内滑动安装有滑杆3,滑杆3的顶端延伸至第一凹槽2外,滑杆3的顶端开设有螺孔4,螺孔4内设有螺纹柱5,螺纹柱5与螺孔4螺纹连接,螺纹柱5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转轴6,第一转轴6的底端延伸至螺孔4外,且转动安装在第一凹槽2的底部内壁上,第一转轴6上固定套设有位于滑杆3下方的第一锥形齿轮7,第一凹槽2的一侧设有开设在消防机器人本体1上的腔体8,腔体8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第一通孔9,第一通孔9内转动安装有第二转轴10,第二转轴10的底端延伸至腔体8内,且固定安装有第二锥形齿轮11,消防机器人本体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位于滑杆3一侧的第一电机12,第一电机12的输出轴延伸至第一通孔9内,且固定安装有花键轴13,花键轴13滑动安装在第二转轴10内,腔体8的一侧开设有第二通孔14,第二通孔14内转动安装有第三转轴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消防机器人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消防机器人,包括消防机器人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防机器人本体(1)的顶部开设有第一凹槽(2),第一凹槽(2)内滑动安装有滑杆(3),滑杆(3)的顶端延伸至第一凹槽(2)外,滑杆(3)的顶端开设有螺孔(4),螺孔(4)内设有螺纹柱(5),螺纹柱(5)与螺孔(4)螺纹连接,螺纹柱(5)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转轴(6),第一转轴(6)的底端延伸至螺孔(4)外,且转动安装在第一凹槽(2)的底部内壁上,第一转轴(6)上固定套设有位于滑杆(3)下方的第一锥形齿轮(7),第一凹槽(2)的一侧设有开设在消防机器人本体(1)上的腔体(8),腔体(8)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第一通孔(9),第一通孔(9)内转动安装有第二转轴(10),第二转轴(10)的底端延伸至腔体(8)内,且固定安装有第二锥形齿轮(11),消防机器人本体(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位于滑杆(3)一侧的第一电机(12),第一电机(12)的输出轴延伸至第一通孔(9)内,且固定安装有花键轴(13),花键轴(13)滑动安装在第二转轴(10)内,腔体(8)的一侧开设有第二通孔(14),第二通孔(14)内转动安装有第三转轴(15),第三转轴(15)的两端分别延伸至腔体(8)与第一凹槽(2)内,且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三锥形齿轮(16)与第四锥形齿轮(17),第三锥形齿轮(16)与第二锥形齿轮(11)啮合,第四锥形齿轮(17)与第一锥形齿轮(7)啮合;所述滑杆(3)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座(18),固定座(18)的顶部开设有两侧均为开口的方槽(19),方槽(19)内转动安装有第四转轴(20),第四转轴(20)上固定套设有安装座(21),安装座(2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喷头(22),安装座(21)的一侧设有固定套设在第四转轴(20)上的第一圆形齿轮(23),方槽(19)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第三通孔(24),第三通孔(24)内转动安装有第五转轴(25),第五转轴(25)的一端延伸至方槽(19)内,且固定安装有第二圆形齿轮(26),第二圆形齿轮(26)与第一圆形齿轮(23)啮合,固定座(18)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27),第二电机(27)的输出轴延伸至第三通孔(24)内,且与第五转轴(25)远离第二圆形齿轮(26)的一端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防机器人,包括消防机器人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防机器人本体(1)的顶部开设有第一凹槽(2),第一凹槽(2)内滑动安装有滑杆(3),滑杆(3)的顶端延伸至第一凹槽(2)外,滑杆(3)的顶端开设有螺孔(4),螺孔(4)内设有螺纹柱(5),螺纹柱(5)与螺孔(4)螺纹连接,螺纹柱(5)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转轴(6),第一转轴(6)的底端延伸至螺孔(4)外,且转动安装在第一凹槽(2)的底部内壁上,第一转轴(6)上固定套设有位于滑杆(3)下方的第一锥形齿轮(7),第一凹槽(2)的一侧设有开设在消防机器人本体(1)上的腔体(8),腔体(8)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第一通孔(9),第一通孔(9)内转动安装有第二转轴(10),第二转轴(10)的底端延伸至腔体(8)内,且固定安装有第二锥形齿轮(11),消防机器人本体(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位于滑杆(3)一侧的第一电机(12),第一电机(12)的输出轴延伸至第一通孔(9)内,且固定安装有花键轴(13),花键轴(13)滑动安装在第二转轴(10)内,腔体(8)的一侧开设有第二通孔(14),第二通孔(14)内转动安装有第三转轴(15),第三转轴(15)的两端分别延伸至腔体(8)与第一凹槽(2)内,且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三锥形齿轮(16)与第四锥形齿轮(17),第三锥形齿轮(16)与第二锥形齿轮(11)啮合,第四锥形齿轮(17)与第一锥形齿轮(7)啮合;所述滑杆(3)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座(18),固定座(18)的顶部开设有两侧均为开口的方槽(19),方槽(19)内转动安装有第四转轴(20),第四转轴(20)上固定套设有安装座(21),安装座(2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喷头(22),安装座(21)的一侧设有固定套设在第四转轴(20)上的第一圆形齿轮(23),方槽(19)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第三通孔(24),第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苗苗
申请(专利权)人:张苗苗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